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需要高效、敏捷的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作为重要保障。这不仅需要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更需要深度激发来自社会的多元活力以应对异质性更强、变化更快的社会需求结构。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通过建设高效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以不断增强社会自我协调和服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上海已经形成较为健全的政府购买服务基础制度体系:
一是形成市级层次的顶层制度设计。例如,市政府专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市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对购买服务的资金来源、方式等予以总体设计。2015年起实施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系列文件,也明确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提出总体规划。
二是构建多层级联动的购买服务机制。市、区层次都建有联动的购买服务平台,鼓励社会力量通过适度竞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三是探索购买服务的多元投入机制。例如,近年来组建了一批多方投入的社区基金(会),并以此推动购买服务的机制创新。
这些改革探索为激发社会活力、构建社会踊跃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上海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于城市治理转型的长期战略和构建卓越公共服务体系的更高目标,上海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还需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不断创新,形成长远的战略设计,以进一步化解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层瓶颈。
首先,推动购买服务制度实践与基层自治、共治体系深度融合。
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数量来判断设置服务外包的事项。由于服务购买多数用的是部门业务经费,其在购买服务时常缺乏前置的公众讨论环节,服务供应者也主要对项目发包部门负责,由此导致公共资金使用与基层自治、共治环节的脱节。后果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设计并未带来公众满意度的显著提升,也难以增进社区自治与共治的活力。
为克服这些短板,需要不断强化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机制,使公众讨论和社会意见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前置条件。同时,采取有力政策,强化多元评估和社区意见在政府购买服务评估中的硬约束作用。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