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向松祚:全球失衡:真相和假象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向松祚 参加讨论

    问:全球经济失衡了吗?
    答:是的。
    问:什么意义上失衡了?
    答:那取决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问:看问题的角度从何而定呢?
    答:那取决你希望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问:那政策又是如何决定呢?
    答:当然是各国自身的利益。
    以上问答,是我最近多次参与各种讨论会所获得的深切印象。G20匹兹堡峰会,美国政府高调倡导“全球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政策框架”,让本来就是热门话题的全球失衡再度急剧升温。不幸的是,尽管激烈辩论多年,如何定义全球失衡,各国学者似乎还是难以达成共识。据我有限的了解,各国关于全球失衡,至少有五种说法:(1)全球失衡主要是全球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国际比较是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国内比较则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相关数据有天壤之别,不过相信全球贫富分化不断恶化之人确实不少。记得7月3日北京全球智库峰会期间,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就大声疾呼:我们在这里高谈什么金融危机,你们知道人类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吗?是10多亿人至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2)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差距遥远。过去15年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6.5%。增长速度差距巨大如何算是失衡?美国财政部早在2005年就如是说:“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巨大差距,反过来直接导致各国经常账户之间的严重失衡”。
    (3)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严重背离。过去三十年来,浮动汇率和金融自由化造成全球货币和金融总量急剧扩张。尤其是金融资产总量之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真实物质财富增长速度。根据麦肯锡国际研究院的数据,截止2005年,全球金融资产总量已经达到140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316%,1980年此比例只有109%,1995年是218%。1995—2005年间,金融资产与GDP之比例,美国从303%上升到405%;英国从278%上升至359%;欧元区从180%上升至303%!尽管2007年之后的金融危机让金融资产市值大幅度缩水,与GDP之比例依然很高。金融资产不过是虚拟财富,与真正能够满足人们真实需求之实物资产或真实财富不是一回事。
    (4)全球资金反常规流动。依照常识和经济学基本原理,新兴市场国家急需发展资金,快速发展地区往往意味着高收益,全球资金应该主要流向发展中国家,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根据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之统计,2000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所累积的外汇储备,至少有70%投资于美元资产(相当于借钱给美国),其余部分投资到欧元资产。世界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资金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反而成为债权国!此乃人类金融历史前所未有之现象。
    (5)美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扩大,此乃美国政府和学术界关于全球失衡的主流观点,亦是“全球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关注的核心内容。
    美国学术界有一个着名计算: 假设美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维持目前水平(7%),美国经济未来维持5%的增长速度(真实增长3%,通胀率2%。最近几年显然不行),那么多少年之后,美国对外净债务与GDP之比例将超过140%。考虑到庞大外债的利息支付(假设美国对外债务的利息水平维持目前的4%左右),美国若要将经常账户逆差与GDP之比维持在7%,贸易逆差与GDP之比例就必须从目前的略大于7%下降到2%。显然,无论是降低经常账户顺差,还是降低贸易逆差,都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还有另外一项着名的计算。美国目前拥有的海外资产总量与美国GDP之比约为120%,即美国大约拥有17.4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外国人持有的美国资产(即美国对外负债总量)与GDP之比约为145%(21万亿美元),二者之差是3.6万亿美元,就是美国对外净负债,与GDP之比是25%。假若未来美国对外净负债与GDP之比上升至140%,美国持有的外国资产总量与GDP之比上升至160%,那么美国对外总负债与GDP之比将达到300%。为什么要设想这个数据呢?因为美国目前国内资本总量(Capital Stock)与GDP之比就是300%,约为44万亿美元。易言之,假若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和贸易逆差维持现有水平不变,未来外国人将可能拥有或买下美国全部的国内资本!
    以上数据可能繁琐,读者如坠五里云雾。然而,只有记住上述数据,才有可能理解美国国内为什么会有巨大舆论和心理压力,希望政府采取措施降低经常账户逆差和贸易逆差,也才能理解G20匹兹堡峰会上,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高调呼呼“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政策框架”。
    英国《金融时报》有名的金融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曾经问:“新兴市场国家国家流汗受累生产产品,美国人印钞票过度消费,一边是经常账户顺差,另一边是经常账户逆差,各心所愿,各得其所,美国人干嘛要担心呢?”问得好!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是否可以持续下去,是当今国际经济学术界辩论的焦点。美国政府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可持续,也不应该持续下去。
    他们担心什么呢?其一,担心外国人“购买美国”(Buy up America)。说我们替美国人打工,还把钱给给他们花,赞助他们过度消费,美国人却并不领情。他们反而认为像中国和其他国家累积如此庞大外汇储备,是“阴谋收购美国”,抢夺他们饭碗,摧毁美国产业。拒绝中国收购优尼科(Unocal),拒绝阿联酋管理美国港口,针对中国轮胎实施特保,绝不是孤立事件。其二,担心外国大规模抛售美国资产,严重打击美元信用,急速抬高美元利率。虽然外国人借钱给美国享用,他们乐得其所,不过美国颇有忧患意识,知道免费午餐不可能永远有得吃。美元信用一旦遭到致命打击,损失将无法估量。其三,即使外国人甘心永远持有美国资产(尤其是国债),三大赤字(贸易赤字、经常账户赤字、 财政赤字)高居不下,总有一天也会迫使美元大幅度贬值和长期真实利率飙升,将美国经济拖入“滞胀”深渊。
    三大担忧及其相应举措,将决定未来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基本走向。
    
    
    
    

Tags:向松祚,全球失衡,真相和假象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