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关注经济增长趋缓对中西部的影响
近年来,中西部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201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增速分别达到了12.8%和14.1%,远远高于东部地区。但是,在当前整体经济缓慢减速的情形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有可能会突然快速下滑,宜密切关注,及早应对。
这些年来,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和能源资源相关产业支撑,这决定了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也就是说,这决定了中西部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会明显地大于整体经济的波动幅度,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易遭受不利影响。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政府主导投资、资源能源相关产业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竞争力相对较弱是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现状。
——投资尤其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是这几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2010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率高达59%和67%,分别比东部地区高10和18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部分省份如广西、西藏、青海和宁夏等,其投资率甚至超过了80%。虽然2011年支出法核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还没有公布,但从去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率仍然呈上升趋势。这些数据表明投资是中西部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且中西部地区政府投资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很多投资是政府主导的。如2011年重庆市重点项目投资中的67%由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的仅占三分之一。又如甘肃省,2010年国家预算内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例为17.5%,比甘肃“十一五”时期的平均水平翻了一番左右。
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下,当经济增速下行时,很容易出现产能的大幅过剩,投资效率和项目盈利能力下降。而且由于投资多由政府主导,中西部地区积累了较多的政府债务。一旦市场环境开始恶化,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将大受影响,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将明显加大。
——资源能源相关产业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周期性强,更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资源和能源类产品带来了旺盛需求。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资源能源产业的良好基础;加之面对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和日益增大的市场环境压力,东部地区的许多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中西部地区的相关产业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发展加快,成为拉动地方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如果以采掘及能源原材料等产业的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幅度来表示地区经济增长驱动力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0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资源能源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强度分别增加了53.7%和47.7%,提高的幅度数倍于东部地区。然而,资源和能源类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很容易受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旦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资源和能源产业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边际利润将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反映到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上,就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突然大幅下降。
——整体经济增速的趋势性下滑短期内将加剧区域间竞争,使中西部地区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多年来,东部地区依靠我国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融入国际市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则更多地依靠国内市场和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和能源产品推动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由于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迅速提升,以及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经济增长乏力,需要不断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但是,转型需要时间,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经济增速的下降,可能会加剧国内不同区域之间在要素和商品市场两方面的竞争。在商品市场方面,面对迟迟难以复苏的国际市场,东部地区很可能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而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国内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要素市场方面,近些年来随着东部地区成本的不断上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中西部,中西部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地在当地择业,而不像过去那样,一年一度地“大雁东南飞”。然而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增速的下滑,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资本的回流,如部分东部省份的政府与多家在省外的本地商会签订考核责任书,在每家商会中设立“回归办”,吸引资本和产业回归。这些行为可能会给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积极应对措施
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要基础性产业的支持力度、投资与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设立针对西部特定地区发展的预备性资金。
由于受到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依靠能源原材料相关产业拉动,有其必然性。在当前整体经济增长趋势性下滑以及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就业压力和减贫压力不断增大。当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一些重要产业能力正在形成,产业链正在完善,需要多方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防止中西部经济增速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使中西部地区内生增长能力的培养不至于半途而废,从而避免发展资源的浪费。
第一,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要基础性产业的支持力度。广大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战略性资源能源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以及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这些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势头很好。但由于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变化,其中部分行业和企业可能会遇到暂时的困难,需要国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突破发展的瓶颈。
第二,进一步加大对西部边境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投资和扶持。西部边境地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扩大西部地区陆路口岸的开放,通过开放加快陆路口岸的发展,很有可能使这些口岸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我国实行减贫的攻坚区域,亟需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向加大投入,支持其发展生产和转移劳动人口,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加强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以城市化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市的功能不强,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城市之间、城市核心区与辐射区之间的联系偏弱,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城市集聚功能的发挥,也制约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多元化,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连接中西部与东部、中西部内部各地区之间以及城市核心区与辐射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
第四,设立针对西部特定地区发展的预备性资金。一些西部省份,经济实力弱,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重、压力大。目前中央的转移支付以及东部省市的援建力度虽然很大,但都有很明确的年度任务,而对于这些省份未来由于因经济波动而产生的资金需求还缺乏安排,可考虑在目前援建资金中,预留部分作为应对不测和支持未来发展的预备性基金。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Tags:高度关注经济增长趋缓对中西部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