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首个名为“比特币”的数字加密货币出现以来,不到十年,全球就出现过上千种代币。截至2018年1月14日,全球有1429种这类加密货币可交易,市值总和为7098亿美元,不过这其中只有1094种偶有交易发生,只有136种的总市值能超过1万美元。令公众印象深刻的应该还是它们的价格飞涨而又迅速跌落,在2010年4月25日比特币首次公开交易时,价格仅为每币0.03美元,到了2017年11月17日则创下每币1.93万美元的记录,2月初其价格跌至6000美元,其后不断大幅波动。 如此过山车式的数字加密货币近年来搅动着互联网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敏感神经,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加密货币?它和我们平时在游戏中用的游戏币有什么不一样?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是如何运行的?未来又该如何监管呢? 近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受到投资者狂热追捧,价格持续大幅飙升且剧烈动荡,这一串串神秘数字在挑战全球投资者神经的同时,也引起了各国监管者的高度重视。如何通过监管规避数字加密货币的高风险而又不过度扼杀金融创新活力,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数字加密货币面临的主要风险 1.技术破坏 尽管数字加密货币号称是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基于一套密码系统和负责算法而产生,但是这一切只有在长期维持其技术体系的大前提下才能成立,一旦人为设置的技术规则被破坏和修改,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其实,借助于互联网生成和流通的数字加密货币非常容易遭到网络黑客的攻击。2017年,韩国比特币交易所Yapizon被盗3831枚比特币,当时市场价约合500万美元,而用户平摊了所有损失。
2.价格操控 当前比特币的总体交易规模还不够大,大量比特币资金进入后正在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比特币庄家,一定程度上已开始操控整个比特币市场。根据彭博社报道,当前全球大约40%的比特币由1000人持有,使得市场操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比特币相对于法偿货币,其信用体系显然要脆弱得多,价格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随着非理性的投机者蜂拥入市,比特币的价格可谓“过山车”式的浮动。2018年1月16日,全球主要加密货币大跌,比特币大跌18%至12000美元以下,创三年最大单日跌幅,这样频繁而剧烈的价格波动必然会给持有者带来巨大的价格风险。
3.逃避监管 法律往往滞后于科技发展。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特殊货币,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和基本的组织管理体系,这样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的货币监管部门的干预,但也失去了监管机构的保护,为不法分子和投机分子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4.协助犯罪 数字加密货币交易的不具名性、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它为全球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空间。现阶段,全球范围内使用比特币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主要包括洗钱、贿赂、逃税、贩毒等,2017年肆虐全球的勒索软件就是以比特币作为赎金。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