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提要选编:《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http://www.newdu.com 2018/3/29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陈 迎 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甚至也已经成为各国外交谈判当中的策略与筹码。作为世界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国,中国不仅自身在承受严重环境污染之苦,而且也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如何科学地对待中国的能源消耗和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必须认真对待、有效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指出,一件最终产品生产出来,所消耗的能源不仅仅是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才产生的,上游的各生产和运输环节都会消耗相应的能源,这些能源消耗实际上内涵在最终产品当中了。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仅仅从生产端来估算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就可能会高估出口国的数量,低估进口国的数量。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近年来能源消耗和排放快速增长同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扩大密切相关。中国出口产品的能耗和排放都计在了中国的名下,而消费这些产品的进口国则不为这些能耗和排放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从内涵能源的概念出发,基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改进定量模型,估算出我国2002年内涵能源净出口数量是2.4亿吨标煤,约占当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6%,其中出口约为4.1亿吨标煤,进口1.7亿吨标煤;和这一能源消费总量相对应,内涵排放净出口1.5亿吨碳。依据趋势外推,2006年内涵能源净出口约6.3亿吨标煤,由此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是内涵能源和内涵排放净出口国的结论。
    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例如,利用测算数据在国际谈判中对中国能源和排放的快速增长做出更合理解释。强化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的外贸政策,通过明确的市场信号表达为了保护环境适当牺牲贸易利益的政策导向,以促进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在直接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同时应适当扩大进口最终消费品以进口更多的内涵能源。应揭示商品的内涵能源并结合提高公众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
    该项研究有助于改善世界对中国能源消费和排放的全面了解;其政策建议,契合中国生产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现实,能够使中国在参与国际气候问题讨论中的立场得到更多的理论支撑。本文正式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2009年,本文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编的《中国经济学年鉴》(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收入,介绍本文的主要观点。2010年,本文被天则经济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经济学(2008)》(格致出版社,2010年)收入,主编周业安教授将该论文作为中国经济学界在2008年发表的最为重要的14篇论文之一进行了评点,认为本文揭示出“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确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能源消费过多,对环境破坏严重,……是作为未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有力证据。”2010年,经科技部遴选推荐翻译成英文版,经作者审阅并适当补充更新后在2011年第3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刊)上发表。2011年3月,经过多轮严格评选,本文荣获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的最高学术荣誉——第二届浦山世界经济优秀论文奖。2013年6月,本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原文载于《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20千字,作者陈迎、潘家华、谢来辉,摘编供稿陈迎)
    

Tags:提要选编,《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