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与俄罗斯反危机政策及其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08年10月底11月初应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代表团一行四人(裴小革、刘小玄、赵农、林跃勤),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围绕着中俄经济转型、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俄两国经济的冲击、两国政府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与发展前景等问题举行研讨会。访问期间,还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联邦政府经济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与独联体议会理事会、俄罗斯农业部、俄罗斯联邦反垄断署、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等单位的官员,就俄罗斯面临的外部危机冲击、政府反危机政策和经济发展前景等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本文以访问期间所了解到的情况为基础整理出下文,以期对中国反危机有所启发。
    一、 对危机冲击下俄罗斯经济基本面的看法
    对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何种影响,俄罗斯专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些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俄罗斯造成全面的严重的冲击。如俄罗斯联邦政府经济学院第一副校长列.雅科勃松教授认为,金融危机主要影响到俄罗斯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造成股指大幅度下跌和银行清偿力不足,特别是一些中银行经营困难,个别小银行甚至因支付不足而关门。当然,对实体经济并非没有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下跌首先影响到俄罗斯出口支柱,进而波及银行和股市。随着石油部门的“冷却”,房地产和零售业等自然也产生连锁反应。不排斥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而将俄罗斯经济拖入日益严重的泥潭的可能性。一些人则认为,外部冲击导致了俄罗斯全面而深重的灾难。圣彼得堡大学经济系列.希罗科洛德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国家与经济相互关系中心主任鲍利斯.波尔菲利耶夫研究员等认为,这场危机对俄罗斯的打击某些方面甚至超过1998年的金融危机,如石油价格、股票市场的下跌幅度均超过十年前的下跌幅度,如油价和股指在短短几个月里下跌2/3,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严重的系统性“休克”。后一种观点居于主导地位。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社会政策司的塔.伊柳科娃处长指出,从金融危机初步体现出来的情况看,俄罗斯银行体系脆弱性,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实力不济与管理不佳,过度模仿西方经营模式,流动性不足问题开始暴露,一些通过在国际上发债而迅速膨胀的所谓成长性好的大企业,正面临着外国债主的追索或者抛售而无力接盘或清偿的困扰。近年利用国际游资价格便宜(只有俄罗斯银行贷款的1/3左右)和俄罗斯宏观经济形势良好,俄罗斯企业对外融资(借债)迅速膨胀,到2008年底俄罗斯公司外债总额达到5100亿美元,仅到2009年底前俄罗斯企业就需要归还1500亿美元本息。但在危机情形下,这些企业股票价格严重缩水,经营状况恶化,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回购外资股权。此外,俄罗斯企业家更是随同外国投资者一样将资金抽逃出境,或者减少在境内投资,使俄罗斯资本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从2007年的净流入800亿美元到2008年净流出1000多亿美元,使外汇储备下降1/3,带动卢布从升值转向贬值,2000年后的8年里卢布累计升值43%,但在2008年9月后的几个月里贬值便接近40%。10月份,包括远东航空公司在内的多家俄罗斯小航空公司宣告破产,一些小银行被国有大银行并购。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等开始大量裁员,估计将有20%,即上百万的建筑房地产业就业者失业。而这又波及钢铁公司,甚至钢铁巨头“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也宣布减产15%,裁员3000人。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社会转型研究中心主任列.尼基夫洛夫认为,危机对俄罗斯的社会稳定和居民心态也产生了严重冲击。民调显示,50%的居民认为俄罗斯的情况最为糟糕。失业大面积急剧增加也前所未有,失业队伍几乎每天增加8千人,到年底失业人群达600多万人,失业率达到7%。企业破产增多了,工资拖欠规模和期限延长。投资下降,消费萎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2007年的21.1%下降到2008年的9%。居民的恐慌心理开始增强,开始改变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了,房地产和汽车销售迅速降温,莫斯科一些超市一度出现排队抢购食品潮。很多居民甚至挤提卢布兑换成美元。俄罗斯经济增长逐季下降。独联体议会理事会总秘书长克雷洛夫指出,在独联体12个国家中原来俄罗斯经济增长是处于前茅的,但危机中的表现也是最为糟糕之一,俄罗斯经济所遭遇到的多方面困境和经济下跌幅度也超过很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不能不让人深刻反思。
