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淡化所有制”要淡化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国企》2012年第7期 宗寒 参加讨论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淡化。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掌握全局、发展全局。
    在“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的争论中,有的同志摆出一副不偏不倚,谁都正确,没有是非对错的和事老姿态,宣传一种“淡化所有制”理论。他们说什么应该“消除所有制鸿沟”,“摘掉企业所有制标签”,“突破姓国姓民桎牿”;提出“作为执政的党和政府,追求的绝不是谁进或谁退,而是鼓劢所有企业公平竞争,都做强做大”;号召大家“超越争论,公平竞争”。这种论调看上去不偏不依、公正平允,谁都不得罪,却把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与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立起来,把一些不同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根本问题绞合在一起,制造了理论上的是非混淆和改革发展实践上的混乱。矛头直指公有制为主体,反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此,我们不能漠然视之。
    “社会主义”四个字不能丢
    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结合在一起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四个字不能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不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技术基础,也不能建立、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基础,更不能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和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也不可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不是会影响市场公平平等竞争呢?不,恰恰相反,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平等竞争的客观要求,并为市场经济公平平等竞争提供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和保证。应该看到,公平平等竞争不仅仅是市场交换的要求,它首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的要求。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平等,才能有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从而有分配上和交换上的平等。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下,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按劳分配,产品在市场上等价交换,交换自己的劳动成果,实际上是交换自己的劳动。这里虽然存在因劳动能力不同和家庭赡养人口不同而造成的实际收入的差别,但就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实现这种平等。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真正公平平等竞争,即劳动水平、劳动贡献和劳动成果的公平平等竞争。谁劳动能力高、贡献大,能生产创造更多更优更有价值的产品,谁就取得更多报酬。对企业来说也是这样。在这里衡量公平平等的唯一标准是劳动、劳动能力及其投入产出比。所以,它能促进人们遵重劳动,提高劳动技能,尽力为社会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种劳动水平、劳动贡献和劳动成果的公平平等竞争在社会占主体,表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整个社会占主体,商品交换在公平平等竞争中才能占主体,从而为实现整个市场的公平平等竞争提供生产关系、交换关系、交换规则、信誉和交换条件的基本保证。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前提,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证。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国有经济的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也不可能形成市场上的公平平等竞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鼓励支持,不能动摇。它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但必须看到它又具有剥削的一面。它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在表面的公平平等竞争后面存在着实际的不公平不平等,即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平等。这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回避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淡化”
    “淡化所有制”,“消除所有制鸿沟”,“摘掉企业所有制标签”,看起来很好听,但它要淡化、消除、摘掉的是什么呢?它所要淡化、消除、摘掉的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是要取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无异于取消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实行私有化。让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所谓市场上的公平平等竞争,也就变成私有制之间的竞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将不再具有主体地位,劳动者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和企业的主人,而将越来越多的成为私有者肆意剥削的对象;两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将在我国显现。那还有社会主义制度可言,社会主义人与人的关系可言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国有制在我国发展,表明主要生产资料被剥削者占有、与劳动者分离的状态已经结束,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为全国人民共同所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国有企业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为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企业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公有制为主体的性质,决定我国社会人们之间占主体地位关系的性质。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主要源泉,对推动我国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意义。我们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如果不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巩固加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基础,就谈不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谈不到发展中国。
    国有经济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强大的国有经济,发展强大的支柱行业和国防工业,才能有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是我们在今后长时期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惊惕。经济安全也不可缺少国有企业。2008年以来西方发生金融危机,蔓延世界,影响我国,我国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将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就是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居主体地位,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作支撑,迅速决断,采取重大措施,扩大投资,扩大内需。我国金融体系比较健全,具有宏观调控能力。当西方各大银行一个又一个破产崩溃,被弄得手忙脚乱的时候,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巍然不动,能拿出巨额资金,支持扩大投资,应对抵御风险。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与这些年来国有经济利润上升、上缴财政大幅度增长有直接关系。只有巩固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掌握全局、发展全局。否则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小平同志的嘱托不能忘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源泉。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精神文明是联系在一起的。英国前首相萨切尔夫人说:“中国能出口电视机,却不能出口电视剧。”她的眼界太狭窄了。她根本不了解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中国有多么深厚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更不懂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会产生发展怎样的超过腐朽资本文化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产生大公无私、分工合作、高度组织纪律性,以及共产主义理想情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主体,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精神文明就能占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然高度发展。不然,资产阶级腐朽观念和各种腐败落后行为必定蔓延增长,而又会影响经济基础及社会风气,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全面健康发展起破坏作用。这绝不是小事,不可丝毫轻视。苏联东欧剧变是从上层建筑开始的。先造舆论,诋毁共产党,诋毁公有制,诋毁社会主义制度,把人心搞乱,党心搞乱,社会搞乱,从瓦解共产党和公有制着手,就把一个建立了几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了。
    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散布“淡化所有制”论,说什么“公有私有无所谓,产值上去第一位”。结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地区大量出售国有企业,好的卖,不好的卖,许多是白送,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有的提出,“不求所有,只求所在”。这是“淡化所有制”论的另一种说法。由于这种思想作祟,一些地区不惜一切代价引进,好的引,差的引,污染严重和重复建设项目也引,结果带来严重污染和重复建设,环境污染多年得不到有效治理。邓小平同志发觉这个问题后,尖锐地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有人重新搬出“淡化所有制”论,要把我国改革开放引向何方,必须高度警惕。

Tags:“淡化所有制”要淡化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