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论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及现实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3/7 《齐鲁学刊》(曲阜)1998年05期 佚名 参加讨论

费利群 周光迅(山东大学马列部副教授;石油大学社科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 文章在对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角度,总结1996年我国第一次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的成功经验,显示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最后,运用该理论对未来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作了简要分析。

【关 键 词】邓小平 宏观经济管理 意义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充满着辩证哲理。邓小平在积极倡导市场取向改革,注重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系列思想。这些思想以及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改革实践,对推进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邓小平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思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其内容主要包括:

    1.宏观管理要体现中央的权威。现代市场经济,无论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都是有控制的经济。邓小平告诫我们:“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宏观控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没有宏观控制。为了保持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作为调控主体的中央,必须有权威。其一,市场经济波浪式发展,要求中央有权威。邓小平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上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8页。)邓小平这里所说的“波浪式前进”, 实际上是一条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特殊的运动规律,强调中央的统一调控,“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页。)。当然, 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否则就会变成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危害市场的发育。其二,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是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的。这些基本条件由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过渡确需较长时间而不可能一蹴而就,经济的发展又不容许我们仅仅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去慢慢地形成,所以要靠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尽快建立起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的,而单纯地依靠市场调节不可能自发地实现这些基本的社会制度目标。所以必需由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2.宏观管理管的是大方向问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8页。)解决大的方向问题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增长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结构协调。这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可分解为若干分目标,这些分目标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具体任务。第一,保持经济总量平衡。邓小平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时特别强调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结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0页。) 在我国经济起飞时期,总量失衡突出地表现为由总需求膨胀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和物价的大幅度上涨,所以抑制通货膨胀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具体化。因此,应当把控制总需求膨胀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第二,经济结构比较合理,保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的协调。为了保持总量平衡,必然要求结构合理,只有经济结构合理的总量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经济结构合理化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它决定着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同消费结构相适应。只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国民经济才能协调、稳定、快速发展。第三,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宏观调控不仅要保持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也要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稳定的要求。第四,实现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劳动者充分就业,既是活劳动要素充分利用的表现,也是居民收入相对均衡的表现。因而,充分就业既是经济繁荣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标志。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第五,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情况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际收支平衡中,重要的是外汇收支差额和偿债率要适当。为了要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国家应将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3.由过去的“穷管”到小康水平的“活管”。邓小平说:“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8页。)为什么说过去的宏观经济管理是“穷管”呢?过去我国生产力水平很低,商品匮乏,供不应求,国家以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包括家庭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管制,实行物资计划调拨、商品配额供应、票证管理。这种“穷管”方式不但没有解决商品匮乏问题,反而窒息了企业活力和劳动者积极性,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形成恶性循环。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走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家不能也不必再继续“穷管”。说其不能,是因为如果继续穷管下去,经济形势会日益恶化,最终危及制度的巩固;说其不必,是因为经过一个时期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供求格局已发生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已没有必要再搬用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新旧体制两种因素并存,即一方面保留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直接管理和调控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又采用了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调控的方法和手段,两种方法和手段同时起作用,是一种混合型的调控体系。因此应逐步实现由宏观直接管理和调控为主向宏观间接调控为主的过渡。

    4.宏观调控权集中在中央,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一个难点问题。邓小平多次谈到,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方面要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下放权力;另一方面一定要维护中央权威,“中央说话能够算数”(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8页。)。长期以来,在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下,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实行了一整套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中央,地方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积极性难以发挥。对此,1980年8 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后来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7页。)。1988年, 邓小平突出强调中央要有权威,同时强调中央权威是以权力下放为条件的。正是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的改革实践。1994年推出的逐步实施“分税制”改革,就是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条出路。

    二、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拓展和运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为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拓展和运用提供了宏大的舞台。199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软着陆”,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正是这一理论拓展和运用的结果。

    1.宏观调控目标系统明确、相互协调,具有可操作性。协调的宏观调控目标是调控的主要依据,它确立了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在目标设置上,这次宏观调控较好地处理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项宏观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我们基本上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四项指标,在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下,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且还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扩大就业三大目标,确立了供需差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等的最佳合理区间。同时,为了使总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又增加了子目标系统,即固定资产投资率、财政收支平衡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几项指标,总目标之间相互协调,子目标服从、服务于总目标。从运行效果看,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处在适度范围内,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性达到多年来前所未有的程度。继1996年“软着陆”以后,国民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上,着重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在宏观经济运作中,既重视发挥金融、财政的作用,又注意发挥国家计划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计划的指导性趋于成熟,计划的战略性、政策性、预测性明显增强。在计划确定经济长期发展的总方向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着重在短期如年度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调控,而且比较多地采用微调。根据财政政策发挥作用影响大、程度深,但见效慢的特点,侧重于经济结构调整;根据货币政策较灵活、迅速的特点,侧重于经济总量调整,使二者相互协调、搭配使用,初步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

    3.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选择上,更多地运用了经济手段,各经济杠杆系统协调配合。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较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而在经济手段中,由于经济杠杆具有通过对各市场主体利益的诱导,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特点,有着同其它手段相比,使千千万万个微观经济主体,在追求他们自身利益的同时,又不致于突破总量均衡框架的优长,因而颇受政府的青睐。如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劳动工资等系统。由于各经济杠杆之间,其调节的作用、范围和着力点不同,从而其作用力也不同,有的可能是同向的,有的可能是反向的。因此,政府在利用各经济杠杆时,是从宏观经济调控这个大系统的目标出发,使它们协调配合,从而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4.恰当地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适度从紧,紧中有活。“适度从紧”政策是在1993年6、7月份,中央针对当时经济过热而及时果断地采取的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后,实际上已经实行。到1996年,“适度从紧”写进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样,“适度从紧”就由短期政策上升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调控的重要指导方针。党的十五大,又把“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式写进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之所以将“适度从紧”由短期政策上升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政策方针,这是由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即消费需求结构性不足和生产供给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尽管这种结构性过剩仍处在较低水平上。这一矛盾需要通过在适度从紧、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开拓市场,有效地调整结构,逐步加以解决。适度从紧也是对建国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其运行规律方面,正反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无论是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还是从经济波动的当前态势来看,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一种稳定性政策。而且“适度从紧”和国际学术界已提出的经济周期波动正在走向“微波”(Ripple)化这一最新研究动向具有一致性。因此,“适度从紧、稳中求进”作为一个基本的政策取向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面紧缩。十五大报告在“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面,紧接着写了“注意掌握调控力度”。这就是说,“适度从紧”有机地包含着“适时微调”的灵活性,也即“紧中有活”。之所以要“紧中有活”,这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正确把握上面的。首先,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是一个超越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客观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经济现象。其次,在保持宏观调控的一定力度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的变动趋势受部门间的产业关联效应、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关联效应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惯性,这种关联效应也使政策具有滞后效应。因此为了防止经济回落的惯性可能带来后续经济增长的持续下滑,需要适时适度地及时作些必要的松动微调。

    总之,以1996年的经济“软着陆”为标志,短缺经济和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以结构优化和升级、整体经济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这充分显示了邓小平宏观调控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不仅如此,它对未来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也指明了方向。随着体制转轨的基本完成,特别是企业改革的到位,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的“硬化”,大约在21世纪初,至迟到2010年,就可由“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改为“相机抉择”,即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实行“紧”的或“松”的或“松紧”搭配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鉴于东南亚金融风波给我们的警示,以及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因此,应把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与研究置于国际大背景中,并要求我们继续认真贯彻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实施1998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稳中求进,提高素质”的基本思路,争取在若干全局性的关键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甲午

 


    

Tags:论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及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