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已现,皇族集团并不欲就此收手,只有给恭王争取更多的权力,他们的地位才会稳固。十八日,醇王再上一折,这次剑指倭仁。他自陈回京后遍访内廷诸臣,竟无一人参与三月初七罢黜恭王上谕的草拟事宜,这令其“深骇异之至”。醇王指出,按照常例,谕旨应“命王大臣同看”,作为大学士,倭仁“自应恪遵圣谕,传集诸臣或于内阁于乾清门共读朱谕,明白宣示,然后颁行天下”,然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道上谕竟跳过军机处,“何以仅交内阁发抄,显系固违谕旨”。倘若这是倭仁的一时疏忽,“岂有宰辅卿贰,皆不谙国体之理?即使实系疏忽,亦非寻常疏忽可比。”如果大臣们都像倭仁这般任性妄为,只怕将来同治帝“亲政之时,难于整理”。显然,醇王此举乃主人面前打狗,逼着慈禧表态。而且曾经官员眼中刚正不阿之道德楷模倭仁,“不侃侃而言,亦竟阿于取好,更可怪也”,引来一片质疑之声。
醇王可谓将了慈禧一军。追究倭仁之过失,说不定就会暴露自己私拟谕旨、指示群臣破例颁旨的阴谋,故丢车亦不能保帅。最好的办法,便是做出妥协,让恭亲王重归军机处。终于,慈禧将醇王的疏稿留中不发,在四月十四再下谕令:“恭亲王著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复议政名目,以示裁抑!”
据说当日恭王进宫谢恩,“伏地痛哭,无以自容。”慈禧更是当面加以训诫,恭王“深自引疚,颇知愧悔”。虽说天潢贵胄之颜面尽失,毕竟恭王还是归来!
“占坑”与“卡位” 统观这一个多月“罢黜恭亲王”事件,自始至终,恭王给人一种弱爆了的印象,他好像一块猪肉,摆在木墩上,任慈禧宰割。其实,恭王确有难言之隐。他着实心虚。据吴相湘爆料,恭王“自入枢廷,以交接亲王,犒赏太监,费用繁重,收入颇不足用,王忧之。后从福晋父桂良言,以提门包为充用常例,试行之,而财足用。于是府中贿赂公行,财货猥积……又因管理各处衙门,于各处缺分黜陟,不能不主持其间,鉴别举错,或戚旧之贤,偶加拔擢,则循资而不得与选之庸才,反谓王操选政有所徇私矣”。可知无论是个人经济问题,还是人才任命方面,恭王都有说不清道不明之处,谓之贪污腐败、任人唯亲似皆不为过。如果他在慈禧罢黜之际,上折抗辩,朝廷果真派人彻查,十有八九会将罪状坐实。到那时,可真就无力回天了。
理顺了两宫同恭王的君臣关系与权力分配,为了巩固成果,预防对手反击,慈禧必须于人事布局上展开手脚,预作谋划。当年十一月,老臣李棠阶病故,军机处空出一缺。由于此时恭王表面呈谨慎谦恭之态,故慈禧可堂而皇之地任命人选。多方考量,慈禧出人意料地擢拔中年干部李鸿藻进入枢桓。西太后此举,堪称长远。综合来看,首先,李鸿藻之仕宦过程非常完整,其曾典山西乡试,督河南学政,后荣膺帝师,接连担任内阁侍讲、户部左侍郎,此等履历入值军机,他人无话可说。其次,李氏乃直隶高阳人,将其安插于军机处,便可同喜用南人的恭王形成对峙,防其坐大。再次,李氏时年46岁,若按常情计算,只要不遭大病或出现重大过失,他起码可在军机处待十年以上。且李与倭仁、吴廷栋、徐桐、翁同龢等人皆属理论家阵营,同气相求,这势必会形成钳制改革派之力量。因此,慈禧擢李鸿藻入围,使其“占坑”,显然是欲图长期扶植、备今后政争之用。与此同时,慈禧又任命徐桐、翁同龢分别出任上书房行走、弘德殿行走,令二人“卡位”。即将二人卡在官员提拔的优先序列上,除非恭王嫡系破格越级提拔,否则按常规一旦中央出现空位,徐、翁必为补缺首选。可见,无论“占坑”还是“卡位”,慈禧皆力图通过紧攥人事大权,从而掌控政局,其心计不可谓不深远。
于京城宫斗正酣之际,远在江苏的局外人李鸿章给恩师曾国藩致信一封,写道:“恭邸似可渐复,唯与艮相(倭仁)嫌衅日深,仍恐波澜未已。”诚然,慈禧虽收回了大权,却打醒了恭王这头猛虎,叔嫂间的权斗才刚刚揭开帷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