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支农的钱怎么花才好
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多,这么多的钱能不能花得更有效率一些?使支农资金输送途中少些“弯弯绕”,把公共财政的钱真正用在刀刃上
近几年在农村做了不少调查,的确看到农村的面貌一天天在变化。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总会有一些效果。事实上,国家花钱的确不少。2009年,中央加地方所花的钱应该超出1万亿了。这个数字估计和欧盟的支农支出差不多(早已超出欧盟2003年850亿美元的支农支出)。这个钱能不能花得更有效率一些?这个问题农民关心,基层干部关心,我们作为学者也关心。从我观察看,支农支出有下面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支农的头绪多。我的不完全记录表明,现在中央副部级以上的单位一共有30个左右有支农项目,他们下面列了120多个“项目”、“计划”或“工程”。其中有“2131工程”、“新网工程”、“阳光工程”、“村村通工程”等等,更有中央下力气推行的各项直补计划、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助计划、农村低保计划等等。一个类型的项目可能有三个部委级单位分别按不同名目实施,如农村流通领域就是这样。
支农政策落实力度不平衡。那么多的项目,有的效果好,有的则不是很好,或者不同地区落实的情况很不平衡。农民最欢迎的是免除农业税、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和义务教育免费。我们今年走访的几十个村庄,只有少数村庄对低保计划反映很好,多数村庄农民有不同程度的抱怨,认为低保户的确定不尽合理。有的地方搞平均主义,让一户农民只享受半个人的低保补贴,干部说这样做出于无奈。
支农项目的设计目标和实际目标有差异。拿种粮直补来说,各地基本上按照农户的土地面积发放补贴,而不管种植效果如何。这个补贴其实是平均地补了农民的生活,并不能激励农民多产粮食。一些干部说,各地把这些补贴集中起来搞农田基本建设,对增产粮食的作用更大。如果真要补农民的生活,还是通过其他计划实现更好。
地方配套难。中央已经想了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尽量不要求地方配套,但问题还是存在。这导致地方报项目时尽量往大报,或者一个项目多头报。上级检查项目时用换招牌的办法来应付。
腐败干扰。据基层干部反映,有的人跑到农村专门“推销”项目,拍胸脯说自己保证拿到项目,但要地方政府给自己一个大比例回扣。这种情形究竟有多严重,我们很难掌握,但我相信,地方干部这样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中央部门某些分散的计划和农村发展的实际趋势不完全合拍。以义务教育为例,由多种渠道在农村兴办了学校,但部分学校很快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关张了。山东某县把所有初中都集中到了县城,乡镇的学校就空了不少。有的项目动辄下达到每个行政村,在一个自然村分为几个行政村的情况下,产生了资金的浪费。有的地方,一个自然村可以有几套远程卫星教育系统,几处村委会办公设施。有的山区村花大钱架了输电线路、修了铺装道路,而老百姓却走的剩不了几户。
一时半会儿要完全解决上述问题是很难的,但采取一些措施总会好一些。以下办法不妨一试。
第一,扩大地方特别是县一级政府使用支农资金的自主权。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试点工作,应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县级政府可以“打包”使用资金,将类别相近的项目整合起来使用。在实践中,许多地方已经这样做了,中央机构应支持和规范。
第二,公开项目的实施计划。各部委应将自己支农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全面向社会公开,公开内容包括资金数量、责任人、目标要求、完成期限和验收记录等。
第三,改进项目的监督办法。每个项目都应有监督机构,如成立监督委员会或小组,其成员应有农民代表参加。项目的验收也应受益农民参与。
文章出处:人民网-《人民论坛》
Tags:党国英,支农的钱怎幺花才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