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做实做好军民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经济参考报 赵克志(… 参加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国内国际发展变化的两个大局出发,鲜明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开辟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境界。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强调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更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我们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国防意识和大局观念,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化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
    近年来,我们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履行“保军”“强军”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河北地处京畿重地,既肩负着首都防空、区域防卫、应急动员等重要职责,又承担着军工建设地方条件保障等重要任务。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我省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提高国防动员军地协同应急应战能力,为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加快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当前河北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我省军工单位技术、能力和人才资源密集优势,加快军工技术产业化、民用化,支持优势民口单位积极承担军品科研生产、维修保障以及军工物资供应等任务,有利于放大军工科技溢出效应,拉动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补齐河北科技创新短板,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随着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京津军工技术、人才、资本等优势资源加速向我省转移,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加速向我省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有利于促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利于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河北经济发展的动力。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军民融合发展这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实现军民融合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河北产业基础雄厚,军工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完善,有着军政军民团结的光荣传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优势明显,前景广阔。近年来,全省军地各级坚持把军民融合发展纳入军事斗争准备全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我们要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需求牵引、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区域协同”的发展思路,聚焦重点领域,实施攻坚突破,带动全省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区、区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先导区、军地优势资源共享试验区。
    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引进承接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军工及民品产业化项目,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空间信息应用、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航空航天、应急安全等主导产业,积极构筑环京津军民融合产业带,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向高端、高质、特色、集约方向发展。
    着力推动军民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军工企事业单位、省内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军民共性基础和前沿技术联合攻关。探索建立实体化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进科技成果交易和转移转化。提升“中国·河北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规格,使之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示范交流平台。
    推进军地资源共享共用。按照“平时战时一体、经济军事兼顾、市场战场双赢”的思路,打破军地壁垒,盘活双方资源,共享建设成果,形成资源双向利用、功能双向转化的融合发展格局。抓住地铁和地下管廊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人防工程互联互通及配套建设。推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设备设施开放共享,加强省部共建高校和国防特色学科建设。
    搞好应急应战动员体系建设。着力统筹应急和公共安全,进一步提高国防动员军地协同应急应战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动员响应机制,完善军地联合应急指挥机构,推进军队应急指挥机构与省级应急指挥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联训联演,提升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协调联动能力。搞好重要物资军地联储,创新物资储备方式,推进企业代储、合同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等军地联储改革试点。
    三、大力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搞好统筹协调,加大扶持力度,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活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全局。
    强化组织领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建立党委统揽、政府主导、军地联动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军民融合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研究部署。建立需求对接机制,定期召开军民融合部门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坚持规划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军民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国防科技工业及国防动员、产业发展、人民防空、经济动员等专项规划,确定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龙头工程、精品工程,确保军民融合由零散式、粗放型向前瞻性、规模化推进。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规划执行,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完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全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等配套政策法规,进一步充实完善军民融合法规体系。逐年增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重点围绕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管理等5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青年拔尖人才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队伍。
    形成工作合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军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对军民融合示范项目,优先纳入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保障项目用地计划需求。依托各类军民融合服务机构,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军民融合工作。积极开展国防形势教育和军工精神教育,定期组织党政领导参加“军事日”活动,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支持军工的浓厚氛围。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富国强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是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唐山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加快”“六个扎实”的总体要求,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齐心协力开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局面。
    河北国防科工多举措力推军民融合
