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关于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一岛、二极、三翼、多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产业委员会委员、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潘知常教授是内地著名的美学家、战略咨询策划专家,声名显赫的“政府高参、企业顾问、媒介军师”。他曾经为国内的许多政府、企业和媒体做过成功的战略咨询策划,至今还担任着多家政府、企业和媒体的高级顾问,2008年来到澳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潘知常提出了自己在深思熟虑几年后的对于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初步看法,就是:一岛蓝图、二极驱动、三翼展开、多元共生。即:
一岛——国际未来岛蓝图;
二极——博彩业与旅游休闲业二极驱动;
三翼——新业态新娱乐新品牌三翼展开;
多元——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业态多元共生。
潘知常进一步解释说,澳门的未来目标,应该是建设国际未来岛。
他把自己所提出的建设国际未来岛的澳门未来目标比喻为“澳门文化复兴的2,0版本”。在他看来,过去的关于澳门文化发展的思路、计划、战略等等,都可以统称为澳门文化复兴的1,0版本,现在,亟待进行更新换代,要代之以全新的“澳门文化复兴的2,0版本”。
他指出:澳门之为澳门,其中最最重要的,在于她是否还存在着、是否还活着、是否还能够满足未来的时代需要。因此,对于澳门的关注,必须从未来开始。
澳门的独特性,真正的意义就在于: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已经存在了四个半世纪的文化特区。中西文化每天都在异彩纷呈地上演精彩的交流与对话的一幕。澳门过去、现在、将来,都始终在先行、先试,进行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对话的实验。澳门为世界所提供的这样一种文明发展的模式,既可以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之间化解冲突提供历史智慧,更又可以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之间和谐交往提供有益借鉴。
他指出,国际未来岛是澳门人的未来蓝图,这个国际未来岛应该是幸福岛、也应该是快乐岛,还应该是天堂岛。
其中的关键是:大力发展“有氧文化”。即:能自我反思和调解、能创新和拓展、能包容、有张力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既保证澳门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住城市文脉;既有国际化又有本土化,既有集中化又有多样化的文化。而澳门在未来发展的最具魅力之处,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能够“有氧奔跑”!
至于澳门发展的路径,潘知常提出,应该以博彩与旅游休闲产业作为两极(两个增长极)来驱动。他说,《珠江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澳门未来发展定位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为此,澳门应该从博彩产业单极向博彩与旅游休闲产业双极驱动过渡。其中,增加游客人数和滞留时间是发展澳门的两条腿;大力发展博彩业和旅游休闲业则是推进澳门发展的两只手。
为此,博彩产业是澳门的“可口可乐”,它必须破“界”,从“一业独大”发展为“大而且强”,做到博彩业不仅全球最大,而且世界最强。同时,从“传统博彩”转向“现代博彩”、从“大众化博彩”转向“个性化博彩”、从“小博彩”转向“大博彩”。
而旅游休闲业是澳门的“健力宝”,它应该出“墙”。他指出,必须以旅游休闲业作为澳门的新的增长极。
古诗云:一支红杏出墙来。潘知常说,澳门的旅游休闲业也应该出“墙”。
例如旅游,澳门的旅游产业应该与博彩业、文化产业、会展业、信息产业、零售业、中医药产业、教育培训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在相互交叉的领域衍生出文化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购物旅游、养生旅游、度假旅游,以及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培训和修学旅游、旅游运输、旅游金融等旅游行业,从而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在休闲产业方面,可发展三种类别的文化休闲产业:“静”、“居”、“动”。“静”休闲产业,就是以调养内心,寻求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的文化休闲旅游。澳门面向海洋,古时就是以阿妈港来命名,海洋资源、海洋文化风情浓郁,可以大力发展海洋休闲产业。而“居”休闲产业,就是以度假居住享受型为主的文化休闲旅游。澳门可以“度假村”为载体,发展图书、影视、绘画、音乐会、观看赛事等居住型的度假休闲产业。至于“动”休闲产业,则是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文化旅游。
他认为,澳门的休闲产业可以从陆地休闲到海洋休闲。开发包括海洋休闲度假游、海洋历史文化游、海洋民俗风情游、海洋休闲渔业游、海洋节庆旅游、游艇旅游、海钓和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海洋科普旅游等多元化、系列化、边沿化和深度化的海洋旅游新产品,形成特色产品链。其中,澳门渔人码头应当成为推广海洋休闲的重镇;澳门西湾湖一带,应该率先打造成为海洋休闲中心,而不是目前有关部门计划建设的美食餐饮中心;黑沙一带,可以大胆尝试“阳光海滩浴场(天体浴场)”。
谈到“三翼”,潘知常表示,应该以新业态、新娱乐、新品牌为三翼去展开。从以“吃”、“住”为重点转向以“玩”、“乐”为重点,把澳门打造成世界级的“快乐”生产平台,世界级的“不夜城”。
第一翼是“新业态”。
