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全党三农工作的总纲,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建议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江南文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活跃度最高、资本最为密集的地区。对江苏而言,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中,统领全省的“三农”工作,如何率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为打造多姿多彩的江南提供规划引领。规划引导是重要的公共政策手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考虑江苏区域功能定位及乡村区位和禀赋特征。在突出“水韵江苏、锦绣江南”特色的总体规划下,首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使全省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达到一个标准水平,然后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类指导有所侧重。要逐渐以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为产业兴旺提供基本服务,为生态宜居提供基础设施,为乡风文明提供舆论引导,为治理有效提供组织基础,为生活富裕提供支持保障,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1+3”重点功能区战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规划要求。对于扬子江城市群的乡村,目前已经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要侧重发展江南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加强乡村文化开发,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推进集体经济改革提质增效。对于江淮生态经济区,要发挥里下河、淮河、洪泽湖等资源环境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竞争力,突出水乡特色田园风光,把绿水青山建设成金山银山,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对于沿海与淮海经济区,要立足沿海与平原地区优势,进一步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乡村产业。
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依据。江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了准确了解这一战略的实施进度,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这个监测指标体系不是一个政绩考核体系,而是为了解各地乡村振兴状况提供一个综合全面的展示和指引,并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现实依据。通过这样的监测指标体系,不仅要与国家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相衔接,还应结合江苏特点,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使各地能够充分彰显各地区乡村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又能找出各地区存在的短板并及时加以弥补,同时也能明确发展的阶段和目标。这个监测指标体系的制定是要建立在对江苏省各地区乡村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人员要深入了解当地产业结构、人口构成、区位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等,促进各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