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陈文辉:加强风险管理,共建和谐社会(12月22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一、 加强风险管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国际经验表明,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无法回避风险,特别是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进入了人口与自然、资源与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等不稳定因素,形成大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各种风险,妥善处理灾害与突发事件,把因各种意外和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风险管理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经济体的关联度大大提高。各国在享受频繁的经济交往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承担着前所未有的风险。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人力资本跨国流动的频繁,商品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商品转移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以及人员流动过程中的人身伤害风险大大增加。随着货币资本投资的全球化扩张和金融服务一体化,金融工具及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资本流入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自主性丧失、汇率体系崩溃的风险大大增加。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已远远超过自然环境自我更新改善的能力,诸如土地沙化、绿色植被消失、生物物种灭绝、江河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加速等种种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恶化风险大大增加。如何加强风险管理,降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加强风险管理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影响日益严重。2004年底东南亚海啸夺去了20多万人的生命;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对墨西哥湾沿岸造成巨大破坏,对新奥尔良市造成超过12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世界范围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8次发生在中国。在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更是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自然灾害呈现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自然灾害形势日趋严峻,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数量触目惊心。与上个世纪70、80年代相比,同样灾害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已远远超过历史纪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人口集中到城市工作、生活,城市人群生活环境的恶化风险和人身风险不断增加。人口集中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社会的脆弱性。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风险事件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争取有效的风险防范,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幸福,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加强风险管理是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的关键环节。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出版了德文版的《风险社会》一书,该书首次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当今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探讨了有关风险社会的理论。与此同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随着疯牛病危机的爆发、SARS以及禽流感等在全球的蔓延,风险社会理论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当今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面临高风险的困扰。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出现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和知识社会,但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广泛关注;新技术、新材料、转基因和克隆等生物技术的发展给许多国家带来核泄漏、遗传和基因技术滥用、新型材料污染等日益严重的风险。虽然人们对新生物技术的恐惧有过分放大之嫌,但这些技术确实使人们心理上的不确定感大大增强了。如何加强高新技术的风险管理,确保社会安全,增强人们对未来社会的信心,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3号文件)。这是在我国保险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对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保险产生于风险管理。保险产生于人类的风险管理实践,现代保险起源于14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的海上保险,其目的在于转嫁海上贸易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逐渐成为商品交换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因保险事故而遭受经济损失的人,是集合和分散风险的机制,发挥了风险管理的基本作用。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步融入现代社会经济制度。保险作为现代生活风险管理最基本的手段,贯穿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的各个领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纠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风险管理功能。保险正逐步演进为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社会风险管理保障的制度安排。
    2、风险管理离不开保险。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在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的预防、危机处理和紧急救助等多个环节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与政府和其他社会风险管理救助机构共同成为风险管理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据兰德公司对美国“9·11”灾害事件损失补偿的分析,保险公司和联邦政府支付了90%以上的损失赔偿,其中保险公司担负了51%,共计约196亿美元;政府担负了42%,共计约158亿美元;慈善团体支付27亿美元,占总赔偿金额的7%。2005年对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造成重创的“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为1250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赔偿高达600亿美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2005年,我国保险业为经济社会提供高达13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共支付各种赔款与给付1129.7亿元。截至2005年底,长期寿险责任准备金达到1.2万亿元,成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全国社保基金的6倍和全国各级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积累总额的1.7倍,为近4亿人次提供了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赔款与给付支出107.9亿元。
    3、保险经纪公司在风险管理中大有作为。保险中介是伴随社会分工的深化而发展起来的,发挥风险管理顾问的职能,专门从事保险咨询、风险管理安排等风险管理服务。保险中介参与风险管理具体体现在三个环节,损失发生前——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损失发生中——控制风险事故的扩大和蔓延;损失发生后——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
    从国际范围来看,作为保险中介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保险经纪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企业和个人把风险管理和保险安排等委托给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顾问,即保险经纪人,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保险经纪人能够提供从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到灾后防损、索赔等全方位、全过程、专家式的服务,拓展和深化了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传统保险业务,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和效果,尤其在风险状况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保险经纪人的介入已经成为重大项目工程、重要国际活动或赛事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我国保险业在社会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探索农业风险管理,服务和支持“三农”。农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面对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不断探索农业保险的开展模式,积极为“三农”服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吉林、黑龙江、江苏、四川、新疆、宁夏、内蒙古、河北、上海等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到2005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4.3%,农业保险赔款同比增长94.8%,农业保险在稳定农民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灾后恢复再生产能力和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逐步发挥。
