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期间,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不仅加速了辽宁地区部分重要工业企业向黑龙江、吉林转移的步伐,中共中央还加大了以辽宁地区为主体的投资建设力度,推动了东北全区工业的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东北工业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一是加快了以辽宁为主体的重工业建设,带动了吉林、黑龙江等地重工业的发展。朝鲜战争不仅是中美双方战争意志和决心的较量,更是工业基础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同美军作战中,巨大的武器装备差距凸显了双方国家工业实力方面的差距,这使中共中央意识到必须加强对东北地区原有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以便巩固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但是,东北重工业在抗战胜利后至东北全境解放前受到严重破坏。以钢铁工业为例,1945年苏军进驻东北后,鞍山昭和制钢所的机械设备被拆运走三分之二,连同其他物资共达7万多吨;本溪煤铁公司的高炉、电炉、焦炉等主要和辅助设备被拆运走1.43万吨;抚顺制钢厂被运走140多件设备和器材;大连钢厂被拆运走276台(套)设备;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辽宁的钢铁工业处于崩溃边缘,1949年仅能生产钢11.4万吨、生铁15万吨、成品钢材9.4万吨、铁矿石26.1万吨、焦炭28万吨。解放战争时期,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辽宁工业破坏严重,企业开工率只有5%,重工业占全部工业中的比重只有48%(见表1)。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东北区重工业产值增长迅速,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49年的49.1%增长到1952年的53.5%。其中,辽宁的重工业增长最为迅速。一方面,东北全境解放后,广大职工积极捐献工厂企业遗失的设备器材,使停工企业得以全面复工,企业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中央对重工业的投资绝大部分都放在辽宁地区。鞍山无缝钢管厂、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正式投产;旅大市建成近代化的氯酸钾工厂;鞍钢八号高炉出铁;鞍钢第二薄板厂正式投入生产等,大大提高了重工业在辽宁工业中的比重。到1952年,辽宁重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到57.9%。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重工业也获得巨大发展,虽然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产值均增长两倍以上。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工业的发展。
二是在东北工业布局调整的过程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的工业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无论是工业企业数量还是平均增速、工业产值都增长明显(见表2)。
黑龙江地区的迁入企业,在原址保留原厂的基础上再建新厂,不仅实现了企业的战略转移,也使东北北部地区的工业获得快速发展。据哈尔滨市政府1950年12月21日统计:南厂北迁以来,哈尔滨市工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64.4%。这些新建、迁建企业的建成投产,为黑龙江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使黑龙江形成以军工生产、电力设备、机械制造为主导的重工业基地。尤其是机械制造工业获得较大发展,机械生产能力获得较大提高。到1952年年底,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8.87亿元人民币(按1952年不变价格),比1949年增长1.5倍,平均年增长35.8%,高于这一时期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不仅如此,黑龙江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949年黑龙江地区农业占64%,工业只占36%;到1952年工业上升了52.3%,农业下降了47.7%,工业比重超过了农业,使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朝鲜战争期间,为填补国营工业在一些行业的空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支援战争,吉林除了1949年从敌伪手中接收的291家工业企业外,还从外地迁入了一些企业。如从上海迁入的嘉美制罐厂、松花江玻璃厂、和平牙膏厂、搪瓷厂,这些厂经过改造形成了长春当地的国营企业;以及从辽宁迁入的长春橡胶厂、长春石棉制品厂、延边橡胶厂等。同时,吉林还大力兴办了一批本地企业,到1952年末,吉林全民所有制企业达到2895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1.13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195.7%,平均每年递增43.5%;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的28.7%,上升到1952年的43.8%。
朝鲜战争期间,尽管辽宁是工厂迁出地区,中共中央在朝鲜战争后期也加大了对辽宁国营工业建设的支持力度。辽宁地区的工业企业从1949年的8816家,增加到1952年的10690家,初步形成了以钢铁和机械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奠定了辽宁重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据统计,1952年辽宁的重工业产值达到26.2亿元,占全国重工业产值85亿元的20.8%;全国重工业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35.6%,而辽宁重工业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57.9%;辽宁的钢产量为94.1万吨,占全国135万吨的69.7%。1952年,辽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5.20亿元,是历史最高年份1943年的138%。
三是在工业布局调整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东北工业在恢复过程中,生产和管理上存在诸如原材料浪费,大材小用,产品成本偏高;生产缺乏统一标准和长远计划;贵重器材随便丢弃,生产成品浪费;片面追求数量、废品多、产品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为有效解决企业生产和技术管理滞后、产品成本高和产品质量差等突出问题,1951年6月25日,东北工业部通报所属各单位全面开展质量检查运动。要求各国营企业修订原有技术管理制度,改进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完善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材料保管制度等,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化管理。《东北日报》在1951年8月11日的社论中指出,产品质量的提高,最直接的结果是原材料的节约、废品率的减少、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商品使用性能的提高,从而为国家节省和积累更多的资金。东北工业部在随后关于深入质量大检查的通报中指出,某些厂矿的产品质量指标逐渐改善,成品合格率逐渐提高与废品率逐渐下降;如,本溪选矿厂精选粉在1951年3-4月份均未达到要求,在质量大检查后已达到要求。与此同时,东北工业部还发出了关于挖掘企业增长潜力,争取超额完成增产节约五百万吨粮食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工矿企业加强技术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东北各企业将增产节约与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抚顺石油一厂经过生产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全年为国家节约27.5亿元(东北币);本溪钢铁公司制钢厂技师刘风鸣采用“八火锻钢法”降低成本数十亿元。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不得不着手调整东北工业的原有布局,将原来集中在辽宁地区的一些重要工业企业搬迁到黑龙江和吉林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工业的均衡发展。一方面工业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获得了较大提升。
四、结语
朝鲜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出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考虑,对东北工业原有布局从空间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使东北形成了辽宁以钢铁、机械制造为主,吉林以化学工业为主,黑龙江以机械、电力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为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按照工业指数,如果1943年是100,1950年是68.5,而到朝鲜战争结束前的头一年即1952年,东北的工业指数已经猛涨到了129.4,仅用三年时间就超过了东北工业生产最高值,即1943年的水平。朝鲜战争期间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不仅释放了工矿企业的生产潜力,而且使东北工业获得空前发展,促进了东北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王东,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782);谢伟,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82),哈尔滨学院思政部讲师(哈尔滨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