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微观—中观—宏观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经济运行—— 一个复杂的规则系统
    经济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规则结构。当新的规则诞生之后开始逐步被接受,进而扩散到整个经济系统,这个过程构成了经济演化的驱动力。事实上,演化的经济行为人——理性经济人——是一只运用规则和创造规则的动物。
    一个被定义为“经济”的系统在本质上取决于一系列的规则结构,之所以称之为经济,原因在于这些规则与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与销售密切相关。然而,经济规则也必然内生于一个更加广泛的规则环境中,包括社会规则、生态规则、法律规则、政治规则等。对演化经济学家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在于构建系统的结构,在存在着由不同种类的过程加以实现的思想和技能上多样性的情况下,这种结构以差异化的速度进行复制。经常被含混地称为“知识”的事物实际上是一种规则结构,而这种规则结构比选择过程远为重要,因为它界定了多样性的构成。
    当我们把知识看做是一个规则结构,我们要解决的是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无论这些要素处于系统之内还是之外。规则结构是由一系列的具有互补特性的规则构成,可以运用网络理论中的诸多方法予以分析。能够对理解经济系统起到重要作用的规则常常是具有通类性的。一种通类规则就是一种具有其现实化群体的规则。我们可以把一种通类规则及其现实化的一系列表现定义为“中观单元”。当我们强调某一单独的通类规则和其特殊载体时,对于这种局部背景下的规则分析我们采用的是一种微观视角。我们所关心的是规则载体之间关联结构的本质,和特殊过程相关的规则的效率和功效,以及改变规则的起源、接受、适应和保持状态的社会心理过程。中观视角就是从这些细节中抽象出的强调现实化的总体规则的观点。
    中观和宏观之间的关系正如以相同的系数缩小和放大一样,这里的放大和缩小指的是关联结构、效率和功效的变化。这里所有的中观单元都是规则组织而不是个体规则的实现。在宏观领域,我们将细节抽象是为了强调总体结果。我们可以有微—宏观的算法,但真正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还需要使用微—中—宏观的分析方法。
    一个规则加上它的应用总体构成一个中观单元。当我们通过中观“透镜”来观察经济系统,我们所看到的是中观单元群和他们不断演化的过程。在经济演化过程中,无论是微观角度(复杂的规则结构构成系统,如公司)还是宏观角度(规则总体的复杂结构,如工业和经济),它们都建立在中观视角之上。当我们观察中观单元的变化,这里我们以此指通类规则的变化,即知识基础上的变化,以及(或者)它们各自个体群的变化。这时,我们可以将分析集中于变化过程的微观和宏观方面。
    微观包含着规则载体的组成变化以及载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宏观包含着中观单元之间结构的协调变化。规则是系统的基石,它构成了经济系统的微观构架和组织。中观单元或者说规则总体构成了经济系统的宏观构架。我们往往通过统计上的总量认识宏观,但这只不过是产出数量和资产价值总和的度量,这些数字真正的来源在于中观规则群的交互作用。关键在于宏观并不是微观的动态加总,而是为我们把中观视为整体提供了系统的视角。同样,微观也并非经济系统的简化,它是“倒过来”的系统观,让我们从中观单元的组成部分出发进行研究。经济系统是建立在中观基础上的,微观和宏观是从结构方面反映构成经济系统基本单位的中观群体的变迁的两个角度。
    二、微观、中观、宏观的分析领域
    演化微观经济学考察的是经济主体如何创建和使用规则,这些规则产生于具有复杂联系的系统之中,并随联系的改变而变化。
    演化中观经济学是演化经济学分析的核心概念,因为它描述了经济演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核心。宏观和微观告诉我们经济事件的调整,但是中观的变化才是这种调整出现的深层原因。由于中观必然以变迁为特点,所以,经济系统及其经济过程以非均衡为特点是不能被排除在理论假设之外的。当然,中观也有可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中观单元的衰减与其扩张达到平衡。但这是一种结构上的非稳定状态。中观永远不会是完全静止的,因为规则结构中不断衰减的反向作用力总是激发着人类固有的好奇心和实验冲动。中观“透镜”下的经济系统强调通类规则及其实现群体。它区别了两种多样性:通类规则本身以及它的实现群体。逻辑扩散以及动态模型的复制是中观分析的典型方法。
    演化宏观经济学与演化微观经济学有某些共同之处,原因在于它主要分析复杂结构及其共同的演进过程。以下两个因素决定了宏观分析的中心。首先,宏观不是以理性、选择抑或是任何类似的行为为依据进行的微观综合,相反,源自中观的自调整和自组织才是决定宏观结构的主要方面。其次,对于复杂结构的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准统计学的方法,因为在宏观领域的双层结构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不同的。这与每个中观单元的“双峰”性质是有关的,即一个中观单元包括了一个规则和这个规则的实现群体。深层结构指的是众多规则共生共存的理论逻辑,分析深层结构就是分析规则之间如何相互适应和调整的过程。这与知识的分工有关,同时也使得协调问题变得突出,因为具有不同“血缘”的规则很难相互适应,而且有些规则难以琢磨。
