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发布
4月23日,“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发布会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全面呈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历程
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组织撰写的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该套丛书由《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国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中国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等9本专著组成,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表示,该丛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标识性概念、党的改革思想为铺垫,研究分析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了学术性、学理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分析研究了农村改革的历程、目标和任务,总结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和要求,思考继续深化改革的重点、关键环节以及改革路径、改革方向等根本问题,揭示改革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优势和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郑有贵认为,该丛书对农村改革四十年的伟大历程进程进行了多视角研究和呈现,论述了农村改革的特点,总结了农村改革的经验。体现了大历史观,反映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具有很强的学术创新性以及重大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一直以来,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引领“三农”发展。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金文成认为,党的“三农”工作成就显著,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实现质的飞跃,城乡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取得这些成就,源于我国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辛向阳表示,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是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要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完善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改革方法上,要坚持系统思维、改革联动,同时用好试点试验手段,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仝志辉认为,要以改善农民与农民关系(即地域经济主体范围内的农民与农民关系、产业意义上的农民与农民关系)为基础,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农民集体要能成为增进农民经济利益和社会政治利益的有效主体,从而构筑对农民利益的切近保护。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成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以及解决空心村—合村并居、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与城镇化多样模式的主战场,从而构成推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新动力。产业农民组织化通过关键农村改革,可以真正保护农民在生产、流通、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利益增进,增强实现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效能。
“新时代是乡村振兴的时代,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明认为,全面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和“衣领子”。新时代,要认真思考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我们党领导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一定能够领导乡村振兴实现更大成就。
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接续奋斗,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转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表示,在脱贫攻坚阶段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之后,要进一步解决涉及城乡居民的整体共同富裕问题。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丰富农村多元业态、培育为我所用主体、推动成员广泛参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其中,尤其要重视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于一般区域来说,脱贫地区在发展集体经济上更有必要性、紧迫性,但也有更大的可能性。而脱贫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现实路径就在于强化扶贫资产的运用和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发言。记者朱高磊/摄
“巩固脱贫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底线要求,缓解相对贫困则是走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提出,就收入标准的共同富裕问题而言,缓解相对贫困、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更快速增长是核心问题。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构建“三支柱”政策体系,即实行包容性经济增长、益贫性收入分配、瞄准性社会帮扶,兜住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底线,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主持发布会。记者朱高磊/摄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发言。记者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肜新春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精神文化共同富裕,必须重视农民道德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此,他建议,首先,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起一套促进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发展指标,将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当做大事要事来抓。其次,建立一套城乡合理流动、薪酬动态调整的用人机制,尤其要建立能够激励大学生下乡从事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制度。最后,政府要合理引导,市场要积极参与,搞活农村文化市场。
会议现场。记者朱高磊/摄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发言。记者朱高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