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林万龙:关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谈四点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21/8/3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林万龙:关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谈四点思考
    下面我结合关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谈四点思考。
    第一,脱贫攻坚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在乡村振兴当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脱贫攻坚精神的产生有它的历史逻辑和时代背景逻辑。从时代背景来看,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庚续传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时代造化,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未来30年,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会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造化不会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不会变,要求会变高,挑战会变大。脱贫攻坚精神产生的三个大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不变,精神价值就不会变。
    第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抓好两个底线,促进两个融合,做好两个衔接。
    抓好两个底线。一是粮食安全底线;二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促进两个融合。一是一二三产融合;二是城乡融合,尤其是县域内的城乡融合。
    做好两个衔接。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中国未来的乡村振兴在农业产业振兴方面绝对不可能走美国的规模化道路。
    第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未来五年中西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现在虽然所有的人口已经全部脱贫,但是农户的收入分化非常严重。未来巩固脱贫成果的目标不能只盯着我们所谓的脱贫人口,要对帮扶对象动态调整。政策举措也要有差异性。
    二是优化调整政策设计。2020年以后,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大体上来说,会面临兜底保障人群、相对贫困(低收入)人群和一般农户三个群体,应采取差异性政策:
    对于兜底保障农户应该强化社会福利政策支持,增强人群对这些政策的可得性。
    对于低收入农户应该强化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增强这些人群对政策的可及性。
    对于一般的农户,要注意平滑脱贫攻坚期形成的帮扶农户和一般农户之间的福利差距。
    三是要衔接工作体制,包括领导体制、工作体系的衔接,规划、项目、考核机制的衔接。
    第四、在过渡期要准确把握规模性返贫和巩固拓展衔接的政策内涵。
    制定一个量化的规模性返贫标准是不可取的。应该从工作要求的角度理解防止规模性返贫。所谓防止规模性返贫是指人民群众对巩固脱贫成果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举措,防止返贫现象,要做到责任落实、政策设计、预警监测和有效帮扶四个“到位”。
    要准确把握巩固拓展和衔接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衔接之中和衔接之后,仍然有巩固任务。巩固脱贫成果和衔接实施乡村振兴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任务,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不仅仅应该贯穿于过渡期,而应该贯穿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时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
    
    

Tags:林万龙,关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谈四点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