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具备全球瞩目的规模优势,同时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但从发展质量看,中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技术、能源等关键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方面,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制造业先进强国的差距依然明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受产业链两端挤压严重,传统规模优势逐渐减弱;中国制造业尚未形成质量效益优势,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核心能力缺乏;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立足于推进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建设,在明晰制造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厘清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第一,全力完善制造业体系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第二,准确分析现实状况与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跟进并有效应对;第三,大力建设产业创新体系,注重创新成果产业化;第四,在制造业领域全面谋划,注重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积极探索建立区域产业协作机制,注重区域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球产业竞争;技术创新能力;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工业强国战略研究”(SKGJCX2014-11)。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已经迈入新时代,从粗放化、外延式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竞争模式转向质量效益竞争模式。建设现代化制造业体系,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制造业新的历史使命。
一、改革开放40年制造业的发展成就 197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秉持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以积极务实的创新实践,仅用40年时间就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制造业的发展显著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支撑中国实现了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根本转变。
1. 中国制造业已经具备全球瞩目的规模优势 197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为599.69亿美元,随后以11.06%的年均增速,持续增长至2017年的35909.78亿美元,是1978年制造业规模的59.88倍,超过美国与日本制造业增加值的总和。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28%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17.20%,中国从微不足道的制造业贸易小国发展成为全球贸易大国。从40年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制造业出口总额比重的变动趋势看,中国制造业出口能力的高速扩张始于1992年,而制造业增加值的快速扩张则始于2000年,表明持续良好的出口形势极大带动并有效支撑了制造业的规模扩张。
2.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 1978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2972.21美元/人,到2017年达到24711.56美元/人,年均增速为5.58%。1978—2010年,大量劳动力从农业涌入制造业,即便在劳动力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仍保持稳步提升。2010年以后,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崛起的推动下,一方面,劳动力向服务业流动加快,制造业劳动力渐呈析出之势;另一方面,制造业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步伐加快,单个制成品价值量增加,因此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快速提升。
3.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1978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17,远远低于同期全球发达国家2.25的平均水平;到2017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长至1.98,仅低于同期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0.92个点。1978年中国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为0.58项/亿美元,到2017年高速增长至6.67项/亿美元,提升了11.5倍,表明中国制造业增长的“技术含金量”取得了质的飞跃。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差距与问题 尽管过去4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看,当前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先行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落后于韩国等世界制造业后起之秀,致使中国制造业总体上被压制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
因此,必须努力推动制造业实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
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差距 我们选取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制造业单位能源利用效率共5项指标以衡量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水平,采用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对比分析的方法,展现2017年中国制造业与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差距。结果见下表。
表 2017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制造业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库、WTO数据库
第一,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全球制造强国。2017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24711.56美元/人,而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5.73倍、3.67倍、3.19倍和3.39倍,中国当前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20世纪40年代、70年代、50年代、80年代的水平,虽然近五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均在10%以上,但仍难以达到产业国际竞争的效率要求。
第二,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从研发投入看,2017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98,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76.74%、58.93%、64.92%和53.95%。从研发产出看,2017年中国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是6.67项/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44.23%、51.47%、110.80%和111.35%。结合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这一指标可以看到,由于美国和日本实施的是全球制造业技术引领战略,技术研发更多地向高技术领域倾斜,因此呈现“研发投入强度大、单位制造业产出专利多、高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高”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而德国和韩国实施的是全球制造业优势产品市场扩张战略,技术研发更多地向先进成熟技术领域倾斜,因此呈现“研发投入强度大、单位制造业产出专利少、优势产品国际市场份额高”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反观中国,则呈现“研发投入强度不大、单位制造业产出专利少、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中低端压制”这种对制造业体系升级极为不利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
第三,中国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并未形成全球竞争优势。2017年中国制造业单位能源利用效率为5.99美元/千克石油当量,仅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67.84%、50.04%、47.69%和75.92%,即同样规模的制造业产出,中国消耗的能源比全球制造强国多24%~52%。粗放式的能源消耗方式不仅使中国制造业体系长期处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低效运转模式,也拉低了制造业企业的效益水平,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严重限制了企业发展的转型能力。
2.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受产业链两端挤压严重,传统规模优势加速衰减。中国不仅要面对制造业先发强国的高端封锁,也要面对制造业后发国家的中低端追赶,制造业全球市场的产业链两端挤压态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制造业规模发展优势的衰减。近年来制造业先行强国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实力,制造业后发国家则积极拓展规模发展空间,而中国制造业则增长趋缓,持续扩张疲态已现。虽然在多年规模积累的支撑下,目前中国制造业仍然展现出全球瞩目的规模发展优势,但后劲不足已成定局。
二是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中国制造业尚未形成质量效益优势。当前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效益既没有有效缩小与制造业先行强国的差距,也没有形成相对于制造业后发国家的表征优势,并且突破难度加大。虽然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效益保持了持续增长,但仍然处于中低端水平。而同期制造业先行强国的质量效益发展格局中,美国、日本、德国分别稳定在高端发展水平上,中国远远低于这三个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处于中高端水平的韩国正逐步迈向高端水平,中国与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制造业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抵御先行强国的高端质量封锁与后发国家的质量追赶。
