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史 >> 正文

“打虎”与“收权” 弹劾恭亲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经营报 王学斌 参加讨论

    
    同治四年(1865)三月初四,紫禁城内,春寒料峭。慈禧与慈安两位太后早早地便已端坐在东暖阁,殿中书案上,放着一份新呈的奏折。按照常例,恭亲王奕 又来入值觐见两宫。恭王刚迈进殿门,不等其开口,慈禧便指着案上折子厉声道:“有人劾汝!”恭王急忙拿起,粗粗一看,瞬间气涌心头,怒目圆睁,追问:“谁人所为?”慈禧极不情愿答曰:“蔡寿祺!”恭王失声道:“蔡寿祺非好人!”话音未落,他便拂袖而去,忿忿离宫。
    三日后,朝廷颁布一道上谕:“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此令一出,朝野顿时哗然:中央二把手突然落马,莫非这预示着新一波“打虎运动”山雨欲来?
    模糊的权限
    高层大地震,自然成为坊间巷尾之饭后谈资。众人猜度:慈禧此番痛下杀手,想必此前早已盛传的叔嫂失和之秘闻并非空穴来风。这道上谕表明叔嫂已彻底摊牌,撕破脸面。
    应当说,民间集体智慧之结晶,倒也触及事实真相之一二。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恭王之个性,确有可议之处。晚近学者吴相湘先生曾言“恭王性质开明,临事敏决,能力之富强,当时枢臣中,实罕其比”,可见其堪称推动洋务改革、缔造中兴局面之不二人选。然恭王的短板亦非常扎眼,他“自幼学养不固,举趾高徒,是为美中不足”。所以当时道光帝给众王子封爵,“命之曰恭,一字钦承,涵义实极深远”。倘若他“能懔功高震主之古训,以多尔衮为前车之鉴,稍自敛抑,固可以持盈保泰,享荣华于久远”。只可惜“恭王竟未注意及此,言语行动诸多不检,甚或持功自矜,遇事流于专擅”。比如每次上朝,恭王“辄立谈移晷,宫监进茗饮”,两宫必客气一下,道:“给六爷茶。”然而有一回,叔嫂召对颇久,“王立御案前,举瓯将饮,忽悟此御茶也,仍还置处。”当日两宫忘记赐茶,恭王竟险些喝了同治小皇帝的御茶,由此知其潜意识中对君臣之礼并不十分在意。更让两宫不能忍的是,按照祖制,太后召见之地,“无论若何大员,非总管太监传旨,不能径入。”而恭王却往往不吃这一套,未等内监传旨,“径直入内,以为此制非为彼而设也”。恭王身兼内务府大臣,对宫内日常一切开销,握有审批大权。当时慈禧身边的红人太监安德海恃太后之宠,四处吃卡拿要,亏空府库。恭王实在看不下去,以“国方艰难,宫中不宜求取”之由,警告安德海莫要太贪。安自然不服,问道:“所取为何?”恭王一时不能答,随口说:“如瓷器杯盘,照例每月供一份,计存者已不少,何以更索?”安答曰:“往后不取矣。”孰料明日用膳,安命人“悉屏御瓷”,尽用民间地摊卖的粗劣餐具。这让慈禧大为惊讶,安伺机构陷,把昨天恭王的训斥添油加醋讲了一遍。慈禧不禁愠曰:“乃约束及我日食耶?”据说次日恭王面圣,竟对两宫云:“两太后之地位,皆由我而得之。”此言慈禧决不能忘而恕之也。
    不过,对于两位处在权力最巅峰的统治者而言,私人嫌隙仅是表象,决定彼此恩怨离合的主因,终究还是权力。早在刚打掉肃顺时,慈禧便急匆匆借同治名义,郑重向世人宣告:
    朕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现在一切政务均蒙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决,谕令议政王军机大臣遵行,惟缮拟谕旨仍应作为朕意宣示中外。自宜钦尊慈训,嗣后议政王军机大臣缮拟谕旨,著仍书朕字。
    这道谕旨,清晰地明确了中央政治决策的程序:第一步,各省及各路军队奏折均先呈交两宫披览;第二步,交议政王、军机处等重臣详议;第三步,两宫根据群臣意见做出裁断;第四步,议政王等大臣按照两宫太后意旨交由军机处拟旨;第五步,最终定稿呈请太后审定并正式颁发。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打虎”与“收权” 弹劾恭亲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