    关于俄罗斯经济在金融危机下的剧烈动荡的原因,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个别学者认为,俄罗斯经济本来比较健康稳定,主要是外部冲击剧烈,如何正常的经济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巨大震荡。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研究员奥.波罗赫认为,近年俄罗斯利用国际油价高涨之机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俄罗斯经济能够经受得住外部危机的撞击,10年前的金融危机情形不会重演。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外部原因是俄罗斯问题的导火索,但是,俄罗斯经济本身存在病灶还是根本原因,正如一个虚弱的人经受不了外部天气突变一样。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斯.格林金娜等强调,俄罗斯经济结构能源单一化和对外市场的依赖度高,是俄罗斯经济危机敏感症的根源所在。比如,和10年多前相比,能源产业在俄罗斯经济中的比重从10%多提高到30%,在出口中的比例从30%提高到65%,在预算中的比重从20%提高到40%。在国际油价上升过程中,源源涌入的石油美元不断吹涨俄罗斯经济肌体。但当国际油价暴跌时,俄罗斯经济气泡也就萎缩。由于2008年7月份以后石油价格暴跌,加上俄罗斯石油产量也有下降(第四季度同比减产约1%),俄罗斯出口收入和顺差增长相继下降,2009年第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49%,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带动GDP旋即向下:经济增长率从2008年第三季度的5.6%下降到第四季度的2.3%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9.5%,体现出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在“金砖四国”中遭遇外部打击最重是俄罗斯经济和出口过度能源化的“荷兰病”症的一次大发作。此外,近年俄罗斯对外部资金的依赖也迅速提高,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超过60%,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10多年前的不足1%提高到10%,而且,外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商业服务等少数领域,在危机背景下外资大量出逃,使经济的稳定性大为降低。由于担心俄政府拯救银行业的成本增加,标准普尔宣布把俄长期主权信贷评级前景由“稳定”转为“负面”。还有学者认为,这次震荡是经济周期规律作用的结果,伴随着较长时期的高增长而来的高泡沫到了需要调整的关头。俄罗斯经济高增长率已经长达近10年,过热症状非常突出,投资增长率高涨,2007年提高到21.1%,为近20年最高,经济增长率从1992-1999年年均-4.9%提速到2000-2007年的年均7%,2007年更加速到8.1%。居民消费持续高涨,资产价格不断升值,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猛涨,居民服务消费价格也不断上升,成为全球最贵的城市之一。股票市场连续火暴,在2003年初--2007年11月末,俄罗斯股指上涨了631%,成为全球领涨股市等。这些均表明俄罗斯经济患上严重过热症,而外部危机只是将快要掉进深坑的人从后背推了一把而已,进入强调整过程。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风险意识与处置措施滞后,也是俄罗斯危机反应症出乎意料的原因。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风险与危机分析中心主任波尔菲夫指出,在大洋彼岸次贷危机如火如荼正波及全球的时候,俄罗斯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态,因为近10年的繁荣使政府和居民的钱袋子都迅速鼓涨起来,对外部危机缺乏应有的预警心态。在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烧了一年正向世界四散蔓延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从总统、总理到部长们还一再声称次贷危机只是美国的问题,而不是俄罗斯的问题,俄罗斯不是问题的一部分,而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俄罗斯是世界危机风暴中的“安全岛”和“避风港”。俄罗斯可以利用危机契机进行全球收购,并加快莫斯科的全球金融中心建设速度。一些有头脑的学者要求冷静对待即将到来的山雨,还遭到政府的批评压制。此外,事实上国家经济安全阀的建设滞后。危机来临后外资大量撤退、本国资金外流、卢布币值稳定、居民大量挤兑美元、大企业外债或外资股权退出等,用于外汇护盘在短短几个月里就使外汇储备缩水2000亿美元(占外汇储备总额的1/3)。而其他抵御危机的方法和手段极为有限,如一些中小银行清偿力弱、在危机袭来时无法有效支付而只能求助于央行扶持,而政府危机处理预案、宏观调控手段和反应速度及协调能力等,均无法经受危机的考验。
    二、俄罗斯反危机政策及其评价
