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根本上同样要依靠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我国的体制改革发端于农村,农民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靠的就是改革。新时代要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从根本上同样要依靠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要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二是加快农村“三块地”(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长垣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探索,加快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成果和经验。三是完善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实施整治和增减挂钩,优化村土地利用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在乡镇范围内,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和农村空闲建设用地整理,调整村庄建设用地布局。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一定比例,支持乡村旅游、休闲、养老、健康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于从事冷链物流、烘干仓储、农产品加工、森林康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辅助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要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各类产权确权和登记颁证,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河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其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功能作用,通过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规范交易行为,丰富交易品种,完善配套措施和工作机制,建立农村各类资产资源流转交易、项目招商、项目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要持续完善“三农”支持保护制度。实施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率先培育成全国优质小麦生态功能区、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先导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和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探索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行差异化补贴制度,完善“两区”支持政策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的新要求,聚焦农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研发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和绿色发展综合解决方案。建设国家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创业园、科技园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建设体系。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融合发展。鼓励城镇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