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新疆城镇化与绿洲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上)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7期 李静 高继… 参加讨论

    摘 要:文章运用VAR模型、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镇化与绿洲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新疆1996-2011年城镇化对绿洲农业产业化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绿洲农业产业化对城镇化也具有正效应。长期而言,绿洲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政府的调控下,发挥绿洲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聚集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信息、聚集服务的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产业化,VAR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2012GXS4D1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11CJL062)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次大会主要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要想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首当其冲就必然要解决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小康建设问题。在这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有序的转移,是阻碍其发展的本质。十八大会议精神中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过程表现为工业化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空间转移过程则表现为农村城镇化。城镇化与产业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与依存”。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双轮驱动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
    十八大的报告还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而从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镇化建设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和最困难的问题,对解决农业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而农业产业化也确实能成为对接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靠,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所以,对于新疆这个拥有独特行政生态环境的区域来说,如何促进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二者协同发展,不仅具有聚集人口、产业、人才、资金、信息、服务的功能;还具有接纳城市能量并向农村辐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功能。因此,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既关系着新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也关系着其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为新疆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
    一、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含义
    (一)农业产业化的含义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是一个多元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的经济共同体[1]。新疆的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紧张和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制约,发展适合的农业对于新疆来说已经刻不容缓。绿洲作为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体空间,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依托的资源禀赋,因此,本文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基于绿洲农业的特色,在农业产业化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二)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业地域向非农用地转化,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向非农生活转化,单个城市规模扩大和区域城市数量增加的现象和过程。因此,本文所涉及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城镇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之上,涵盖新疆独特的行政生态环境所定义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活动城镇化。经济活动城镇化是指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聚集以及生产方式日益趋向城市经济特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明确。产业之间、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方式密切,社会化程度加深,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益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持续上升。
    (2)社会生活城镇化。社会生活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身份、职业、社会角色的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社会交往、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进步与改善的过程[2]
    (3)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是指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的耦合关系。即,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势必引起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二、绿洲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综合评价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1996-2011年不同年份为样本,从时间维度方面对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各自的发展水平来进行评价。所选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2011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调查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由于所选指标会受到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所以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处理,故本文采用均值化的方法,即用各指标的原始数据除以相应的均值,来统一指标的量纲。对标准化后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来计算城镇化水平综合发展指数和绿洲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指数,其方法如下:
    将处理后的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各指标的贡献率以及累积的贡献率。当累积的贡献率大于85%时或者是特征值大于1时,说明这K个成分已经基本能够反映原变量的信息。故,将选取这K个指标作为主成分,而后将均值化的数据带入公式(1)中,求得各主成分的得分。
    Fk=Ck1X1+Ck2X2+…+CkpXp    (1)
    其中,Ck1,Ck2,…,Ckp代表的是第k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值,X1,X2,…,Xp代表的是均值化后的指标值。得到各主成分的得分后,再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依据公式(2)计算系统综合得分,就得到各年的系统综合评价指数。
     (2)
    其中,Fi表示第i年各指标综合发展评价指数(i=1,2,…,n年);am所示第m个主成分的贡献率(m=1,2,…,k个);Fim表示第i年的第m个主成分的得分。
    (二)指标的选取与建立
    1.绿洲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新疆地处祖国的边陲,而且有其独特的行政生态环境。鉴于此,在全面性、可比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下,根据新疆独特的绿洲特色,参照大量的文献资料,建立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规模化指标,反映一个地区资源等基础状况对绿洲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影响。包括农村人均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用电量和龙头企业规模水平。其中,农村人均农业总产值,反映区域农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用基本农产品生产产值与总人口的比值表示;农村人均用电量,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条件,用农村用电量与农村人口数量的比值表示;龙头企业规模水平,反映的是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越强,该区域的农业产业化进程越快。
    (2)产业一体化指标,反映绿洲农业产业链条的基本情况。包括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和农业劳动力比重。其中,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是指农业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在全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是指除农业之外的第一产业实现的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农民收入非农化的程度;农业劳动力比重是指农业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该比值越大,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且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经营市场化指标,反映市场对绿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程度。包括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外贸依存度。其中,农产品商品率是农业从自给性生产向商品经济转化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用农产品商品量在农产品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农业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
    (4)农业科技化指标,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对绿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贡献。包括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和农业机械作业率。其中,农业科技人员比重是指科技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农业机械作业率,用农用机械总动力与总人口比表示,反映的是农业机械化程度。
    (5)产出优化指标,反映绿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提升的效果。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社会化服务能力,用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2.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城镇化的发展是极其复杂的历史动态过程,任何城市的兴起与成长无不与经济、社会、生态的空间运动相联系,鉴于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新疆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见表2)。
    
