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与发展规划研究室 王颂吉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与恢复“三性”(1978-1992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行社脱钩”(1993-2002年)、新时期深化改革(2003年以来)三个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有了较大改善,这有助于农村信用社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科学测度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的文献,其测算方法以SFA(随机前沿分析)与DEA(数据包络分析)为主,这些方法把系统内部的运行过程视作“黑箱”,仅依靠初始投入和最终产出得到效率结果,忽略了决策系统的内部子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我们把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过程分解为支农活动和经营活动两个子过程,并把这两个子过程的效率分别称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和支农效率,进而构建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测算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两阶段关联型的网络DEA方法,打开决策系统内部的“黑箱”,对农村信用社1986-2015年的支农效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总效率在不同改革阶段波动较大,并且主要受农村信用社利用涉农贷款服务“三农”的支农效率影响。今后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不断提升支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