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技术引进对产业升级创新的历史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19/2/13 《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01期 陈晓东 参加讨论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迅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水平,加快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并进一步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实现跟跑、并跑甚至领跑,在一些领域实现了赶超和技术输出。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使得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推动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产业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从由关键和成套设备向技术许可、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其他方式转变,我国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实现了当初技术引进的初衷。目前我国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技术引进要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强消化与吸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我国早日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改革开放;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创新工程项目“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SKGJCX2019-2020)、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竞争政策理论前沿与政策走向研究”(SKGJCX2017)的阶段性成果。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数据均来自201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8年科技部网站、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
    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具有梯度性,即从先发国家渐次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输出。技术扩散具有周期性,加之不同国家拥有技术的现实差异,这使得任何技术在理论上讲都可以得到传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扩散,如此不断循环,直到各国间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甚至完全消失。而现实告诉我们,在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过程中,国家间技术的不平衡性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源于对生产力的不断追求和满足人类欲望,加上技术在国家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和资源供给的时效性,工业化的进程及其质量的提升越来越依靠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科技也自然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技术进步开始成为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且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理论上讲可以通过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实现技术进步。但现实情况是技术后发国家一般缺乏雄厚的基础研究与足够的资金投入,所以,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成为实现技术快速进步的首选。一般而言,这些国家不仅可以通过技术引进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缩小与技术先发国家之间科技与经济的差距,而且还可以通过消化、吸收以及自主创新,实现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实现战略追赶的主要方式,技术引进不仅促进了我国产业快速发展,也加快了我国产业创新的步伐,对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技术引进的发展历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发展进程,就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国产化并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我国的技术引进历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它对我国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及其不同的引进方式。
    1. 技术引进的三个时期
    从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的初衷、规模、方式以及消化吸收等方面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技术引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黄金发展阶段,从1979到1999年。通过大规模的持续引进,我国科技实力和现实生产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虽然这个阶段主要还是引进关键成套设备,但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服务、合作生产等更有利于促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方法也在不断出现。在这一阶段,我国技术引进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我国技术引进实现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稳定发展阶段,从2000到2012年。在这个稳定发展的引进阶段,不论是技术引进的规模,还是引进以后促进研发能力的提升,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技术引进方面来看,在前一阶段以引进关键成套设备为主的基础上,发展到以引进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服务为主,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从消化吸收方面来看,引进以后技术的消化吸收资金所占技术引进成本比重比2000年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注重引进以后的消化吸收已成为各方共识,并已落实在具体行动之中。虽然技术引进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转型升级,但引进的效果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和同期周边日韩等国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这不仅与引进后消化吸收的强度有关,还与技术引进的定位有很大关系。
    高质量发展阶段,从2013年开始至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强调了必须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从2013年开始,虽然我国技术引进的规模呈现下降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引进重要性的下降,或者说是不再重视技术引进。恰恰相反,随着我国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强,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技术引进开始进入注重引进质量和注重高质量引进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引进不仅注重先进性,更要求所引进的技术能够促进自主创新及其相互之间的协同关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 不同的技术引进方式
    采用不同的引进方式会对技术后发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各国技术引进历史来看,引进方式一般都经历了从关键和成套设备到购买专利再到国际生产与技术合作等。在上述技术引进的黄金阶段,我国引进规模是逐年增加的,引进合同数和金额从1979年的95项、24.85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6678项、171.62亿美元。关键成套设备的引进在四种引进方式中占比最大,1997年合同金额达到最高,为136.81亿美元,此后便呈下降趋势;而技术许可、技术咨询与服务、合作生产等三种方式的引进合同数及其金额,1979到1999年之间虽有波动,但基本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尤以合作生产增幅最大。在稳定发展的2001到2012年,我国技术引进规模继续扩大,引进合同数从2001年的3900项上升到2012年的12988项,合同金额从2001年的90.91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442.74亿美元。2012年至2014年,我国技术引进规模下降,引进合同数从2012年的12988项减少到2014年的9340项,引进合同从2012年的442.74亿美元减少到2014年的310.85亿美元。关键成套设备引进的规模持续下降,引进合同金额从2001年的33.58亿美元下降至2014年的4.14亿美元;技术许可、技术咨询与服务以及其他引进方式所占比重则保持上升态势。我国技术引进正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
    
