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理念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黄群慧 参加讨论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它着眼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制定了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和高端产业、技术进步的路线图。该战略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重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通过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五大工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这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是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关键着力点。
    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创新发展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必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从创新发展的主体看,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努力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既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又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是以人民为创新发展主体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从创新发展的目的看,创新发展的目标也正是为了人民美好的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生活将更加美好,将从全面小康生活向现代化生活发展。创新发展的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发展成果普惠人民群众。创新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享受到了创新发展成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