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企业家是中国经济的新兴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群体逐渐活跃于经济舞台上。和上一代企业家不同,新生代企业家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善于学习、视野开阔,物质条件也相对较好。“年轻”、“富裕”是公众对于他们的印象。实际上,不少新生代企业家压力重重甚至陷于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中。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关注新生代企业家精神压力问题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回应新生代企业家的精神健康诉求、有效缓解这一群体的精神压力,并将其纳入有序的制度建设中,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2016年6—8月,笔者所在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对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精神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1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9.3%。与此同时,课题组还选择了10名新生代企业家进行深度访谈。
新生代企业家综合素质较高 但精神压力大 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育程度较高,知识结构较全面。所有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都在大专及以上,53.8%为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占23.1%。其二,出国交流多,见多识广。在出国经历上,此次调查中四分之一的新生代企业家有出国经历,有些是留学归来的“海归”,有些则是为捕捉商机、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而出国考察交流。其三,普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34.6%的新生代企业家在上大学时就开始创业,55.8%在大学期间有兼职经历。62.5%的新生代企业家从事着互联网、数字仪器、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行业。他们比多数同龄人更早走向社会,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思想,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更有主见,相对来说在能力方面得到更多锻炼,整体心态比同龄人更为成熟和稳定。
然而,调查也发现,新生代企业家的精神压力问题十分突出,很多人背负着重压,常年与劳累、焦虑结伴,甚至造成了焦虑、抑郁、恐慌等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受访者对自己精神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中,三成多(38.5%)选择“不太好”或“不好”,约四成(40.3%)选择“一般”,选择“好”或“很好”的只有两成左右(21.2%)。多数新生代企业家常年超时工作,高达86.5%的受访者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可见,新生代企业家获得个人事业成就的背后,付出很多的汗水甚至代价,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调查还显示,“总感到有压力”、“对自己失去信心”、“经常失眠、睡不好觉”是这一人群普遍存在的状态。一名创业十年、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女性企业家形容自己是“每天如履薄冰,比起身体的劳累,心理上的焦虑紧张更让人觉得累”。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