    “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园区、企业和产学研用基地“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省部、军地战略合作,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军民用技术转化、军民资源共享,军民融合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要牢牢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期,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提升军品保障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重点军工单位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实施“1585”发展战略,即:“一带五区八大任务”,到“十三五”末,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成为全省工业经济主导产业,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十二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河北省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省份,军工行业门类齐全,涵盖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工电子六大行业,军民融合型企业达500余家,其中包括中央驻冀军工企事业单位75家,民口军品配套单位150余家。“十二五”以来,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园区、企业和产学研用基地“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省部、军地战略合作,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军民用技术转化、军民资源共享,军民融合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2015年突破1200亿元,已成为引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河北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显露雏形。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省政府成立了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2014—2020)》,出台了《关于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意见》,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军民结合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民口单位和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通知》。将“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等内容先后纳入《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省部战略合作不断深化,省政府与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签署了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两轮央企进河北活动中,与军工集团签署21项合作协议,启动68个军民融合项目,总投资6934亿元。燕山大学等高校确定为省部共建院校,首个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应用中心落户我省。金融助力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省国防科工局与中信银行、河北银行、北京银行、花旗证券、财达证券、中非发展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次组织召开军工系统银企对接会、股权交易所与拟上市企业对接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指导注册成立了河北省首只投向军民融合产业的投资基金,为军民融合型企业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
    军民协同创新机制更加完善。联合认定20家省级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和20家创建基地。以示范和创建基地为载体,组织军工企事业单位与共建高校、民口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组建了空间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举办中国·河北军民融合暨国防工业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分别组织工信部7所院校,军队6所院校,省属7所骨干院校以及第二炮兵、11大军工集团集中展示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军民两用重大技术成果,共推介军民融合对接项目3565项,达成合作意向1482项,签署合作协议324项,项目意向总投资1551亿元。2015年,组织了京津冀产业转移高分应用暨空间信息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发布了一批高分遥感、北斗导航专项应用科技成果,搭建了京津冀空间信息产业对接合作平台。
    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更加明显。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连续三年培育认定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等19个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省级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连续两年专项支持省级以上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园区内重点项目建设。在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产业示范园区保持了稳速发展态势,在促进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军民结合项目建设成效更加显著。建立重点项目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加大项目引进和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军民融合发展新引擎。固安航天工程与大型综合实验区、怀来航天产业基地、华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固安彩虹无人机生产基地、沧州天瑞星太阳能光热产业基地、沧州海兴核电及核燃料产业园、沧州飞浪气垫船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河北。军民结合储备项目达400余个,省级专项资金共支持军民结合重点项目279个,拉动社会投资320亿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年产400万只AGM电池项目、高铁技术改造项目、TETRA数字集群系统、空间环境特种玻璃、芳纶纤维及系列制品产业化、无线充电、北斗导航等一批项目已通过鉴定验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
    军民信息资源共享更加便捷。先后举办“民参军”信息对接会、第二炮兵装备配套对接会,讲解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和军队物资采购网信息交流方式方法,对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进行解读。印发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相关政策解读》,编印了《河北省(第一批)民参军企业推荐目录》,组织我省60家优势民营企业共112项先进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面向军工单位集中推介,进一步畅通了“民参军”信息渠道。建设省级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军民融合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运营全省军民融合微信云服务平台,搭建了便捷高效的企业服务平台。
    “十三五”全面落实“一带五区八大任务”
    “十三五”时期,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要牢牢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期,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提升军品保障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战略和问题两个导向,把握国防军队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需求,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两大作用,抓住民参军、军转民两大关键,充分发挥重点军工单位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实施“1585”发展战略,即:“一带五区八大任务”,到“十三五”末,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成为全省工业经济主导产业,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构筑环京津军民融合产业带。以环京津县(市、区)为重点,依托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涿州松林店经济开发区、怀来新兴产业示范区等省级军民结合产业园区(基地),充分借助京津军工人才、技术、产业等高端要素资源集中优势,加大军工、民口配套企业和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力度,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民爆、公共安全与应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若干产业节点,构筑环京津军民融合产业带,着力打造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打造五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区。依托各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融合型项目、园区建设基础,以产业提升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省会新一代信息技术、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区,石、保、邢、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区,保、沧、秦、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区,石、保、张、承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区,沿海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区”五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区,形成高端聚集、高效增长的产业发展格局。
