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确认识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内涵 1.产业升级 (1)产业间升级。在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即由“二三一”结构转变为“三二一”结构。据统计,2013年中国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0.0%、43.9%、46.1%。也就是说,从2013年起,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7年中国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7.9%、40.5%、51.6%。也就是说,从2017年起,第三产业比重首次占GDP的一半以上。
(2)产业内升级。在某一产业中,由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或者,在工业内部,由轻型产业为主转向重型产业为主;在服务业内部,由生活性服务业为主转向生产性服务业为主。
(3)产业链条升级。即由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中游制造环节分别转向高端的上游研发环节、下游营销环节、整体营运环节。这里,制造环节包括试制、一般部件制造、核心部件制造、组装;研发环节包括研究、开发、创意、设计;营销环节包括渠道、品牌、物流、服务;营运环节包括链接、集成、整合、配置⑦。
(4)产业网络升级。一般而言,产业链条升级属于横向升级,而产业网络升级则属于纵向升级。也就是说,不论从事制造还是研发、营销、营运,都要由模块供应商升级为系统集成商,再进一步升级为规则设计商⑧,即全面提升在各自环节中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地位,使之发挥“龙头作用”。这里,谁能控制产业链的标准、供应链的纽带、价值链的枢纽,谁就是龙头老大。
2.产业转型 (1)产业技术转型。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加速推进,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终端,DT、CPS、VR、AR,识别技术、无人技术、3D技术、5G技术,以及区块链等,它们深刻地改变着原来的产业方式和生产方式。目前看来,任何产业都要朝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向进行重构。不仅如此,部分产业不仅生产过程完全去物质化,而且产品形态完全去物质化⑨。
(2)产业结构转型。一是产业分工深化,即从产业就是产业转向行业成为产业、产品成为产业、部件成为产业,乃至区段成为产业、环节成为产业⑩。最终,模块成为产业,出现了“小模块大产业”“小模块大市场”的情形。二是产业整合加速,一产二产三产融为一体,上游中游下游融为一体,即出现了“全产业链”“全生态圈”的现象,产业发生了破界、跨界、无界的变化,经营产业生态系统成为必然?。
(3)产业组织转型。过去,以公司制企业为主,主要基于内部管理成本降低,通过兼并收购,把外部内部化,产权关系链接形成母子公司体制;现在,以生态化企业为主,主要基于外部交易成本降低,通过外包众包,把内部外部化,契约关系链接打造商业生态系统?。过去,用加法把企业做大做强,体现规模之大、实力之大、无形之大,是一种“大一统”结构企业,重资产经营,线性增长;现在,用减法把企业做强做大,体现网络之大、势力之大、无形之大,是一种“模块化”结构企业,轻资产经营,非线性增长。
(4)产业布局转型。过去,产业布局主要基于实体空间,并且主要基于陆域;现在,产业布局不仅基于实体空间,而且基于虚拟空间,要基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者打通、融为一体”的原理进行重构、优化?。不仅如此,在实体空间布局中,还要把陆域、海域、空域三者统筹考虑、统盘布局。即使空域,也要统筹谋划低空产业、高空产业、太空产业整体格局。
(5)产业业态转型。目前,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服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其中汽车产业尤为典型。具体来说,在定位上,汽车要由交通工具转向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主攻方向;在制造上,汽车要由部件组装转向3D打印,“把汽车打印出来”,实现智能制造;在动力上,汽车要由传统能源转向新型能源,即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在驾驶上,汽车要由有人驾驶转向无人驾驶;在空间上,汽车要由陆面运行转向空中飞行,即“让汽车飞起来”,飞行汽车,陆空一体;在出行上,汽车要由单独拥有转向共享出行;在生态上,硬件包括充电装置、道路设施,软件包括网络安全、交通规则、5G技术,即全部基础设施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生态系统需要全部重构?。
由上可见,中国区域经济不仅产业升级层面空间很大,特别是在全球“三链”中的“龙头作用”地位还差得远,而且产业转型层面空间更大。关于“五大转型”,客观地讲,只是开了个头,今后的路还很长。不过,“只要找对了路,就不怕远”。毕竟,做对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① 李海舰、李文杰、李然:《新时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以海尔制管理模式为例》,《经济管理》2018年第7期。
② 王小鲁、樊纲、余静文:《中国分省份市场指数化报告(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2、57页。
③ 胡树光:《区域经济韧性:支持产业结构多样性的新思想》,《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1期。
④ [美]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71、136页。
⑤ 李海舰、朱芳芳、李凌霄:《对新经济的新认识》,《企业经济》2018年第11期。
⑥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0期。
⑦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2期。
⑧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0期。
⑨ 李海舰、周霄雪:《产品十化:重构企业竞争新优势》,《经济管理》2017年第10期。
⑩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2期。
??? 李海舰、李文杰、李然:《新时代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以海尔制管理模式为例》,《经济管理》2018年第7期。
? 李海舰、李凌霄:《基于社会问题意识,求解雄安新区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雄安发展研究智库《要参》,2018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