    当次贷危机风浪终于引发俄罗斯下雨时,俄罗斯政府被迫开始行动起来,从9月份起陆续出台反危机措施。俄罗斯专家们介绍了自2008年9月份以来,俄罗斯政府采取的主要反危机措施:首先,是大力救助银行,稳定金融系统。10月13日俄罗斯总统签署《支持金融体系补充措施》法案,并修改相关法律,放宽向银行注资限制,以化解流动性风险,其基本内容是:央行有权向信贷机构提供六个月以内无抵押贷款;授权俄罗斯发展与对外经济银行向商业银行和企业发放外汇贷款,用于清偿商业银行和企业9月25日以前获得的国外贷款;首次动用外汇储备清偿非国家外债,俄罗斯央行向外经银行提供为期1年(可延期)总额为500亿美元的优惠外汇贷款;成立应对金融危机直属于总统的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修改银行活动税收法律法规内容,其中包括贷款债务可延长至20年分期偿还,有价证券和投资基金股份买卖的收入可免税,央行可直接注资商业银行无抵押补贴贷款等;首次启动主权基金注资商业银行;动用4500亿卢布的国家福利基金向外经银行提供优惠利率(7%)10年期贷款;批准俄外经银行于2008年12月31日前向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俄罗斯农业银行提供无抵押补贴贷款,政府承诺动用逾2000亿美元稳定金融市场,包括向银行提供860亿美元流动资金。从联邦预算中划拨2000亿卢布注入国有储蓄保险公司,以确保本国银行稳定运行。按照扶强扶优原则救助和重组银行,政府只对122家大中型银行进行了注资,但没有对1000多家中小银行救助。其次,维持股市和卢布稳定。俄罗斯政府计划2008-2009年两年内动用5000亿卢布预算资金及1500亿卢布国家福利基金(约合210亿美元)用于回购上市场公司优良资产和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资产。当外国投资人抛售这些俄国公司股票的时候,俄罗斯通过购买这些俄国公司的股票以支持企业和整个股市稳定发展。同时,央行还抛售了上千亿美元稳定以卢布汇率。第三,有选择性地扶持行业和企业,巩固实体经济。10月份政府公布的实体经济扶持计划主要包括:从法律法规上保障投资人和贷款人的合法利益并防止企业破产;优先支持建筑、机械制造、国防、资源行业、零售和农业等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将继续推动2006年业已启动的四大重点投资项目;成立农业领域反危机工作组以保障食品供应。通过降低石油出口关税,扶持能源板块,保障经济动脉的安全。同时,还设立100亿美元的政府企业救助专项基金,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已经向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提供4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向阿尔法综合集团提供20亿美元贷款,向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和秋明英国石油公司拨款90亿美元用于偿还外债。选出299家联邦级重要企业和1000家联邦主体重要企业给予直接财政资金、信贷贴息、及税收减免和政府采购支持等。拨款10亿美元支持汽车工业,给予贷款购买国产汽车(包括组装车)3年贴息,还通过提高进口汽车及二手车关税来保护本国汽车行业。第四,调整和优化结构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优先发展,成立了国家纳米技术公司,提高设备折旧率,将增值税率从24%下降到20%,对俄罗斯不能制造的先进技术设备进口进行免税,鼓励企业技术更新步伐。2008年下半年通过了节能和开发再生能源的总统令和政府决议。第五,维护社会稳定。稳定就业,增加失业救济金;保证退休金和预算部门员工收入水平不降低,通过指数化,保证退休金和预算部门员工工资水平提高幅度略高于通货膨胀率;增加医疗卫生和教育开支,冻结药品价格和自费学生学费;修改银行存款保险法,使全额担保存款额度从20万卢布提高到70万卢布,并覆盖98.5%的居民存款,避免银行破产吞噬居民血汗钱。政府还从市场上购买一些房屋用于落实社会福利房计划并扶持房地产业。
    对于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政策,俄罗斯专家学者多数予以肯定,如列.雅科勃松教授认为,在危机冲击时,俄罗斯政府表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强有力的市场干预能动作用,多数措施也是切合实际,并指向明确的,与10年前的叶利钦政府面对危机张慌失措、软弱无力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虽然政策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相信这些政策能够有效遏止危机蔓延。实际上,一些政策措施已经开始生效,对于稳定金融体系和抑制市场恐慌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出现类似于1998年危机时的极度混乱状况。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政府的反危机政策选择存在一些瑕疵或缺陷:俄罗斯科学院顾问,院士,奥.波格莫洛夫、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通信院士特.索罗金、俄罗斯反垄断署反垄断政策司副司长阿.科利夫等指出,在总体上肯定俄罗斯政府前所未有的反危机决心和全面系统的反危机措施的前提下,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第一,是政府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对市场手段运用较少。这有悖于转型以来政府与市场边界调整的方向,可能使市场主导经济的趋势再次发生逆转,而政府之手过重往往是不合理和非效率的源头。