要通过产业之间的渗透、对接和互补,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形成有利于互生互赢的多重效应,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从“部门经济”到“产业联动”的转变。而“博彩创意化,创意博彩化”,应该成为澳门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理念。一方面,澳门博彩业的发展拓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博彩业的发展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展现平台,以及为文化创意产业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反哺博彩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入为博彩产业提供新的丰厚的博彩资源,让澳门的博彩业更有文化、更有创意。摆脱“博彩就是赌博”的单一思维,使博彩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娱乐活动。把创新意识贯穿于博彩业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 。例如,目前就可以考虑增设的,就有:海上博彩、世界博彩历史博物馆、赛车博彩、博彩主题公园、博彩体验区、博彩嘉年华、选美博彩、赌王大赛,、在线博彩,等等。
第二翼是“新娱乐”。
他表示,娱乐时代的到来,延伸出娱乐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产业化发展。第一,娱乐经济是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娱乐经济无疑仍旧以“博彩经济”为基础,但是,又比它更丰富、更健康、更全面。“在娱乐中经济”,“让消费者为快乐埋单”,就是未来的主题。娱乐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印钞机,而且娱乐经济还不怕经济危机。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这些大电影公司都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据美国影业联合会统计,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曾遭遇七次经济不景气,其中五次电影票房反而有大幅上升。第二,澳门发展娱乐产业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博彩就是“特殊的娱乐”。娱乐经济,把从博彩开始的“吃、喝、玩、乐、娱”充分地加以放大。吃喝上了境界,就是美食文化;娱乐玩出了花样,就是创意。第三,澳门娱乐业的发展空间诱人,与同是“博彩之都”的拉斯韦加斯相比,2009年游客在拉观看表演的消费已经占到总消费的4.1%,而在澳门这一数据仅为0.42%。因此澳门演艺产业只要能够向前推进一步,定会商机无限。
对于的娱乐业该如何发展,潘知常认为,关键是不能离开三个母体。第一,不能离开娱乐的母体——快乐主义导向来发展娱乐业。其次,不能离开娱乐产业的母体——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娱乐业。第三,不能离开澳门娱乐业的母体——特殊环境来发展娱乐业。
他认为,澳门需要摸索新娱乐的方式,尤其是大中华特色的娱乐经济。比如成都休闲产业是很有中国地方特色的:麻将、扑克、瓜子、黄豆、茶叶、白开水。澳门新娱乐的未来,应该使澳门成为一个世界东方的娱乐中心,尤其是成为世界东方的演艺中心。
具体来说,他的建议是:
澳门首先要发展“创意商业”,将娱乐业融入商业消费领域,使游客在吃穿住行都能感受到创意的惊喜与娱乐快感。澳门迅速增长的旅游业市场将为广告业、包装业、活动策划业、创意生活业等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澳门要发展数字娱乐业,以游戏产业为核心,为游客提供如动作游戏、冒险游戏、格斗游戏、体育类游戏、益智类游戏、竞速类游戏、实时战略游戏、射击类游戏等乐趣与数字化体验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三,澳门要发展演艺娱乐业,发展以“秀”为主的大型舞台表演,酒吧表演艺术,在此澳门除了学习拉斯韦加斯的成功经验,将演艺娱乐业玩到巅峰,还可以大胆发展明星经济、美女经济、粉丝经济,以明星演艺来带动澳门发展。
第三翼是“新品牌”。
他认为,澳门应该可以在创意澳门、演艺澳门、婚庆澳门、美食澳门、节庆澳门、影视澳门、声色澳门、会展澳门、功夫澳门、圣地澳门等方面做出品牌,首先初步形成这十大澳门品牌。例如,在澳门可以大力发展宗教旅游。不妨在全世界选择十座最著名的大教堂,以十比一的比例,在澳门加以复制,在澳门建一个类似深圳的“世界之窗”那样的“世界教堂之窗”,从而全力打造“圣地澳门”。
关于多元共生,潘知常认为,澳门要在“一岛”、“二极”、“三翼”的基础上综合发展。多业务组合,以分散风险;多元化协同,以增加回报;多种资源充分利用,以增强可持续性。他说,多元共生的文化产业形态,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文化产业与博彩产业、旅游休闲业之间的产业结构关联度,使得市场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一方面,提高了博彩业、旅游休闲业进一步获取资源的能力, 使得澳门博彩和旅游休闲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升;一方面,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澳门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潘知常有他的独特看法。他在接受访问时认为,“经济适度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四处作战,也不是要削弱博彩业的发展,而是在巩固博彩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适度”的关键,是千万不要“过度”!