    图1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及其占GDP的比重(2005-2017年)
    2016年,我国技术开发、转让、咨询与服务等四类技术合同都表现出增长态势。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要类型。其中,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实现四连冠,继续占据四类技术合同首位,达到5851.1亿元,比2015年增长15.7%,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1.3%;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达3479.6亿元,比2015年增长14.2%,占全国总数的30.5%。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合同的签订项数和成交金额均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在各类技术服务合同中,一般性技术服务为其主要形式,成交额达5801.2亿元,占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总数的99.2%;与此同时,以中介服务与培训服务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已成为转移科技人员研发能力与开放共享研发设备的重要形式。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额增幅明显,全年共成交技术咨询合同24447项,成交金额为468.3亿元,同比增长78.0%,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4.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技术引进的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引进方式则从最初的关键成套设备转变为以技术许可、咨询与服务等方式为主,这与日韩等国当年的技术引进路径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我国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所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而并没有一味地依赖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的尝试与努力,已经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引进的初衷。
    二、技术引进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技术引进不仅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我国自主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明显降低。这一方面说明,高技术产业研发支出远高于技术进口支出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总体规模、轻重工业变化以及产业发展来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波动小、调整快、重平衡。在技术引进的黄金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持续变动并趋于稳定,轻工业与重工业平衡发展,国内要素禀赋重要性开始受到重视,国内购买力的也在不断地提高。从产业规模看,现阶段的工业规模比较稳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平均为39.7%。
    (2)大开放、抓升级、转方式。在技术引进稳定发展的2000到201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保持在40.3%左右,波动不大,工业规模相对稳定。从产业结构上看,重工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逐年上升,2000年为60.2%,到2011年上升到71.8%。制造业产出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为85.2%,到2012年则上升到86.7%。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优化充分考虑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均衡发展,进一步考虑了要素禀赋,促进需求结构升级,结构性改革红利开始出现。随着开放型经济发展,国外生产要素和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刻。高技术产业在这个阶段虽然发展迅速,但其产值占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这表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整个制造业并未步调一致。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带动了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但也降低了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这种趋势实质上并没有促进产业结构的根本优化。
    (3)调结构、“去降补”、促创新。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工业的37.4%,我国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也进入新阶段。一方面,除了产业内制造业规模的相对增加外,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产能过剩、要素扭曲、供需脱节等因素也造成了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瓶颈。产业结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下,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引进过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同时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技术进口稳定增长、规模扩大更有利于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研发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产业结构相对稳定,轻工业与重工业协调发展。关键成套设备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率,工业产值1979年为1786.5亿元,1999年则增加到36015.4亿元。进入21世纪,技术引进的规模还在扩大,但结构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关键成套设备进口开始不断减少,进口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服务在迅速增加。在此期间,工业技术进口规模明显增加,其中制造技术进口占工业技术进口总量的近90%;技术进口消化吸收资金比重从2000年的0.07%增加到0.45%,但在2012年略有下降至0.40%。这一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重化工业发展趋势良好,重化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明显提高。受技术引进的推动,制造业迅速发展,行业相对规模不断增加,高技术产业也得到很大发展。2013年以来,技术引进的规模虽然在缩小,但技术引进方式却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与自主创新的协同发展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一阶段,产业结构还在不断地优化,更加突出自主创新是新动力的源泉。这种协同关系的变化,贯穿于技术引进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整个过程。
    2. 推动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
    从2000年到2007年,技术引进基本呈上升趋势。自2008年以来,技术进口的规模不断缩小,2014年的进口支出仅为63.1亿元,比2007年下降51.7%。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显著下降,2000年为29.8%,2014年仅为2.7%。国内技术采购量呈上升趋势,国内技术采购支出从200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1.26亿元,增幅超过7倍;国内技术采购比例也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13.29%上升到2014年的44.82%,增幅为337%,国内技术交易市场所采用的技术得到了更多创新者的认可。国外技术进口与国内技术采购的明显差异表明,我国的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继续扩大,突破15万亿元,占制造业的14.7%。不同行业的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差异较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图2 2000-2016年我国高科技产业技术引进支出额与对外技术依存度
    (1)占制造业比重继续回升
    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继续增长,接近16万亿元。近年来,高科技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有所波动。2016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按可比价计算),与2015年相比下降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制造业比重在继2015年超过14%之后,继续提升了0.6个百分点,达到14.7%,预计2017年将超过16%。
    
