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党国英:给预测专家和机构挂个标签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在全球经济的多事之秋,人们对经济预测高度关注。但我总感到一些预测者或预测机构的结论不那么靠谱。有的媒体,特别是新潮媒体,在得到预测报告后,又往往喜欢在报道标题上下功夫,以吸引眼球,就让读者感到媒体关于经济评论的版面总是充满一惊一乍的文字。
    其实,专家和研究机构对经济形势的预测远远比不上章鱼保罗对世界杯比赛的预测。但预测经济形势变化是社会的需要,所以必须有一些专家和机构做这个工作。社会公众对按说对机构专家的预测也不会要求太苛刻,只要他们能说个大体趋势就好。可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记得有经济学家说过,理论经济学家是不大做预测的,因为预测太难了。如果预测容易,就没有必要搞市场经济了,计划经济就是最好的经济体制。但这几年发现,一些理论经济学领域有成就的学者也喜欢预测,并且乐此不疲。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还做了研究预测机构的顾问或专家委员会的主席,成天到处发布自己对经济形势走向的看法。例如美国的那位蒙代尔先生就是一家机构的主席,他的言论常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政府机构也有自己的研究部门,也在发布预测信息。我注意到有的部门发布的信息也很是意味深长。它们对自己主管领域未来发展的判断,大概也要反复斟酌以后才会发布,且不能说得太好,更不能说得太糟。说得太好,财政经费可能减少;说得太糟,首长地位受威胁。
    在预测方面最有可能出现系统性偏差的是大型企业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养了不少专业人士,他们也活跃在各种言论汇集场合。早就听说过,有的类似机构有不同的“研究报告”版本,对内部印行那种比较“客观”的版本,对外部则印行另外的版本。这种做法的目的自然不用多费嘴舌。近年来,这些机构的高薪专家就好像是公共人物,似乎这些机构在做慈善事业。
    有的人发布预测很聪明,例如,说“如果大量资金入场,A股指数有望下周掉头上升”,就无懈可击。这话不错,但等于没说什么。这也就像说“如果母鸡找到公鸡,就可以下蛋孵小鸡”一样。人们本来关心的是母鸡能不能找到公鸡,并不怀疑有公鸡支持的母鸡会有怎样的业绩。遗憾的是,这种低于平均智慧的预测言论充斥媒体。
    信息发布的鱼龙混杂、光怪陆离,苦了信息的消费者。近几年对房价变动就有多方面人士发布预测,对买房人发生了不小影响。前年听有人说A股指数很快会达到1万点,估计也有人受到影响。有人说得是“应该怎么样”,媒体报道时就成了“会怎么样”,冤枉了讲话人,例如冤枉了易宪容先生。有时候,预测领域也是“劣币驱逐良币”,以致坏的预测越来越多。
    把预测信息的发布来一番治理,由一个官方机构统一做预测如何?万万不可,那样会更糟糕。要想别的招数。
    写到这里,我就想给新京报这样的媒体提一个建议,也成立一个研究机构,专门评价各种预测,并辟出专版,把各种预测和自己对预测的评价放在一起披露。若能为此,善莫大焉。这样做也不难,不需要自己投入人力搞预测。要做的是,对预测者和预测机构的利益关联做一个调查,再对他们过去预测的成绩做一个记录,用这两方面的数据做一个指数,叫做诸如“新京报预测可靠性评价指数”这样的名称,每报道一个预测,就对其用该指数做一个评价。对各种预测有了这样的第三者“标签,预测者就要慎重得多。
    此文发在新京报上周评论周刊
    

Tags:党国英,给预测专家和机构挂个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