三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得益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赶超契机,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得持续提升,但尚不足以明显缩小与制造业先行强国的差距。应该看到,相对于一定程度上已经到达技术天花板的制造业先发强国,制造业后发国家的技术能力发展更具活力,通过产业前沿技术或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有可能快速突破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现有格局,实现产业链向高端跃升。中国制造业在巩固当前技术能力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亟须进一步加强培育力度,尽快改善其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利地位。
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届时支撑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制造业体系将实现产业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大幅提升;到205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需要有强大的制造业做支撑。从历史经验来看,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制造业的主导部门需要由纺织、食品、化工、钢铁、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到石化、电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不仅需要制造业总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更需要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实现重大飞跃,需要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成为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20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增长,“住”和“行”需求的进一步释放,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区域消费结构来看,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由于其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逐步接近,消费结构也会出现与发达国家趋同的现象,对休闲旅游、教育等服务需求增加的同时,高档消费品、电子信息产品、医疗保健产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规模效应和消费结构升级不但会为制造业增长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会带来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的机遇。
2. 积极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有助于赢得产业创新发展先机 目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即将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与历史上其他几次技术革命不同,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此次新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差距较小。总体看,部分新兴国家经过一系列科技的跨越式突破,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大致相当的战略发展机遇。中国依托巨大的市场潜力,更是在产业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而且,随着通信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许多技术和服务也成为可贸易品,发达国家在继续向新兴国家转移制造业的同时,其技术和服务业中的诸多环节也不可避免地向新兴国家转移,从而为中国实现技术创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逐渐展开的时代,这对具有较完备产业基础和广阔市场的中国,是一个千载难逢摆脱技术跟随发展模式的机遇。中国应当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产业创新活动,从尖端技术独立突破到国际项目合作研发,从技术人才的高规格培养、引进到国家间优势产业要素的互换协作,不断创新各种方式方法,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狠抓产业技术竞争优势培育,“以点带面”赢得产业创新发展先机,积极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制高点。
3. 信息化深入发展有利于高起点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前全球信息化发展正进入新阶段,新的商业模式、发展业态层出不穷。新一代信息技术统领了世界各国制造业体系的技术升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与运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历史上,德国、日本和韩国正是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实现了对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的改造和本国制造业的跨越提升;美国也正是借助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实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黄金十年发展。有关研究表明,近20年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0%~80%源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发重大经济社会变革的核心技术,抓住了信息化这个核心,也就抓住了制造业跨越发展的关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很多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有的甚至处于同步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动力和市场空间。抓住新一轮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大机遇,不仅可以使中国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更加高效,产品更加智能,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进而培育出一个规模庞大、生机无限的新产业集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4. 绿色低碳转型将有力推动制造业实现全面革新 绿色低碳不仅是产业运作新模式,更是时代催生的新兴产业领域。在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低碳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技术和新制度层出不穷,当前尚在继续深化和细化的过程中,必将重新规范制造业体系的运行机制,将制造业从“烟熏火燎”的旧时代引入“蓝天白云”的新征程,进而将绿色低碳转型的各个产业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产业链的新兴产业。近十年来发达国家通过对气候问题大做文章,逐步加强国际国内的减排约束,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创新创造市场需求,由此形成新的技术突破和经济增长点,为本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必争的制造业发展新高地。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等方面做出战略部署并付诸实施。中国具有巨大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研发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必将在国际绿色低碳产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以此带动制造业生产力的整体升级和生产方式的全面革新。
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全球产业技术竞争加剧,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中国制造业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规模扩张”向“高端质量升级”的转变,中国抢占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导向引起了发达国家的高度戒备,“技术压制”成为发达国家近期采用的普遍应对办法。在全球产业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加深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制造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日益加大。同时,随着“技术加速迭代”趋势增强,先进技术的产业效益周期明显变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路径已经难见成效。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真正摆脱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压制,才能真正走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建立全球产业体系的话语权。
第二,全球产业主导权竞争激烈,对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造成更大阻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发展的驱动要素发生深刻变化,从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要素到知识、技术、标准等竞争优势要素相互交错发挥作用,国家产业主导权之争更加复杂化。全球经济南北差距扩大和“拉美化”现象充分表明,跨国企业集团是一国全球产业主导权竞争的尖兵:通过全球布局扩张,掌握所属产业的全球资源链;通过全球技术垄断,掌握所属行业的全球技术链,并据此压制后发国家的相关产业崛起,攫取全产业链高额利润。应对跨国企业的主导权封锁,中国制造业就必须增强国内企业对竞争优势要素的掌控能力,努力提升产业主导权,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削弱,亟待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未来20年是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须寻找在成本上涨过程中的持续稳定发展路径。从新兴国家竞争看,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与一些非洲新兴国家的低要素成本崛起,快速挤占了中国制造业传统的低成本国际竞争空间。从国内区域发展看,东部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阶段的后期,产业要素成本的上升和传统产业的转出,是历史的必然,但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东部经济的短期繁荣;中西部地区虽然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仍有产业梯度转移承接潜力,但在产业体系跨越式突破的新形势下,其对高端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瓦解。中国已经发生工业化阶段的转换,但产业竞争要素优势并没有实现动态协同升级,造成了工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竞争要素优势的脱节,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成产业竞争劣势,因此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十分紧迫。
