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创新突围,“上海制造”再出发

http://www.newdu.com 2018/5/28 文汇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上海近日发布《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制造”曾以经典、优质享誉海内外。在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理解“上海制造”被赋予的新内涵和新使命?本期圆桌论坛邀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教授和李治国副教授、刘明宇副教授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以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为目标
记者:上海近日发布《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上海制造”的要求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为目标”。对此各位如何解读?
    芮明杰:我国正处在一个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即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以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爆发的时代,新技术革命与消费变化将促进形成新型经济体系,即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智能生产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为了实现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与服务这一目标,从而满足消费者全新的个性化需求。这一体系的核心,正是新一代先进制造业。
    目前,美国、德国等制造业传统强国已经从自身的优势领域中切入到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这些国家在积极引导智能技术、智能制造等方面的进步,引导生产方法与模式的创新,进而谋求在未来全球产业体系与产业分工体系中成为有竞争力的领导者。在这样的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背景下,上海作为中国曾经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应该承担起在本轮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华丽转身中的历史责任。从这一时代大背景来看,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就显得高屋建瓴、十分重要。
    刘明宇:《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提出了“四名六创”十个专项行动,其中名品打造、名企培育、名家汇聚、名园塑造这四个行动,是“上海制造”品牌的具体支撑。名品是市场的评价,名企是产品的供给方,名企和名品需要卓越的人才支持,名园是众多名企集聚的结果,也是协同创新的平台。
    成为全球卓越的制造基地核心是创新,创新包括市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所谓的“世界工厂”,主要是完成组装加工,缺乏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的能力,主要依靠劳动力以及各种要素的低成本优势。现在上海乃至长三角,这种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存在。“上海制造”再出发就必须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向微笑曲线的左端走,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向微笑曲线的右端走,能够培育品牌,能够进行市场创新和供应链管理;三是在制造环节,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提高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具有大规模定制的能力。
    李治国:过去十多年里,服务业逐渐成为上海发展所聚焦的重点领域。与高速增长的服务经济相伴而生的,是上海制造业占整体经济比重略微下降的趋势。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上海应当对标国际一流制造业水平,发挥自身在重大项目上的协调统筹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我认为,“换道超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以汽车市场为例,目前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竞争格
    局基本固化。虽然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均为世界第一,但与汽车制造强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新能源汽车则将是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一个“黄金机遇”,把握时机,或将能在国际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记者:谈起“上海制造”再出发这个话题,很难不让人联想起中美两个大国在未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竞争。
    芮明杰: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本世纪最初十年,全球产业链包括价值链,已经形成了某种基本的均衡性。谁占据高端、谁处在低端,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基本上相安无事。但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之后,慢慢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这对原有的平衡是一个冲击。在对方眼中,就是一种威胁。
    中美两国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未来发展上“角力”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产业的竞争。我国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而且有些产业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部分高端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都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
    解决我国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长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其中产业创新特别重要,是实现产业领先的根本途径,而企业则是产业创新的主体,只有通过产业创新,才能摆脱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停滞和危机,才能打破僵局和困境,重建竞争优势。“上海制造”再出发,清楚地表达了上海在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责任担当,也表现了上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转型以及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谋篇布局。
    李治国:全球价值链正进行 “再定位”,中美经济发展模式也必将顺应形势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以组装代工、模仿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中国新经济发展需求,必须往产业链价值更高的地方迈进。中国制造业面临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将转化成为推进中国创新升级的动力。我认为,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许多企业与技术人员有能力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一些重点企业,如中芯国际、联影医疗等,就要承担起责任,掌握核心技术,使中国在未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竞争上占得先机。
    

[1] [2] [3] 下一页

Tags:创新突围,“上海制造”再出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