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发展产业
摘要: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深度贫困地区在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人文自然景观、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但由于基础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畅、人流不通等原因,比较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发展,要打通优势资源向商业价值转化的路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加强内生能力建设。
关键词:深度贫困;资源;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宁夏固原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尽管国家给予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但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基础薄弱,少有的产业项目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尚未形成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具有自生能力的特色产业。
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
深度贫困地区虽然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发展产业的基础。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的状况主要是针对总体的资源状况而言的,特别是适合人类生存的气温、降雨、植被等方面,但除少数自然条件极度恶劣、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外,仍然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第一,自然资源优势。西部许多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量。虽然我国重化工业高增长时期已经结束,一些资源型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但许多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需要矿产资源产业为其提供先进的原材料。例如,电动汽车的动力池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多种,但是金属锂都是必不可少的阳极材料,我国绝大多数锂矿资源分布在青藏高原、四川西部地区,多属深度贫困地区的范围。第二,农业资源优势。许多深度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虽然不适合大宗农作物生长,但是却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由于产业特别是工业不发达,深度贫困地区的动植物生长地处于近乎天然的状态,农产品属于绿色或有机产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对纯天然农产品的需求量增长,使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凸显,具备了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条件。第三,人文自然景观优势。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国内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带动了近年来旅游热潮,使深度贫困地区人文自然景观的旅游开发具备了条件。第四,劳动力资源优势。近年来,受生活成本上涨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提高很快,已经无法承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乃至海外更低成本国家转移的现象。深度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属于工资水平洼地,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可以说,将深度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人文自然景观和劳动力资源与发达地区对接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既是深度贫困地区永久脱贫的坚实基础,也是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手。
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基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优势、人文自然景观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其产业发展应该重点选择资源型产业、农业及下游的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这些地区之所以被称为深度贫困地区,恰恰是因为没有形成具有足够规模的产业,而产业发展的滞后又是由于比较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存在多种限制和制约,可以概括为基础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畅、人流不通。
所谓基础薄弱,是指产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比如农业方面,农田水利设施落后,缺少适用的农机具;旅游业方面,旅游景点的开发投入不足,景区整体质量不高,缺少宾馆、餐饮等配套设施。所谓信息阻隔,是指深度贫困地区无法及时获得国内、国际市场的购买需求、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等信息,也包括无法了解进而掌握国内、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外部也无法了解到深度贫困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商品供给状况。所谓物流不畅,是指深度贫困地区的商品不能及时地运出或运出的物流成本过高,而国内的商品也不能以经济的成本运入深度贫困地区,从而造成深度贫困地区对外部开放程度低,生产要素和产品无法进入国内、国际供应链、消费链和生产体系。所谓人流不通,是指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深度贫困地区的人员很难流动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就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人员到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或开展商业活动也非常不便。由于基础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畅、人流不通,深度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更无法实现商业价值。其原因既有先天的,如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从而造成物流成本高、人员流动成本高;也有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及相关通信、物流等产业发展滞后等后天因素,比如由于互联网不覆盖、缺少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既无法及时了解外部市场信息,本地的资源、商品、旅游等信息也无法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
多管齐下,促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在深度贫困地区真正形成具有持续造血能力的产业,关键是打通优势资源向商业价值转化的路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度贫困地区在交通、通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差距巨大,这些差距凭其本身的财力难以补齐,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资金、项目的投资重点应该放到基础设施上,使深度贫困地区的比较优势能够发挥,与外部能够形成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顺畅流动的局面。针对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应各有侧重。例如,对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应重点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和物流设施;对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应重点改造升级旅游景点,建设连接交通干道与景点的支线道路,促进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
第二,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受信息闭塞、资金实力、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必须要由政府给予有力的推动,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挖掘区域的比较优势,培育发展能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产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一个县(乡、村)重点发展少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打响地域品牌,就地解决劳动力安置,实现收入增长。如贵州针对14个深度贫困县采取“一县一业”战略,为每个深度贫困县选择一种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扶贫效果明显。
第三,增强龙头企业带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缺少有实力的企业。分散的农户不仅缺乏市场信息、商业资源,直接面对市场也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因此,需要大力培育或引入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商品生产、进行市场交易。龙头企业既可以由农民组建行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直接引入外部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投资设厂或组织采购,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方式。
第四,加强内生能力建设。深度贫困地区人口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欠缺专业技能、缺少市场经济意识,从而缺乏脱贫致富的内生能力。经济的发展根本上要靠人,要改变贫困面貌,必须要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在具体措施方面,要加强深度贫困地区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通过组织流动课堂、网络公开课等方式加强对村民文化知识、商业知识、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对员工、村民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将先进的市场经济思想意识带回乡村。
Tags: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发展产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