第四,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强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有所恶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回流”战略,以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制造业二次复兴,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再平衡,贸易壁垒更加强化,贸易摩擦频率高发,中国制造业原有的国际市场拓展模式、产业技术发展模式、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资本运作模式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当前普遍运行不畅;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已开始超过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以及一些拉美等国家。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将面临前有发达国家的阻截,后有东盟、拉美等国家追赶的双重压力,产业升级不可能一帆风顺,陷入“升级陷阱”的风险不断加大。
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工业之重,通过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以现代化制造业体系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要义。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制造业已经完成以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规模赶超任务,面向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形势,破解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桎梏的新发展方式,内涵极为丰富,将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完善。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求在制造业增长保持基本稳定和平缓变动的前提下,以提质增效为发展重点,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具体而言,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供给端与需求端相匹配”的高质量发展,以消费升级为导向,通过加快产业要素升级、企业智能转型、生产性服务业补强,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互促提升。二是“制造业体系高效运转”的高质量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制造业体系为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完善、产业布局优化、节能减排部署、配套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制造业体系的运转效率和盈利能力。三是“区域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以区域间互补共赢为目的,通过错位发展、产业互补、一体化布局、跨区域世界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区域间的良性协作。四是“三产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以制造业作为高端生产要素的输出中心,辐射带动智慧农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形成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升级。
新时代的制造业,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挑战主要源于外部压力,机遇则蕴藏于内部与外部宏观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修炼“内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全力完善制造业体系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涉及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先行、决策部署落地、全盘布局调整、科学规划辅助、任务分解执行、有力有序推进、实时评估辅助、反馈机制完善、整改落实到位、总结修正及时、政策稳定统一。
第二,准确分析现实状况与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跟进并有效应对。在不同发展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要与时俱进。面向以智能化为代表的工业4.0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应与产业智慧供应链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应对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用智能化全面武装供给侧,用大数据精准预测需求侧,注重供需双向互动升级。
第三,大力建设产业创新体系,注重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一方面,加快高端先进技术的研发创新,国家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先进制造技术研发机构,以掌握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另一方面,加快建立适用技术的扩散推广体系,以服务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目标,有效提升整个制造业体系的经济效率。
第四,在制造业领域全面谋划,注重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基础上,超越行业边界,使制造业发展有效拉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价值链升级。既要在制造业领域全面谋划,也要着眼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对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指标、政策、标准融合细化。
第五,积极探索建立区域产业协作机制,注重区域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一方面,应该深化区域分工协作,使各区域在国家框架下承担相应责任,才能建立顺畅的国家战略传导渠道;另一方面,需要明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以及区域间互补合作的重点,进而确定各区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具体落地方式的创新、互助与互补。
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1. 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 以“生产模式升级”和“生产要素升级”为两大抓手,持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生产线技术含量。加快品牌建设,淘汰滞销产品。整合行业内资源,加强产业链集成力度,保证节能减排达标。探索与新兴产业合作方式,实施制造业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业务外包、供应链合作等。大力发展准时生产、柔性生产、精益生产、大规模定制等现代生产方式,增强传统制造业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2. 加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
3. 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 密切大中型制造业生产企业与大型商业企业的利益关系,促进大中型工商企业联合,通过自建营销网络、并购国外营销网络等方式开展自主营销。发展具有影响力、控制力的现代国际网络营销体系,推动生产加工环节与品牌营销等环节融合,促进价值链环节的上移,打造“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品牌。大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营销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
4.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积极发展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第三方物流,促使制造业企业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降低制造业运行的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制造业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通过智能软件和智能平台的开发,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工业化的联动,开发工业物联网,进一步升级电子商务的市场应用深度。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快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的能力。
5.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将信息化与工业化从设备融合层面深化至系统融合层面,从单个企业的融合层面深化至多企业间的工业物联网融合层面。加快建设产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辅助支撑工业物联网的全面推广。加快建设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信息与信息化领域的高等院校或学科专业以及科研机构,发展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化创新体系,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6. 提高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低碳、环保和循环型工业体系,从设备购买、建厂选址等源头上严把企业绿色生产关,大力推进绿色增长战略。强化污染治理,把好排放、回收等污染物出口关,通过循环利用配套设备的技术改造措施,推动企业废物“零排放”达标。政府积极承担公共绿色管理职责,建设公共绿色回收处置中心,将制造业企业无法消化的“三废”统一接受处理,降低全社会工业三废最终处置量。制定稳定的制造业企业绿色政策,规范企业节能减排力度,促进政策的长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综合卷》,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2]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3]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吕铁等:《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刘丹,1983 年生,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