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佚名 参加讨论

张东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短期就业促进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必要条件。经济低迷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减少会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减少当期消费;消费萎缩会进一步降低有效需求,最终拖累经济增长。这个循环充分说明,经济增长与就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经济增长,就业的扩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以往总量性、结构性就业矛盾累积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周期性失业成为就业的突出矛盾。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扩大就业的充分条件。前些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有所下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就业人数年均增加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达到9.5%,就业人数年均增加却只有748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由“九五”期间的0.13下降到“十五”期间的0.11,其中,2005年的就业弹性仅为0.08.从统计数据上,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奥肯定律”。各国的实践也表明,即使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速度下,由于经济结构的资本有机构成及带动就业的弹性系数不同,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也不相同。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资本要素的密集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实现的,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对于扩大就业是有挤出效应的。由此可见,不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都具有同等的就业促进效果,也不是仅仅依靠经济增长就可以扩大就业。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并不对立,相反,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而保证就业又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逐步加大。目前,危机尚未见底,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国际看,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有可能比2007年增加5000万。美国1月的失业率达到7.6%,为1982年以来最高。法国1月29日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其主要原因正是对失业率上升的恐慌和不满。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个经济周期。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近8年的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向下的调整周期,尽管对这一调整时期将持续多长时间存在着争议,但至少在未来半年或1年内,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共识。因此,周期性失业就不可避免并会有所增加。周期性失业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两大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十分突出。今年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加之历年没有就业的,共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需求都大幅度减少,招聘单位和岗位数都出现明显“缩水”现象。

2.失业农民工返城、返岗困难增加。据调查,约2000万返乡农民工中有近70%表示出返城意愿。这就意味着可能有1400万左右的农民工还会回到城市。然而,计划招工的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 20%,并且企业招聘时间普遍有所延后,对新招员工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企业招收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技能工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和2.6%,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门槛大大提高。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一个庞大的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下更大的气力努力解决好。

3.境外就业渠道变窄。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务输入国对外籍务工人员的需求减少,部分在建项目停工,雇主支付能力下降。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为保护本国公民就业,一些国家均准备减少外国劳工配额的计划,收紧移民政策。

    多种措施并举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更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长期压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成功地渡过了几次就业高峰期。改革初期,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通过实施政府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解决了1700万返城知青就业问题;企业改制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强化职业培训等手段,共帮助2500多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软着陆”; 2000年-2007年,通过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观念教育等措施,帮助近 2000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促进2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2002年以来,由于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推动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就业促进法》出台,从法律上确立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完整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当前应对就业困难提供了较好的政策基础。回顾30年来我国就业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的历程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每个时期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国家都采取了必要的政策措施,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面对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对就业形势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所谓失业,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相分离。在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不存在失业问题。过去,我国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虽然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劳动者无法发挥全部劳动能力,存在就业不充分的因素,但就业问题并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面积减少,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并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将企业内的隐性失业转变为社会上的显性失业(大量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面临着工业化与体制转轨的双重考验,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市场,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国际化。因此,历史、辩证地分析我国的就业问题,有助于更加清醒地认识形势,把握方向。

从近期看,首先,正确处理保增长与保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火车头,只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扩大消费。这些措施的效果将逐步显现。

其次,投资要充分考虑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在经济上升周期,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扩大;在经济下降周期,刺激经济增长,要特别关注保证就业岗位。因为有了工作保障,民众的消费和投资信心才会复苏,企业也因消费复苏而开始重新投资,并雇佣更多工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前,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公共投资规划和大中型投资项目时,应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新兴和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延续并扩展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扶持政策。

再次,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是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对于农民工,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设施。要加大投人,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和较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有条件的城市要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包括就业指导培训、维权绿色通道等政府公共服务。对于高校毕业生,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完善登记求职、职业培训、创业等服务,加大“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政策的实施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农 -村、基层就业。对未能及时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采取见习培训等各种措施,提高其就业能力。

从长期看,劳动力就业的艰巨性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因此,要将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努力将人口和劳动力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向从单纯“增长优先”逐步向增长、就业均衡发展转变,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更多的就业。在总体布局上,要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在要素利用上,要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真正将巨大的人口就业“包袱”变为人力资源“红利”;在目标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在具体安排上,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予以考虑;在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以及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时,要考虑对就业的影响,确保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甲午

 


    

Tags: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