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共生及其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的意义和挑战 4.1 公共管理领域引入共生及其理论的意义 第一,公共管理领域引入共生及其理论是政府转型的需要。共生及其理论揭示和研究了经济组织、主体之间的资源交换关系的规律和机理。这不仅对经济领域内的产业共生、企业共生、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理解和推动其他社会领域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容置疑的是公共管理领域引入共生及其理论亦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从理论层面上讲,公共管理学科是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借鉴、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的理论、方法以促使学科成长,提高学科理论的解释力。从实践层面上讲,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统摄一切的整体性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相对分离的社会转变。从宏观的视角上看,社会转型意味着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推动社会各领域之间、领域内部原有关系的变革。关系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相关主体之间资源交换关系的变迁。转型期新体制与旧体制共生、新制度与旧制度共生,新体制、新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不可能脱离旧体制、旧制度,而是在与其共生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进化与演变。政府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必然要作出积极回应。这种回应不是对国家行政做简单的修补或做局部的调整,而是在社会转型的促进下实现国家行政的整体性发展,其实质是政府转型,即政府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类型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类型过渡。[12](P51-57)在社会转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则是转型时期无法逾越的问题,共生及其理论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别具特色的诠释。以政府与社会关系为例,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一切资源,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造就了社会‘寄生’于政府的境况。尽管这种模式确保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但是却以牺牲社会的活力为代价。这种政府办社会的模式最终也导致政府不堪重负,导致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诸多弊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整与社会的关系,两者关系从寄生向互惠共生发展,由单向的政府控制社会到双向的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转变。在关系调整的过程中,政府主动调整职能的范围、合理勘定管理的边界,一改以往大包大揽全能政府的形象,自觉从经济微观管理领域和社会个体自主活动领域退却。
第二,公共管理领域引入共生及其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在方法上的突出特征是强调用跨学科研究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提供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13](P25)公共管理作为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在研究中可以引介和应用不同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对公共管理过程进行研究,从而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的进步注入新的动力。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历程就是在理论上博采众家之长的历史,其超越了传统行政学囿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局限,吸收、借鉴各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治理理论等都是其研究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不仅是多元的,更为重要的是其理论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不仅体现在既有理论的应用范围和研究深度的拓展,还体现为不断吸纳新的理论来充实理论资源以及增强公共管理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共生及共生理论既是一种关于结构的范畴,又是一种关于行动的范畴。从结构层面上讲,共生提供了一个概念性框架,它揭示了组织问、组织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关系的若干理念类型,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可以是竞争关系、冲突关系、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敌我关系等,而共生关系是这些关系的基础,是更高层次的关系范畴。从行动层面讲,它提供了分析性的模式,勘定了公共管理多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行动模式,涉及到资源、信息以及能量流动的方向、频次、强度、效应等。从某种意义上,共生与同样研究多主体间关系的治理理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治理理论关注更多的是全景与宏观的,对于微观过程的关注显得匮乏。而且,治理理论本身提供的也主要是一个概念性的框架,而不是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它的解释更多的是阐释性的,而不是分析性的。[14](P21-22)相比较而言,共生不仅是阐释性的,更多的是分析性的,不仅可以从宏观的视角理解主体间的关系,而且可以从共生过程中剖析资源交换与能量交互的微观景象。因此,共生及其理论的引介对于公共管理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