    图3 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制造业的比重(2005-2017年)
    注:2017年比重为作者预估值
    (2)部分产业区域集中度高
    从产业区域分布来看,高技术产业呈现出高度的区域集中度。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70.3%,特别是广东省和江苏省,占全国的44.5%。根据产业地区的分布,电子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的制造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广东、江苏和上海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51.6%。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在东部沿海省份高度集中,其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76.5%,其中,仅广东和江苏就占中国总数的54.5%;江苏省继续引领医疗器械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占全国份额的38.1%;在航空航天工业中,陕西和天津表现突出,并继续占据全国前两位,而江苏、辽宁、四川仍占第三至第五位,这五省市占全国的65.1%;医药制造业的区域分布仍然是去年的格局,山东和江苏省分别占16.1%和13.7%,但与其他四个行业相比,其区域分布更加均衡。2017年,研发(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13.3%)、江苏(占12.8%)、山东(占10%)、北京(占9%)、浙江(占7.2%)和上海(占6.8%);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浙江和山东。
    (3)内资企业占比稳步上升
    随着我国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国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继续增长,达到54.9%,同比提高了近4%,同时三资企业所占比例继续下降,为45.1%。从不同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国内企业与三资企业的比例明显不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的比重达到该行业总数的80.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三资企业占比延续下降至49.2%。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中,内资企业占比为77.8%,占据绝对优势;医药制造业中,内资企业占比达80.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三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该地区全部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1.2%;东北地区的三资企业占比较低,为21.5%。上海的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三资企业占比达83.8%,山西的超过75%,天津的超过60%;福建、北京和江苏的占比都在50%以上。
    三、技术消化吸收促进产业创新
    获取先进技术和占领市场是技术引进的原动力,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表现为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不仅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提升了,这些技术还将继续影响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而且科技成果在企业间的传播,还将进一步促进整个产业及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1. 技术引进经费占研发费用比重逐年下降
    2016年,我国企业在引进技术方面的经费支出为475.4亿元,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之比为4.3%。内资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为177.8亿元,占全部技术引进经费的37.4%。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达到274.0亿元,占全部技术引进经费的57.6%。从技术引进经费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看,内资企业为2.1%,外商投资企业为19.5%,可以看出,内资企业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性比外资企业要小。消化吸收所引进的技术是培养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2016年,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已经达到109.2亿元。企业技术消化吸收经费与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之比为23.0%。同时,我国政府稳步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国家财政科技经费配置继续快速增长,而1985年只有102.6亿元,占全国公共支出的5.12%。
    2.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2017年,我国的研发经费总量达到17606.1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3%;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为1366.02亿元。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8383.6亿元,占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4.13%;其中,中央财政支出3421.5亿元,增长4.7%,占财政科技支出比为40.8%;地方财政支出4962.1亿元,增长10.5%,占比为59.2%。近些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逐年增加。2017年,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1%,比1995年提高1.56个百分点。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四年超过2%,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图4 1995-2017年我国R&D经费与GDP比值
    注:201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8年10月9日。
    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已超过28个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1.96%,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强度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2.5%-4%的投入水平相比,我国仍有很大差距。2016年,我国R&D经费净增量为1506.9亿元,超过同期OECD各成员国增量总和(973.7亿元)。
    
    图5 世界主要国家R&D投入强度比较(2016年)
    3. 企业研发主体地位突出
    2017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3660.2亿元,占研发总支出的77.6%。从R&D经费的资金来源构成看,企业仍占主体地位且比例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65.67%上升到2016年的76.06%;政府资金则逐年下降,从2004年的26.63%下降到2016年的20.03%;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表1 研发经费按执行部门构成(1995-2017年) 单位:亿元
    
    4. 专利申请数量和结构变化明显
    技术引进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独立或者协同效应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引进作为获取先进技术的直接与便捷的方法,通过技术的积累与模仿直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通过激励、保护与分配机制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作用。技术引进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作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技术交易对象,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2016年,我国每万人拥有8.0项专利,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有4.3万件,在国际上继续排名第三。2015年,中国三方专利拥有量2889件,居世界第四位。2016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4834件,涉及18个国家。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7.3%,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24.5万件,授权量为32.7万件。企业发明的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和发明授权量分别占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63.2%和61.4%。
    
    图6 我国三类专利申请总量变化情况(1995-2017)
    5. 科技人力资源日益丰富
    对于技术进口国而言,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为东道国吸引更多高质量和先进的技术转让,使他们能够通过技术引进获得适应自身发展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先进性。这种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为从事自主研发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更高的视角和更有效的技术支持,不仅可以直接提升自主研发水平,还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2016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达到8327万人,研发人员达到387.8万人年,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为50.0人年/万人;研发人员总量达到169.2万人年,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为21.8人年/万人;研发人力规模居世界首位,研发人力投入强度与科技发达国家差距在不断缩小。我国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相当于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数量。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2015年美国科学家工程师总量为2320万人。
    
    图7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2000-2016年)
    我国研发人员数量不断增长,高学历人员比例继续增加,研发人员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2016年,我国R&D人员总数为583.1万人,其中博士37.9万人,硕士84.6万人,本科毕业生260.8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总数的65.7%。按全时当量统计,2016年我国R&D人员总量为387.8万人年,2017年达到了403.4万人年。R&D研究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169.2万人年,R&D研究人员占R&D人员的比重为43.6%。
    
