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促进自主技术标准“走出去”的策略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9/28 《标准科学》2018年08期 邓洲 参加讨论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走出去”,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认识和政策上的误区。为进一步发挥自主技术标准在提升我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促进工业强国建设方面作用,应弱化自主技术标准“输出”概念的同时注重标准的扩散;提高自主技术标准与发达国家标准的兼容性;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体系。
    关键词:技术标准,走出去,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路径、产业选择与战略规划”(项目编号:15ZDB149)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兴产业自主技术标准的导入与培育”(项目编号:13CJY064)资助。
    1. 引言
    技术标准是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能力。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新兴产业具有网络型产业特征,传统产业也在实施互联网改造升级,这使得技术标准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自主技术标准的培育和“走出去”变得日益紧迫和重要。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中,多次提出发挥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进重点领域的自主技术标准建设。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培育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但也要立足于我国特殊的技术、产业和市场条件,积极探索符合赶超者身份的自主技术标准“走出去”模式。
    2. 自主技术标准“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我国产业竞争力、技术研发能力、标准制定和扩散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标准”正在成为我国优势产业出口和领先企业跨国布局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取得不少成绩,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我国主导并发布的国际标准有8项,在移动通信、物联网、软件工程等基础性标准实现了突破;在稀土金属、能源互联网等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行业,中国标准也得到相关国际标准组织的认可。
    借助于在技术和施工上的优势,工程技术标准率先实现了“走出去”。21世纪以来,我国在水电、风电、铁路、港口、桥梁等工程技术上逐步具备了世界领先技术和施工水平,并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能力,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受欧美国家长期控制国际标准的影响,我国自主工程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并不顺利,在很多对外工程合同中,都附带采用欧美标准、聘请欧美专家、通过欧美标准机构认证的条款。中国工程技术标准最初只能使用在一些对外援助建设项目上。为了突破欧美国家在工程技术标准上的封锁和垄断,200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工程技术标准委员会在北京成立,2014年,商务部正式确立“中国工程技术标准对外推广的官方标志(CHINA CODE)”,同时,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陆续主办“发展中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与应用研修班”“非洲国家工程承包研修班”“中亚国家工程承包研修班”等培训班。通过各方面的努力,2012年,我国第一个技术、标准、管理、设备整体走出去的风电项目——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场34台机组项目竣工验收,开启了我国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的新篇章。
    在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制造产品技术标准的全球推广也取得初步成效。例如,中国主导的TD-SCDMA标准是四个3G国际标准之一,在4G和5G国际标准体系中,中国标准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研制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系统在老挝、柬埔寨、古巴等国家实现了商业化运营;中国航天、铁路标准在委内瑞拉、巴西、尼日利亚等国家实现了海外应用;中国标准化动车组已经开始商业运行,为高速列车的出口扫平了标准障碍。但是,也必须认识到,与工程技术标准比较,制造产品自主技术标准的“走出去”面临更大的阻力:一方面,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标准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和工具,通过各种手段遏制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推广;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层面参与国际竞争缺乏成熟的模式。客观上讲,到目前为止,虽然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但我国制造产品自主技术标准的“走出去”失败居多(见表1)。以我国具有较强优势的ICT行业为例,从上世纪末陆续制定的很多自主技术标准的目标都是成为国际标准,但大多没有实现既定目标,甚至在国内市场竞争中也被国外标准淘汰。
    表1 若干项中国ICT产业技术标准基本情况表
    
