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之四:从“唯长官意志”到“制度形式主义”。“制度建设”成为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好的遮羞布和挡箭牌。许多地方重制度要素、轻制度体系,重制度形式、轻制度内容,满足于制度贴在墙上、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表面上制度建设热热闹闹,实际上因不抓落实,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或成“僵尸制度”。
表现之五:从“四难”到“一难”。以往群众反映的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如今虽然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了,但事依然难办。这实际上是一种新形式主义,也是“新衙门作风”,因为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是容易解决的“面子工程”,甚至是一种免责的工具,而事好办则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而取得的实效。不办事,就是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
表现之六:从“三拍”干部到“三多三少”干部。以往是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即“三拍”干部,随着严格推行问责制,出了问题一走了之、异地当官不太容易了,新的表现则是“三多三少”干部,即表态多、行动少;调研多、落实少;会议多、措施少。不少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少。调研许多时候是走过场,是“大伙演、领导看”的作秀式调研,其思维模式是“领导定调子、办公室出点子、基层找例子”,“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有的地方盛行着一种风气或潜规则,即干得好不如材料写得好,也不如汇报得好,“以材料论英雄”。同时“文山”尚未搬走,“会海”尚未填平,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仍然“涛声依旧”。一些基层干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白加黑,五加二”,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即使有心也无力抓落实。
表现之七:从执行不力到花样繁多的“形式主义执行”。比如抓项目工程,选择在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选择型执行”;领导讲话、出台文件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依葫芦画瓢”的“应付型执行”;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抠条文在行,找出路不行的“机械型执行”;有利、有好处的争着、抢着,反之,就推着、拖着的“实用主义执行”;还有雷声大、雨点小,开始轰轰烈烈,最后是悄声无息的“有头无尾的执行”。
二、深刻认识祸害无穷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危害之一:导致正确的理论“空洞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它源于实践又必须付诸实践,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会阻碍理论变为实践,使它束之高阁,被“空洞化”。
危害之二:导致科学的决策“空心化”。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省委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决策,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但由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所带来的各种不作为、慢作为、小作为、假作为,以及懒政庸政怠政,致使科学的决策付之东流,由于不能落实而成为“空心化”的决策。
危害之三:导致党的宗旨“空壳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需要我们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犹如横隔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堵墙、一座山,严重地损害群众的感情和利益。调研中我们能感觉到人民群众对一些为官不为的痛恨并不亚于对腐败的痛恨,长此下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被“空壳化”,成为徒有其表的空壳。
危害之四:导致发展环境的“恶化”。由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导致投资环境不优,缺乏为市场、为企业的真诚服务,缺乏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从而失去发展的商机、失去好的合作,从而缺少发展的活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