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综合研究 >> 正文

李扬:让人民币稳步走向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8/3/15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2014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的文章《让人民币稳步走向世界》(名家笔谈),全文如下:
     国际货币制度已经进入“战国时代”。让人民币稳步走向世界,并最终成为国际主要货币,是唯一出路。
     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内容,货币历来是大国博弈的主要领域。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跌宕起伏,清楚地揭示了这一博弈背后冰冷的国家利益。为重建战后货币秩序,英国提出著名的“凯恩斯方案”,美国则以“怀特方案”相抗衡。二者关键性差异就在于是否让货币与黄金挂钩。尽管从理论上说,前者较后者更优,但因美国当时在经济上的绝对优势,且掌控着全球黄金的2/3,以“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为要津的“怀特方案”成为首选。然而到了1974年,鉴于这一体系弊大于利,美国毫不犹豫地弃之如敝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存废,各种力量都在不断施加自己的影响。其中,以欧元问世最令人瞩目。历经50年漫长历程,欧元终于在1999年正式启动。对此,评价最精辟者,当推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一针见血的论断——“实施欧元,是欧洲在没有动用枪炮的情况下实现的一次巨大变革,其首要目的在于不受别人摆布。”
     今天,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以储备货币多元化为基本趋向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过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大国间的货币博弈开始转向汇率制度和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上。
     汇率常被美国拿在手中,作为攻击并迫使他国政策调整的武器,这就是所谓的“货币国策”,即“通过操控货币环境来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比如,1988年开始,美国财政部每年提交两次报告,主观判断贸易伙伴是否操纵汇率,并提出相应的反制措施,最初是德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近些年中国也成了主要被责对象。
     而目前宏观层面的国际协调,依然是恃强凌弱的又一渠道。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底开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续开谈判,向世界传达一个信号:发达经济体作为一个集体,已经不满于目前的运行规则,为了强化全球治理主导权,他们正结成新的“神圣同盟”,力图树立新规。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治理博弈已经全面展开。对此,中国应当尽快确立自己的“货币国策”——坚定不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又循序渐进地推动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计价、交易中介、支付清算、价值贮存、风险管理以及避险的功能。总之,让人民币稳步走向世界,并最终成为国际主要货币,是我们应对这场货币战争的唯一出路。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必须改变行之已久的贸易格局,努力对更多国家形成顺差,使其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乃至储备手段。这不仅要求我们推进跨境结算、发展离岸市场、签署更多货币互换协议,更重要的,在于健全国内的货币金融体系。比如,汇率要逐步弹性化,金融市场要有深度与广度,上海自贸区要逐渐发挥离岸中心功能……简言之,国际化看似“向外”,关键“向内”,就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2014年1月17日,第05版)
    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
     下载或查看文档附件

Tags:李扬,让人民币稳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