他说,澳门呼吁“适度多元化”,这就是对澳门发展道路的重新思考。关键在于澳门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对于澳门这样一个袖珍城市,袖珍经济来说,尤其如此。他指出,什么都发展就等于什么都不发展;有所不为,才能真正地有所为。对于澳门来说,更是如此。
他表示,继新加坡之后,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纷纷考虑将赌场合法化,澳门博彩业结束本轮黄金发展期的日子越来越近,届时的转型之痛,是目前的澳门亟待去思索与考虑的问题。
说到澳门的文化产业,潘知常以“有文化却没有产业,有艺术却没有产业,有创意却没有产业”来概括。从一个在内地多年从事战略咨询策划的业内人士的眼光来看,他认为,澳门的缺憾在于战略咨询策划的意识不强,换言之,就是缺乏战略咨询策划专家的参与。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谋而后定”。澳门的问题就在于少谋,往往是“定而后谋”,甚至“定而不谋”。现在经常说:要提升“硬实力”,要打造“软实力”,可是,人们却往往忘记,在这两者之间,应该还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巧实力",还存在着一个善用“巧实力”的问题。当然,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澳门的前面还有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是一定要期待着“谋而后定”的。换言之,澳门不应该再作“有勇(大胆搞博彩)无谋(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事情了。
潘知常指出,澳门经济发展有四个关键的前提:第一,绝对不能够离开“博彩”这个经济主体;第二,绝对不能离开澳门自身的特殊背景,澳门从来都是在最不可能成功的地方出乎意料的成功,从来都是只作为平台,从来都是“快进快出”,从来都是要赚快钱;第三,绝对不能离开澳门四个半世纪来的生命线,这个生命线就是从日本经过台湾、到香港、到澳门、到新加坡的经济高地。必须强调,澳门从一开始就是在这条生命线上生存的。没有这条线,就根本没有澳门;第四,绝对不能忽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他进一步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要从整体珠江口产业和区域发展的意义上来理解。大桥使珠江口海陆连接成一个环路,整合了四大特区、七大城市,实际上是未来经济高地的新平台。由此带来的区域联合,使得过去分散的产业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文化产业带。四大特区、七大城市连成一个整体,将形成一个新的珠江口文化产业带。为此,澳门要先做准备。澳门应该是从区域整合里去寻求适度多元化,而不要围绕着自己去多元化;小而全的发展战略,必然会置澳门于死地。
他说,大桥的建设使得珠江口作为未来的珠江口文化产业带的地理条件基本成形。因此珠江三角洲未来发展的规划方案的一个核心点,应该是在珠江口为珠江口文化产业带的整合方面做出有创意的方案,使之成为一个最具价值的发展亮点。珠江口,作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战略高地,如何去排兵布阵,如何去谋划全局,如果在珠江口文化产业带这个全新的发展机遇中抓住先机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是澳门的当务之急。只有在这个问题上“运筹帷幄”并且“谋而后定”,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有更加坚实的落脚之地。
关于区域发展,他认为澳门对珠江口作为未来亚洲的重要文化产业带的战略意义认识显得有些不足,因此,澳门应该强化区域合作意识。
对于澳门如何发展创意产业,他认为,澳门的发展绝对不能搞“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在澳门,可能仅仅只有一到两个点是可以旅游产品化的,而大量的只能是城市的休闲公共空间,根本不可能产品化。
对此,他提出澳门发展的三个定位:超强定位、跟进定位与空隙定位。他认为,在澳门的总体发展方面,应该实行“超强定位”。坚持大力发展博彩产业,争当名角。在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实行“跟进定位”。在这方面,澳门没有必要“示强”,而是应该“示弱”,亦即主动融入澳门博彩产业的发展链条中,甘当配角,以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在珠江口岸的四大特区、七大城市,实行空隙定位,有所不为是为了有所为,文化产业的交叉错位发展才是制胜之道。
(原文载澳门《正报》2011年12月26日)
Tags:潘知常,关于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