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力支持为主线走“造血式扶贫”之路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多,家庭负担重,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钱学明认为,要“斩穷根”,避免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就要办好教育。但贫困山区的教育,主要问题是乡镇一级往往初中办不好,这是东西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叠加的必然结果。学生难以学好,成不了材,甚至“学坏”。钱学明认为,“教育扶贫”应该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条基本路径。他介绍,民建从2009年至今做了六年的试验,在全国10个省(区)开办了80多个教育移民扬帆班,把贫困山区的小学毕业生,直接安排到县城中学读初中,并为学生提供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目前毕业的学生中,绝大多数考上了高中,少数上了职业高中,效果极其明显。每年2400元的生活费实际上直接达到了脱贫线。没有了抚养孩子的负担,家庭也容易脱贫了。可以说,精准脱贫,立竿见影,简单易行。同时,这些孩子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人才,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问题,一举多得。
对于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问题,钱学明也提出了解决办法。他认为,教育的城乡差距始终客观存在,难以做到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农村学校无法办好,留守儿童仍然还是留守儿童。应该改变“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做法,在城镇加大农民工子弟寄宿学校的建设,让子女随父母到打工的城市读书。带来的好处,一是便于孩子得到父母照顾,解决亲情缺失和成人的问题;二是让孩子享受到城市才具备的优质教育资源,解决成材的问题;三是有利于使父母双方都安心在城市打工就业,丰富了劳动力资源,解决城市劳动力稀缺和人力资源成本昂贵的问题,满足城镇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谓一举多得,更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彻底消除留守儿童现象。
钱学明还认为,目前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个县都要建职业教育学校或中心,但贫困地区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师资等条件,学生不愿读,读不好,读了无市场。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搞一刀切,要选取具备条件的城镇实行。
于艳斌介绍,近年来,民建中央把“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为重点专题并进行调研,围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今后的扶贫路径要重点关注如何留住本土人才、引进外来人才,在重视贫困地区“硬件”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的“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
在具体做法上,“思源·教育移民计划”,是民建中央于2009年开始探索开展的集“基础教育资助、山区农户迁移、安置农户工作、恢复生态环境和促进民生发展”于一体的复合式、创新型公益项目;2011年,“思源·教育移民班”在扶贫开发模式探索成功;2012年,“思源·教育移民计划”实施后,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点燃了贫困家庭对生活的新希望和新期待,更重要的是,能够开启扶智之门,育一地百姓,养一方水土,改变一个地区的未来。“截止到2016年,我们已开办了152个教育移民班。”于艳斌说。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