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WTO时代中国外贸转型升级
12月7日,经过艰难的磋商与斡旋,世界贸易组织(WTO)终于在印度巴厘岛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了其自1995年成立来首个主要协议。
对此,最兴奋的莫过于刚上任WTO总干事3个月的巴西人阿泽维多。显然,这挽救了他的职业生命,因为若巴厘岛会议达不成任何协议,拥有159个会员的WTO将会名存实亡。
然而,除了一些外交辞令式的褒扬,各界对巴厘协议的反应并不热烈,其原因不难理解:
首先,巴厘协议的突破点有限。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贸易便利化,指的是各国要实施简化通关手续、降低通关费用的便利化措施;二是农业和棉花,包括保护发展中国家为了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低价储粮计划不受挑战的条款、在关税配额持续利用率较低时进口国需要采取措施取消进口限制的条款,以及改善最不发达国家的棉花出口的市场准入等条款;三是针对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出口优惠条款。与2001年就开始的多哈回合谈判的目标相比,巴厘协议只是选取了一些容易达成的被称作“早期收获”的目标。多哈回合的更重要的议程,如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等均没有被纳入巴厘协议。
其次,巴厘协议最大的亮点(贸易便利化)的实施存在不确定性。海关清关过程中的官僚作风、繁琐手续和歧视等被视作在欠发达国家进行贸易的最大成本和障碍。因而贸易便利化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在这些国家进行贸易的成本。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给出了一个乐观估计:巴厘协议的实施将会使全球贸易总量提高1万亿美元,并创造2100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对于很多欠发达国家来说,在短期内达到新的贸易通关标准绝非易事。
第三,巴厘协议的艰难达成加深了人们对多边贸易体制决策效率的怀疑。在巴厘岛会议之前,多哈回合已经进行了12年的谈判,却没达成任何结果。尽管外交官出身的阿泽维多在会前使出浑身解数,多方斡旋,直至12月6日,谈判仍然因为印度方面对粮食补贴的坚持而无任何进展。会议被迫进行到当天深夜。美国终于和印度达成妥协,同意印度保留其粮食补贴计划。就在大家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古巴等国突然出来反对。会议被迫再次延期到12月7日。古巴最后撤回了其反对意见,巴厘协议终于达成。在WTO这个由159个(巴厘岛会议后,也门加入WTO,成员总数增至160)拥有不同资源禀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组成的体系中,要达成一个全体接受的协议是极其困难的。
不可否认,巴厘协议的达成对受金融危机拖累的全球贸易是一个利好消息。WTO的正常运转,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很重要。然而,世易时移,时不我待。中国加入WTO已经12年,“入世红利”逐渐消退,后WTO时代中国外贸面临新的挑战。中国推进服务贸易的升级已势在必行,而这样的动力显然不大可能来自于WTO。
在巴厘岛会议上,中国高层表达了对WTO之外的投资贸易谈判的开放态度。这说明在对WTO低效的决策机制失望之后,中国开始考虑和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一起,自行启动新的双边或区域性的投资贸易谈判。事实上,很多重大的投资贸易协定已经在论证、筹备或者进行当中。目前,中美BIT谈判已经进行了第九轮并有望进一步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已于上月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上月已进行至第八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经过多年论证也已于今年完成了首期的三轮谈判。中国已申请加入美国和欧盟主导的TiSA谈判,并对美日等12国正在进行中的泛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谈判表示关切。鉴于这些新的投资贸易谈判都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以建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为切入点,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国内的各项改革,为融入并参与制定新的国际投资贸易体系,助推中国经济下一轮的长期增长铺平道路。
Tags:后WTO时代中国外贸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