    2、加强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在鼓励出口和投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三年来,共为426亿美元的出口和投资提供了收汇保障,为217个企业中长期外贸及投资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为企业提供了1166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便利,累计支持农产品出口近30亿美元,支持高科技产品出口211亿美元。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爆发禽流感疫情的情况下,开展了禽流感出口信用保险,有效保障了高风险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益。
    3、参与灾害风险管理,保障经济稳定运行。2005年,我国连续遭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沿海部分地区连续遭受七次强台风及热带风暴袭击后,保险业主动参与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保险业共支付赔款与给付1129.7亿元,同比增长11.9%。各保险公司共受理台风报损案件14.4万件,支付赔款13.3亿元。
    4、大力开展面向农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人身保险,为农民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到2005年底,我国保险业先后有6家保险公司在8个省(区)的68个县(市、区)提供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险服务,涉及农民1765万人,累计提供医疗补偿服务519万人次,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率,其中河南新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广西等地农村人身保险业务都得到很好的社会评价,为农民提供了切合需要的风险管理服务。积极参与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建设,在18个省(市)的53个地(市、区)开展了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服务。不仅减轻了政府管理强度和费用压力,同时也防止出现养老基金亏空问题,使征地农民得到了持续性的生活和养老保障。
    5、大力发展责任保险,拓宽保险业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领域。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新情况,保监会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卫生部、建设部和交通部等部门共同推进责任保险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各保险公司开发了210多个责任保险产品,包括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高危行业雇主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建筑工程质量保险、长途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校园责任保险、家政服务责任保险等。北京、重庆、山东、江苏、江西等地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化解民事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6、实施交强险制度,推动风险管理服务惠及千家万户。今年7月1日,交强险制度已经正式实施。这是一项全新的保险制度,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关系到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交强险制度按照“低价格,稳起步”的原则,确定了交强险条款和费率方案,同时研究制定了交强险费率浮动机制框架,推动建立保险与交通违法行为信息共享机制。交强险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使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获得及时的经济赔付和医疗救治,及时化解交通事故经济赔偿纠纷,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风险管理模式,发挥保险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3]号文件)要求,保险业要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力度,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风险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1、探索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2004年以来,黑龙江、吉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开展了多种模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包括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农业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合共保等多种形式。今后,保险业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及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力度,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促进责任保险发展,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目前,保险业已经在旅游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建筑质量、煤矿等行业开展和探索责任保险制度,有些保险产品已经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后,保险业要继续加强在防损减灾和灾害事故处置中的作用,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立法强制等方式,发展安全生产责任、建筑工程责任、产品责任、公众责任、执业责任、董事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等保险业务,进一步完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扩大保险风险管理的覆盖面。
    3、参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保险保障水平。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处于缺失状态,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严重。商业保险要在前期实践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业务,特别是要设计适合广大农村和农民的保险产品,满足城乡人民的保险保障需求。
    4、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保险业风险管理的能力。一是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健全以保险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保险创新机制。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保险,为自主创新提供风险保障。二是推进技术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保险产品科技含量,发展网上保险等新的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三是促进保险中介机构风险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发挥保险中介机构在承保理赔、风险管理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风险管理服务。
    五、搭建沟通的桥梁,构建全社会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
    1、推动《中国风险管理报告》研究制度化,提高全社会的风险管理能力。在吴定富主席的直接领导下,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保监会开始《中国风险管理报告》的研究编纂工作,部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中外资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参与了该报告研究和撰写工作。同时国务院各相关部委、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和各相关行业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第一期报告初稿已经完成,涉及农业、银行业、公路运输、医疗卫生、通信、民航、电网、建筑、旅游、农村合作医疗和自然灾害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全面分析了包括自然灾害和主要行业的发展状况、风险状况、风险管理现状,提出了行业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与建议。近些年来,我国一些保险经纪公司在相关行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将在报告中得到体现。《报告》的编纂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下一步,我们要在相关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充分调动保险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把《中国风险管理报告》编制工作制度化,长期坚持下去。每年选取不同领域,及时总结我们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不断拓展和深化保险服务领域,使风险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专业化、长期化的发展轨道,真正实现保险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合作机制,构建全社会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险作为市场化风险分散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中国保监会将秉承这一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保险业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同时为各政府部门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建立包括财政、环保、民政、保险、农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各相关部门在内的高效率的综合风险管理协调机制,提升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充分发挥保险业重要的社会管理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Tags:陈文辉,加强风险管理,共建和谐社会12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