    图8 中国R&D人员总量变化趋势(1992-2017年)
    6 人力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
    全球发达国家中,美国研发队伍规模最大。根据OECD统计,2015年美国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为138.0万人年(注:美国没有R&D人员全时当量统计数据)。中国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从2010年开始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根据最新数据计算,中国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数占全球总量(世界4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合计数)的比重从2009年的18.8%上升到2015年的21.9%,美国的比重则从20.5%下降到18.6%。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保持着逐年稳定增长态势,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从2010年的33.6人年/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50.0人年/万人,年均增长6.9%。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2010年的15.9人年/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21.8人年/万人,年均增速5.4%,比同期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低1.5%。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指标在国际上仍处于落后水平。2015年我国平均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在R&D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年的国家中仅高于土耳其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多数发达国家平均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仍然是中国的2倍以上。
    
    图9 研究机构的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2005-2017年)
    四、完善技术引进结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是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存在着巨大差距,一些关键核心部件还受制于人,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竞争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技术差距可以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通过技术引进赶超发达国家的窗口,通过引进使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效果得到更快提高。因此,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与抓手。
    1. 加大适宜性技术引进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技术引进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重工业向制造业、金融业和IT等典型的服务业转变。在国内人口和全球自由贸易红利的帮助下,中国在30年间依靠投资和出口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便如此,我国仍面临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高科技产品缺乏等比较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而言,主要是许多产业缺乏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与技术引进中软件技术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引进不足有很大关系。由于当时忽视软件技术、人员培训和考虑自身技术条件,在引进成套设备后难以掌握和控制生产设备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企业往往会重新改造设备,降低设备效率。在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新技术的情况下,形成了不断引进或更新更多的机器设备,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有限资金,还加大了人力成本的投入。而且在技术引进的早期阶段,由于我们缺乏对前沿技术的了解,难以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很多进口的技术是已经淘汰了的,或者是设备已经过期很多年的。这样的技术引进,想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是不可能的。
    2. 加快消化吸收先进性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对进口技术的消化与吸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忽视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国际经验表明,对于进口的每1美元技术,企业需要配套2至5美元来消化与吸收。据日本工业和技术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日本技术进口和技术吸收支出的调查,日本机械工业研究支出的16.9%用于外部进口,而68.1%的支出用于消化吸收。日本电工行业的研究费用的24.4%支出用于外部引进,而48.1%的支出用于消化与吸收。1997年我国在技术进口方面的支出为236.5亿元,消化吸收仅用了13.6亿元,仅为引进费用的5.8%。20世纪90年代技术引进的指导思想对目前的技术困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关系,处理好引进适当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关系,为实现未来10-20年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奠定基础。事实上,我们无法统一为所有产业选择先进技术或适用技术,但我们必须要考虑当前发展阶段以及现在的消化吸收能力,还要充分考虑长远的产业规划和技术发展趋势,以便使我国的技术引进不仅当前有用有效,而且还要能够促进自主创新的发展。
    3.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正是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与技术,快速缩小与技术先发国家的差距,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逐步实现了跟跑并跑,并在一些技术领域实现了领跑。我国对于一些尖端技术的集成攻关具有很大的优势、很好的经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一些高端技术如芯片和一些基础技术的发展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储备、研发能力和科技人才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全球化时代及资源禀赋决定了很多技术及产品来自于相互协作,但作为大国,对于一些重大的基础技术及产品必须有自己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技术引进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发展难题的一个快速、便捷、有效的手段。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进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些要求对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技术引进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在制定技术引进的政策时,就必须考虑消化吸收所引进的先进技术,不断积累科技实力,实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有机统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自主创新协同发展,为我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
    ①对外技术依存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一般用技术引进支出占总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来表示,公式表达为:对外技术依存度=国外技术引进支出/(国外技术引进支出+R&D经费支出)。
    ②③④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8年10月9日。
    参考文献
    〔1〕金碚:《世界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财贸经济》2008年第11期。
    〔2〕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5期。
    〔3〕陈晓东:《中国专利创新的区域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4〕陈晓东:《深化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改革的六大着力点》,《经济纵横》2018年第5期。
    〔5〕陈晓东:《抓住改革关键全面振兴东北》,《经济日报》(理论版)2018年11月29日。
    〔6〕胡伟、陈晓东等:《信息社会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考》,《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6期。
    〔7〕胡伟、陈晓东等:《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区域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
    〔8〕庞长伟:《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创新》,《科研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5期。
    〔9〕李国璋、陈南旭:《创新驱动下技术引进与东西部地区工业结构优化》,《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10〕国胜铁:《技术引进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经济纵横》2016年第12期。
    〔11〕吴广谋等:《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冲突和协同》,《科研管理》1998年第4期。
    
    

Tags:改革开放40年技术引进对产业升级创新的历史变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