    三、中观视角
    中观的变迁是经济演化过程的核心,而具有通类性质的中观运动则被称为一个中观轨道。中观轨道可以看成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新规则经历创生(突现)、扩散(接受和适应)和保持三个阶段的过程。
    中观1——创生
    中观1 是一个微观向中观发展的过程,过程中新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我们研究的是对规则产生崭新理解的主体,他有强大的说服力,有获取资本并创造新的组织结构的能力——这些都与创造新事物有关。
    无论创造产生在消费一方还是生产一方,来自生产者对于市场机会的把握伴随着消费者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共同造就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微观—中观过程涵盖了新产品、新的消费者、新的期望、新的组织、新的交互作用、新的市场、新的法规和新的制度,抑或是这些的同时出现。
    中观1 同样具有宏观效应。一个新的中观单元意味着一个新市场的产生,新市场必须在制度意义上是新的,而且在熊彼特看来,新市场还必须是垄断性质(相对独立)的。但中观1 并不仅仅是新的垄断或兼并的出现,垄断或兼并仅仅是先前锁定的规则群在结构上瓦解或离散的第一阶段。只有当知识
    在特定时期被挖掘殆尽时,竞争才让位于垄断,但是,一旦新的有良好预期的知识出现,竞争又会打破垄断。
    中观2——大规模的接受、适应以及扩散
    中观2 包含了熊彼特主义经济演化的核心过程——一个新的规则群的出现及其引发的微观以及宏观层次上的变化(接受、适应以及扩散)。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中观2包括了将规则应用到不同局部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以及中观轨道对局部变化的影响。此阶段中,竞争、策略以及经济规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新规则及其相关规则的深层结构被挖掘和探索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加速发展且市场极其混乱的时期。
    在微观层次,中观2表现为一条通向全面接纳的路径,开始时充满不确定性,各种规则都在争夺垄断地位,随后,新规则一旦确定,主体行为开始呈现出标准化,此时,不确定性成为正常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中观2在微观领域包含两个不同层次的过程:学习和实验———这两个方面促成了一个由领先者和跟随者构成的有秩序的结构。
    在宏观领域,我们观察到了多样性的爆炸性增长以及之后大量涌入可接受的规则变量集中,规则对于现实的作用体现在脱协调和再协调的过程中。经济演化过程包含了规则以及统计层次的规则群的变异,这也是寻找规则和规则群最佳规模和周期的阶段,这是一个周期依赖的过程。
    中观3——保持(保有和复制)
    中观轨道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规则及其应用群的持续过程。这种过程通过微观层次的保持以及宏观层次的复制进行,而且以上两方面都是标准化或者制度化活动的亚稳态扩散。在微观领域,所有已经被适应的规则都会在将来被应用,新规则通类化的过程也一直在继续,其应用边界将越来越清晰。在宏观层面,新规则融入现有秩序,利润达到平均水平,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随着想象变成现实,期望值也和经验、渴望一同增长。
    中观3在表层的稳定(统计意义上)足以使新规则不断涌现并自我成长。稳定性为新奇以及之后经济的演化过程提供了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大多数问题出现在利益集团对于新奇出现的抑制上,尽管这些集团可能在短期得逞,但系统内在的熵的性质意味着对演化机制的阻碍必将带来某种形式的灾难的出现。
    作者单位: Kurt Dopfer,瑞士圣加仑大学经济系;J. Foster,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J. Potts,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译者:秦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自《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京),2009.第2辑原文约13800 字

Tags:微观—中观—宏观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