    (1)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收入比重和人均GDP。其中,①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之和在全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二、三产业占比越大,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越少,从非农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就越多。其计算公式为:(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GDP)×100%;②城乡收入比重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值,该比值越接近1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越能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越高;③人均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人均拥有其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与产品形态。其功能是反映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社会安定指标,包括吸纳效应、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养老保险覆盖率、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有线电视覆盖率、信息获取能力、初中毕业升学率、路网密度。其中,①吸纳效应表明:任何一个地区只要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经济起飞的阶段,就会有一种自我发展,自我推动的能力[3];②城镇人口比重是指市和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所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该比值常被用作衡量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水平;③城镇人口养老保险覆盖率是指城镇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参加养老保险总人数的比值,该指标充分说明城镇生活对于居民的保障;④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是指城市居民中每万人占有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口数;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支出金额在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某一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⑥有线电视覆盖率是指明确表示“能收到”该电视频道的某区域人数与该区域“电视人口”之比,该指标是信息接收的有效表达;⑦信息获取能力,是指城镇人口人均邮电业务总量,该是反映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建设有效性的最有力指标;⑧初中毕业升学率,该指标充分说明该地区的知识文化结构;⑨路网密度是指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一定的密度和适当的形式组成的网络结构,计算方法为,路网密度等于某一计算区域内所有的道路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单位为千米每平方千米。
    (3)生态安全指标,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单位管理的一切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间的比率。其功能是反映城镇环境的优化程度;②“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功能说明该区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4]。
    3.综合评价
    依据表1和表2,由(1)式和(2)式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算出1996-2011年新疆城镇化与绿洲农业产业化的综合发展水平,结果如表3。
    
    (1)绿洲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1996-2003年间,绿洲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指数为负值,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因子分析是将各个年份看作是一个系统内的统一的整体,依据指标的权重所得到的指标在每一年的综合发展指数。因此,这个指标所反映的仅仅是该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相对水平,而非绝对水平,故当其为负值是,只能说明该年度的发展水平低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由表3可知,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2008年之前是逐年上升的,这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与推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2008年却略微下降。由此可以看出,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够稳定,究其原因,可能来源于多方面的。
    ①缺少龙头企业为依托,生产未能面向市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5]。但是因为新疆农产品的市场不景气,本地市场需求也较少,且基础设施较差,对外贸易交易成本也较高,很少有企业投资农业。所以,缺少龙头企业的引导,必然造成农户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生产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仅仅提高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新疆绿洲农业的生产并不能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这就造成市场上的农产品并非市场所需,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下降,此时的扩大生产必然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农民收入增长有限,农业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
    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不够。资金的严重不足是新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资金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绿洲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究其原因,首先是农民对绿洲农业产业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不敢轻易进行投资发展,造成投入较少;其次是国家下发的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往往不能“投其所好”,农民对于资金的储备也不够完全,对资金的运用缺乏系统的规划;再次,城镇化对于农业的投入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等等原因都造成了资金的严重不足,制约了绿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③绿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相对落后,且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新疆地处偏远,其各方面的发展都存在滞后性,农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农业的科技水平,还难以达到利用相应经济理论进行产业化生产的高度。且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相对的远离国际、国内的大市场,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市场信息的闭塞。虽然随着交通和通讯的飞速发展,空间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很多,但是漫长的交通运输线路使新疆的运输成本与国内其他份相比远远超出其他省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绿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6]。空间距离的阻隔,造成新疆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销售成本高,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被空间劣势所淡化。

Tags:新疆城镇化与绿洲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