    抓好八大重点任务:
    一是扶持发展一批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力打造五大优势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通信和网络、卫星导航、无线产品、测控设备,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半导体照明及微电子材料等产品,加快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以汽车及关键部件、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基础专用装备为重点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高档和专用数控产品、工业机器人、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仪器仪表、新型传感器等智能化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发展小鹰500多用途飞机、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赛斯纳小型客运飞机、蜻蜓系列超轻型飞机和无人飞行器、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螺旋桨、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直升机动部件项目。积极承接京津航天器制造实验及航天科技项目转移,重点培育和发展航空航天高端基础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专用装备、器材和零部件产业。军民两用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优势领域,加强前沿新材料前瞻性创新研究,加快石墨烯、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蓝宝石、亚稳材料、纳米材料产业化步伐,积极推进3D打印用低成本合金粉末材料的制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空间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及北斗等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产业,建设公共应用服务平台,加强应用开发,逐步推广高分和北斗系统在国土、海洋、农业、林业、水利、人防、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城乡规划以及电力、煤炭、石油、交通、民航、旅游、电子导航地图、文物保护等行业的应用。
    培育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新能源产业。做强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智能电网三大产业链,加快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打造以智能电网、光伏、风电、核电、储能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集群。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突破船舶修造与配套工程装备、船用钢料生产与处理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工作艇、商务艇、游艇以及水面导航器材,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舰船特种容积泵、船用索具等产品,努力打造东部沿海修造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基地。绿色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空气净化产业,研发空气净化器系列、清毒灭菌材料、饮水净化材料、车用船用空调系统等净化工程产品,开发大气污染及水污染治理技术。发展废旧蓄电池回收、废旧贵金属回收和铝合金回收循环利用产业。民爆产业。加强企业整合重组,形成3-5家研产销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个上市公司,上伸到硝酸铵等材料生产,下延至爆破服务,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拓展省外和国外市场。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及军需物资供应产业。形成被服、野战后勤装备设备、弹药包装、防毒面具等后勤保障能力,提升大型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及航空靶标等训保器材生产能力,扶持大规模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运输保障和饮食供给保障。
    二是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军民融合产业化项目。深化省部战略合作,加强与国家部委、相关军兵种和军工集团、院所的沟通对接,打造一批军民融合龙头工程、精品工程。围绕十大军民融合产业领域,重点引进和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切实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在建项目推进、项目开发和储备等工作,为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提供支撑。
    三是重点培育一批军民融合市场主体。鼓励支持军工单位通过合资合作、收购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与地方国有资产、民营资本合作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和股份公司。吸引具有先进技术的民口单位通过技术对接争取军工科研生产任务,扩大配套产品科研生产种类和范围。到2020年,培育6家以上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700家具有较强实力的民参军企业,1000家军民融合型企业。
    四是建设提升一批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指导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根据区位特点和环境容量,搞好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突出军民融合特征,专注做大2-3个军民融合支柱产业,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实现集群共生,建设专业化、精品化园区。到2020年,争取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达到5个,省级示范园区(基地)总数达到40个。
    五是培育完善一批军民融合产学研用基地。充分发挥军工单位及共建高校、优势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作用,改造提升现有20个示范基地,新培育认定一批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达到50个。以示范基地为载体,组织军工企事业单位与共建高校、民口企业协同创新,组建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筑国防科技工业特色的闭环研发创新体系。
    六是转化应用一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探索建立实体化的省级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市场,吸引京津地区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促进我省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支持省级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更大范围统筹军地优质资源。培育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成果展洽会品牌,促进科技成果向我省转移聚集和本地转化。积极推荐我省优秀技术、产品入选国家《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和《民参军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加快两个《目录》在我省的推广应用。
    七是搭建一批军民融合产业融资平台。探索设立省级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支持“军转民”、“民参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和军民融合优势产业发展。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加强与银行、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探索在省级以上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解决我省军民融合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河北军民融合呈现出加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不断取得新成果。作为军民融合发展成果之一,致力于探索“互联网+军工制造”模式的易军网正在筹建当中。
    八是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军民融合型技术人才。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推动高端军工核心人才建设。探索和推行创新型科技人才集群化、团队化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十三五”期间,评选出10个创新团队、100名领军人才,并力争在“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国家特支计划”、“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中华技能大奖和“河北省巨人计划”等方面取得突破。
    (河北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Tags:做实做好军民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