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当前,应重视统筹脱贫攻坚和成果巩固,坚持近期与远期、打牢基础与谋划未来、经济脱贫与治理脱贫相结合,构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坚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脱贫攻坚完成后要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
一是加强政策规划的衔接。在制定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或编制乡村振兴中长期专项规划时,要充分借鉴吸纳、衔接融合脱贫攻坚好的政策措施、规划方案和典型经验,实现有效转化、平稳过渡和提质升级,减少政策方向不同、措施相互打架、目标相互矛盾等问题,研究出台两者衔接的相关指导办法,促进两者一体化发展。
二是加强工作机制的衔接。适时协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人员和力量,优化职能职责、统筹资源配置,更好发挥乡村振兴综合管理、落实实施和组织协调功能,优化工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提升运营效率,促进两者“一盘棋”推动。
三是加强资源要素的衔接。统筹脱贫攻坚时期项目、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特别要注重产业发展资源的扩面提质和梯度保障设计工作,优化长—中—短期产业要素布局和投入格局,防止资源配置“单一化”、要素投入“盲目化”,保持要素投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城乡融合有效引领脱贫攻坚。
一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以重点镇为支撑的中小型城镇群,强化城乡交通联系,发挥城镇在基础设施、产业、人口、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加大乡村道路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补上水利、电力、网络、通讯等设施的短板和弱项。
二是发展要素共有共享。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城乡发展要素便捷使用、共享系统。通过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城乡互助等途径统筹考虑解决城乡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救助等迫切事项和薄弱环节,使发展要素配置更加均衡、使用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
三是体制机制统筹安排。统筹城乡改革的步骤、节奏和力度,推动城乡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一体设计、同步实施。抓住农村改革的关键,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宅基地等产权属性明确以及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交易价值;积极探索城市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服务要素下乡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和市场双向开放、联动互动。
以精准措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之后,应更加重视以治理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提升“扶智扶志”式扶贫的内动力。各地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开展劳动力就业意愿调查,开展有针对性、差异化、多样性、跟踪式的职业技术与乡村文化教育,让青壮年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学文学思学情,积极开展“智+”“志+”兴业兴乡活动,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提升青壮年劳动力自我脱贫的能力与主动脱贫的认识,培养一批懂技术、懂产业、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人才兴农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建设。运用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等线下资源推动基层干部“进课堂”,运用线上“学习强国”平台推动基层干部“上云端”,培育经济发展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等,实现理念更新、视野拓宽、能力提升。
三是提升乡村法治化水平。探索法律咨询服务“进千乡(镇)”“入万村”机制,常态化实行“一乡(镇)一公益律所”“一村一法律顾问”,通过线上远程视频、线下驻镇入村等途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助力乡村法治建设,实现外部法治与内部自治、德治的相互协调和补充。
(作者系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
Tags:多措并举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