    资料来源:部分内容来自赵英(2008)。
    无论是工程项目,还是制造产品,截至目前我国自主技术标准“走出去”的方式和手段具有一些共性特征:一是组建了相关的委员会、产业联盟和其他标准化组织,统筹资源,主导自主技术标准“走出去”的相关事宜;二是对国内相关标准进行整合,使得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同时编写中国标准的外文版本;三是通过国际标准组织、国际展览会议、国际学术交流等平台,在国际上强化“中国标准”概念;四是在承包合同和产品出口中,尽可能争取自主技术标准同步“走出去”。
    不得不说,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我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自主技术标准的“走出去”,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升级,以及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地位的改善。但是,中国自主技术标准“走出去”在面临国际认可度不高、跨国公司封锁和恶意阻扰客观因素面前,存在一些认识和政策上的误区。在“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巩固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除了不断增强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水平之外,也要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约束,从3个方进行调整,促进自主技术标准的进一步“走出去”。
    3. 弱化标准的“输出”,注重标准的扩散
    近年来,我国在几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显著增强。例如: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技术委员会席位达到726个,仅次于法国、英国和德国,到2016年,中国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ISO的国际标准,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中国标准正在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借助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地位的提升,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从积极的方面看,这是我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的具体表现,是我国标准战略和工作取得的可喜成就。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度强调标准的自主化和标准输出容易引起反感,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把“中国标准”的“入侵”作为“中国威胁论”的具体事件加以宣传,或者通过媒体制造不利于我国自主技术标准参与国际竞争的舆论环境。例如,高速铁路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在标准上取得巨大突破的行业,2016年底,采用自主技术标准体系的“中国标准化动车组”完成了一系列实验验证开始实际运营,我国媒体对此的宣传是“中国高铁标准成为世界标准”(事实上,并不存在“世界”意义上的高铁标准,全球有多个实际运营的高速铁路标准系统,即便是在同一国家也有采用不同标准的高速铁路线路),并在一些规划和战略文件中强调自主高铁标准的“走出去”。这可能会引起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计划建设高速铁路国家政府、相关组织和民众的警惕,事实上并不利于高速铁路和自主技术标准的“走出去”。
    技术标准本身并不存在谁替代谁,而是技术选择合理性的问题,但由于技术标准被认为是较高层级的战略资源,在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极为敏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还是产业部门或多或少都会对采用他国技术标准有所防范。特别是对于通信网络、交通线路、水利工程、能源系统等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采用何种“标准”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效益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走出去”应适当淡化自主技术标准“输出”的理念,只要通过了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审查,并不需要过多强调出口产品系统采用了中国自主的标准体系。在产品出口和对外工程承包过程中,自然地将中国自主技术标准带出国门,在实现大量出口之后,中国标准也自然“扩散”成为国际市场认可的标准。
    4. 提高自主技术标准的兼容性
    作为赶超国家,自主技术标准必然面对来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在面对竞争时,可以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自主技术标准变得与国外标准格格不入,采用自主技术标准的产品不能与采用国外标准的产品兼容使用,从而起到保护国内产业和自主技术标准的目的。如果产品的国内市场封闭,且国内市场具有形成最低用户基础的规模,这种方法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例如,虽然铁路系统是具有网络特征的复杂产品,但很多国家的铁路系统都采用的自主技术标准,不同国籍的车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跨境,因为铁路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第二种方法是使自己的标准兼容国外标准,或者开放标准的接口,这不仅针对硬件标准也包括软件标准。例如:很多智能手机能够同时兼容多个3G和4G标准,中国自主3G和4G标准对手机制造商是开放的。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证明,前一种方法有更大的风险,第二种方法虽然也存在问题,但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
    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国际技术标准的规定是比较基础和宽松的,即只在影响使用安全和影响产品使用最核心性能方面给出了相关规定,因此在实际的技术标准竞争中,不同国家和市场是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标准体系的。我国自主技术标准在兼容性选择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内市场的多样性,即要满足国内多样化的需求,自主技术标准从培育初期就需要兼顾各种市场需求条件。例如,由于我国气候和地理条件丰富多样,国内铁路标准系统已经形成若干子系统,能够适应多种特殊条件下运营的要求,而国际铁路建设和运营环境也是多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铁路系统标准能够满足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铁路建设和运营的要求。我国提供有更好兼容性技术标准的条件是具备的,因此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突出发挥我国自主技术标准兼容性强的优势,并不强调自主技术标准的独特性,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5.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全球技术标准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技术标准越来越以体系的形式出现,单个企业单一标准垄断全球市场的情况越来越少。一方面,产品网络化程度和复杂性越来越高,即便是最领先的企业也难以具备标准制定所需的全部资源;另一方面,全球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对垄断的规制增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要求在国际标准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越来越倾向于在一个标准体系中采用来自不同国家和企业的标准,或同时颁布多个来源标准为国际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主技术标准进入国际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间的关系从“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逐渐转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虽然具体到某项具体的技术标准仍然是激烈的竞争,但从标准体系看,各个国家和企业的标准都有开放接口共同满足需求的趋势。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并不需要做到某一个产品、系统的技术标准完全自主。技术标准的“完全自主”非常困难,也没有必要。由SSOs(standard-setting organizations)制定的FRAND(Fair, 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 terms,公平、合理和不带歧视性)条款是当前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和扩散的重要原则,通过让更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全球化的技术标准制定中,能够在提高整体效益的前提下,使得国际技术标准得到更加广泛的参与,激励更多创新,并遏制垄断的产生。顺应全球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制造2025”总体框架下,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走出去”同时也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首先要发挥我国在制造能力和国内市场上的优势,扩大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作为赶超者,我国自主技术标准要得到国际市场的接纳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采用自主技术标准的产品足够多,国内用户形成较大规模,标准在国内实现了安全、成熟的使用,且在部分领域或整体上超过国外标准使用效果;二是自主技术标准的稳定性和优势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让国际市场了解和认识。第一个条件的实现主要依靠我国在制造和国内市场上的优势和条件,先于其他国家将新的技术标准付诸产业化,并在真实的市场运转中验证和优化。对于第二个条件,在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在国际产业论坛上发表更多的主题演讲、在国际期刊和学术会议中发表更多的论文,提高相关领域中国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的国际声誉,这些都是提升中国自主技术标准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要深入挖掘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优越性所在,并将这些优越性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例如,国外有很多标准受实验条件的限制采用的推演或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而我国具备更好的现场和实际运营验证条件,从这个方面看,我国自主技术标准的可靠性、科学性、稳定性和兼容性要高于国外标准。
    参考文献
    [1] Baskin,E,K rechmer,K  &  Sherif,HM,“ The  six dimensions of standards: contribu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standardizaito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1998.
    [2] Katz,M  &  Shapiro,C,“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and Compatibi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o.75,1985.
    [3] Farrell,J & Shapiro,C,“Dynamic Competition with Switching Cost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No.1,1988.
    [4] 日本规格协会(JSA). 日本国际标准化活动经济效益[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赵英.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标准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04):38-45.
    [6] 吕铁. 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标准战略[ J ] .中国工业经济,2005(07):43-49.
    [7] 邓洲. 技术标准导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 经济管理,2014,(07):19-30.
    邓洲,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
    
    

Tags:促进自主技术标准“走出去”的策略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