这值得担心,如果说在矫正危机时期的市场失灵是需要的话,那也应该在危机得到扭转之后进行回调,而不是继续走下去。否则,会使俄罗斯的市场经济转型进程继续延长,包括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第二,过度扶持银行体系和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还是偏少。对于国家给予一些包括石油巨头在内的大公司偿还外债提供外汇支持的行为“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因为,这些集团用一只手将自己的美元留存在境外账户,而另一只手却向西方借贷,并把自己公司推向国外负债者境地,然后伸手向国家要贷款。而国家屈服于其要求,说明了政府“在经济问题上的短视和非理性”。此外,政府支持过度倾向于银行等虚拟部门,而对实体经济部门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创新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依旧很高,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而过度向大企业倾斜,对增加就业岗位和改善居民收入,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等均非最佳选择,还出现了生产的集中度提高和垄断化倾向,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此外,政府在刺激内需和扶持国内生产商的力度还不足。当务之急是要为壮大国内生产者队伍并使之站立起来创造机会。作为大国,俄罗斯应该更加立足于国内生产商和市场消费。俄罗斯过去的经济政策违背了这种规律,现在纠正这种偏向方面的努力还是很弱。还有就是扶持弱势群体方面和调节富裕阶层方面也做得不够。第三,对结构调整方面的力度似嫌不足。特别是对创新型经济的导向不足,政府的反危机产业支持里能源、钢铁等传统依然是主要的,对高新产业的扶持没有摆在首位。实际上,危机正是改革良机。如果错失改革转型良机,则后危机时期,经济繁荣之际,结构改革动力又无法重新提起。这样下去,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将永远在遥远的山那边。
    总体上多数学者认为,总体上政府出台的总规模达到3万亿卢布的反危机支出政策将会使俄罗斯避免增长速度急剧和持续下降。而且,国际石油价格也不会总是处于低位,一待国际经济复苏或者对复苏预期提高,油价反弹,将是俄罗斯经济重新步入增长轨道的利好因素。
     三、若干启示
    俄罗斯有关专家、学者和官员对于俄罗斯危机综合症极其内因的分析,以及对俄罗斯现行反危机政策的评价,让我们对危机冲击下的俄罗斯经济及经济稳定政策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俄罗斯学术界和政府官员对危机情势及政府政策的观点,对于同样面临反危机挑战的我们来说,可以得到什么的样的启示呢?
    1.调整经济结构和降低出口依赖是减轻外部冲击的关键。大国经济本质上应该是立足于内部需求的经济,不同于依靠外部拉动的小国经济。多数俄罗斯专家认为,俄罗斯之所以出现了特别严重的危机过敏症,说明其经济稳健性和抗风险性严重不足。实现高增长比较容易,而推进结构改革十分艰难。俄罗斯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要改变能源出口型经济,建立多元化和创新型经济,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原因在于经济顺利发展时结构调整愿望和动力不足,阻力很大;而在危机之际,改革的物质基础和力量又很薄弱。因此,一定要痛定思痛,利用危机契机,致力于推进结构调整,否则,重蹈覆辙在所难免。
    2.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完善市场机制的协调一致。经济动荡是政府和市场“双失灵”的反映。在外部危机引发内部剧烈波动时期,发挥政府在调节经济中的快速有力的干预作用,是必要的,但若就此忽视甚或排挤市场机制的作用,那就难免失之偏颇了。过多地依靠政府直接投资,并通过国有垄断巨头来实施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会产生不公平竞争并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俄罗斯反危机支出中直接由政府用于基础设施或生产项目较少,更多的是用财税、信贷、设备折旧率,以及大规模削减行政机构(15%)和支出(22%)等手段,让企业和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3.维持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相协调。外部冲击通过对经济领域的冲击而影响到社会领域。所以反危机不仅是局限于单一经济层面,还需要妥善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的关系,危机情形下最容易引发社会动荡,而社会动荡会加剧经济动荡和影响经济稳定增长。俄罗斯政府一再强调,不能因为政府的反危机措施而影响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降低。俄政府反危机一揽子措施的支出重点将保证居民就业、医疗、教育、住宅、工资与退休金等的补贴,最大限度平抑危机对社会的冲击。如2008年11月通过的俄联邦2009-2011年预算的85%以上将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尽管所受危机打击很大,但俄罗斯总体上保持了社会稳定。
    

Tags: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与俄罗斯反危机政策及其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