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力求经济政策效果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不同于西方国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领域的做法,我国的“预期管理”内容更丰富,涵盖了财政、货币、产业、监管等重要的宏观政策领域。财政政策的“预期管理”可以定义为:政策当局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使社会公众对财政政策的方向、力度、主要内容等形成清晰的预期。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财政政策预期管理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两种作用机制——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直接进入经济决策者的消费(投资)函数以影响消费(投资)决策。已有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财政政策预期同收入等影响因素一样,可以直接进入消费(投资)函数,影响消费(投资)决策。现实中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经济现象是:经济决策者对政府将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会刺激钢铁等基建相关行业的投资需求。间接作用是指因政策的不确定性水平,影响消费投资决策。显而易见,清晰稳定的预期能够有效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而模糊摇摆的预期与高企的政策不确定性相伴,且后者对消费(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例如,对“减税降费”的稳定预期,可以使相关企业提前调整投资经营决策,从而使“减税降费”产生的成本降低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最大化。
现实中,我国的政策制定流程为财政政策预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在一年中的多个时点,相关政府部门会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划文件中披露未来财政政策的相关信息。例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会定调下一年的财政政策方向,而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划则含有更具体的财政政策信息,经济决策者(居民和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形成对未来财政政策的预期,并由此调整消费和投资决策。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政策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财政收入方面要“进一步减税降费”,财政支出方面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补短板、惠民生;省级政府在“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力度”的同时,应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将财政政策的重点放在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方面,地方政策则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作为重头戏。
有效实施“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而明细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企业形成清晰稳定的“减税降费”预期,是有效实施此项政策的关键。无论是以“营改增”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减免,还是“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的主体均是地方政府。因此,要保证“减税降费”落地执行,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削减低效的和不必要的开支项目,优化支出结构,为“减税降费”挤出实施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并向社会公众公布“减税降费”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帮助企业形成稳定明晰的“减税降费”预期。如果不公布明确的“减税降费”措施和规则,相关部门对单个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由此导致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模糊政策会产生“微观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形成“减税降费”的稳定预期,导致企业更加谨慎地对待投资经营活动的扩张和创新投入的增加。因此,“减税降费”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层面的“预期管理”和有效执行。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