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钢:中国工业创造世界瞩目奇迹
100多年前,尽管经过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已经萌芽,但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工业不能不说几乎是“一穷二白”。我国工业真正起步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波澜壮阔、世界瞩目的工业奇迹。
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万亿元(约合4.5万亿美元),约是美国的1.5倍(据统计,美国2019年工业增加值约为3.02万亿美元),接近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工业增加值总和。曾经的“赶英超美”梦想早已成为现实,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不少产品产量甚至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中国制造”的身影,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工业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旧中国留下来的工业底子:几乎“一穷二白”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长期战乱,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就是旧中国留下来的工业底子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同志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当时的国情,“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深感忧虑,深刻认识到,一定要实现工业化,否则中华民族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二、计划经济时期:初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到10%,主要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仅有1.33万吨。为改变这种“一穷二白”状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从“一五”时期(1953年-1957年)开始就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一五”时期,通过开始建设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为此后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最后投入施工的150个项目中,包括民用企业106个,国防企业44个。在106个民用企业中,除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29个,西部地区21个;44个国防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必须摆在海边外、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有35个。
从1953年开始实施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这段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编制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这些“五年计划”在编制与实施理念上,强调通过完全的政府计划指令性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虽然5个“五年计划”中只有“一五计划”制订比较切合国情,其他几个“五年计划”都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盲目追求高速度,计划指标超出了当时的国情国力,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但总体而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即是对这些“五年计划”实施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这一时期,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国防科技也得到较快发展,标志性事件就是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两弹一星”成功研制,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
三、改革开放时期: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由此,在工业发展布局和政策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一是在工业布局上进行调整,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沿海地区工业由此快速发展起来了。二是大力发展民生相关的轻纺工业。这也是我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中发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针对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超前发展,轻工业发展缓慢,老百姓生活困难、吃穿用等日常生活需求难以满足的现实,1981年陈云同志提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实际上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累与消费,生活与生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大力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此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确立,为各类所有制性质的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工业不仅在量上获得极大的扩张,同时,工业发展的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工业快速增长,中国工业总量世界第一。以不变价格计算,1978-2019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长1.1个百分点。从工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1978-2019年的42年时间里,其中有17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另有14年贡献率介于40%~50%之间。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蓬勃发展起来,市场实现了从短缺到丰裕的巨大转变。较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产品如家用电冰箱、集成电路等增长了千倍以上,另外一些产品如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手机等则增长了万倍以上,即使一些产品如钢材、水泥等仅增长20多倍,也意味着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据轻工联合会资料显示,如今我国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塑料加工机械等100多种轻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手机、计算机和彩电等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在70%-90%之间。汽车、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产品产量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比如,水泥行业彻底淘汰了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基本全覆盖;钢铁行业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冶炼、轧制设备,钢材品种质量提升实现巨大突破,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超过了100%;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从主要技术装备依赖进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电解铝技术输出国外的转变,落后的自焙槽电解铝生产工艺已经全部淘汰,中厚板高端航空铝材已用于大飞机和军工等领域,高铁用铝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二是新兴产业不断加快孕育发展。近年来,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显著快于工业平均发展速度,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移动通信、语音识别、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C919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工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依托产业基础完备和综合成本优势,我国对外贸易量质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1978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仅为168亿元人民币,2020年已达到17.93万亿元,增长了1068倍。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主力。近年来,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六成左右。另一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快更新换代,出口产品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家电、纺织服装、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电池等行业已成为我国在全球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些技术已从跟跑到领跑。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作为创新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讯设备产业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蝉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长征”“神舟”“北斗”“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顺利进行,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
——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字经济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据工信部材料,截至2018年9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7.8%和48.5%。二是“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6月,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3.7%、24.7%、7.6%。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兴起。三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实质步伐。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四是融合发展态势明显。近年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态势明显,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显示,2020年工业领域数字经济渗透率达到21%。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助力全国节能减排。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工业绿色化发展压力和动力明显提升。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逐步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等制定了约束性指标,促进工业绿色发展。2017年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三年实现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承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主要是工业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带来的。
四、面向未来: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但还没有全面实现工业化;我国已经是第一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制造强国。全面实现工业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工业制造强国,是未来我国工业发展使命和方向。
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一个14亿人口大国的工业化,这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伟大的现代化进程。从世界工业化史来看,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全球也只有约10亿人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的工业化则是一个具有14亿人口大国的工业化,因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对整个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颠覆性”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改写人类历史。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前些年预测,中国将于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工业化。基本实现工业化不等于全面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存在着区域工业化不平衡,一些区域的工业化水平不充分;产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创新能力和高端产业发展不充分;工业化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绿色经济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解决工业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我国工业从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就是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的过程。有研究认为,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工业化,全面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早在2015年11月,时任工信部部长苗圩应邀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作《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状况》的讲座,指出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他表示,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梯队,目前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不会一蹴而就,至少要30年不懈努力。
针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产能过剩、“脱实向虚”和“卡脖子”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夯实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展,坚决遏制部分领域部分地区“过早去工业化”“过快去工业化”现象,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绿色转型,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在新发展阶段,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工业兴、则国家兴,工业强、则国家强,回首过往,我们披荆斩棘,成就辉煌,展望未来,中国工业发展任重道远,继续肩负着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今天,中国工业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建国100周年之际,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发表时有调整,本篇为作者原稿)
Tags:百炼成钢,中国工业创造世界瞩目奇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