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工业经济学 >> 正文

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http://www.newdu.com 2023/9/27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08期 李晓华 参加讨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强调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要科学认识我国制造业的优劣势,围绕制造强国的目标要求、重点方向,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一、制造业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特别是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抬头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条件下,制造业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经济活动的总和,也是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主要经济部门,因此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与支撑政府管理、公共设施、社会服务等各领域运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只有通过工业化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才能挺起国民经济的脊梁,实现国家民族的自强自立。旧中国由于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生产力落后、国家贫穷,并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化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独立富强、使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中国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快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基础和国防工业体系的建立使中国真正实现了“站起来”,彻底改变了受人欺辱的局面。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美西方国家通过加征关税、限制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等举措,不断加大对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打压遏制力度,造成制造业产业链安全风险加大。“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习近平广西考察: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网2017年4月21日)。要通过做强制造业,增强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
    制造业是兴国之器。以服装加工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投入相对较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符合低收入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起飞都是从制造业起步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间,大多数年份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增速。1952—1977年间,我国GDP平均增速5.96%,而工业的平均增速达到11.3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在很长时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1977—2012年间我国GDP平均增速9.91%,工业平均增速达到11.53%,直到2013—2019年间工业的增速才持续低于GDP增速。但由于这个时期工业规模已经很大,所以仍然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2020—2022年间,新冠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制造业起到了经济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工业增速又重新超过GDP增速。制造业不仅本身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且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制造业的产业链长,生产过程需要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投入,制造业的增长会直接拉动农业、采掘业、公用事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尽管到工业化中后期后,服务业比重会超过第二产业,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比重甚至下降到20%以下,但许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同时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在制造企业内部的服务活动会独立出去,纳入服务业的统计范畴,从而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可见,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强大的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无论是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还是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建立在制造业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对于大国来说,本国制造业所能生产、提供的物质产品的种类、数量、技术水平、性能和质量直接决定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毛泽东在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美西方国家将“脱钩断链”作为大国博弈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不仅产业链的正常运转难以保障,产业安全、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等国家各方面安全都面临巨大风险。只有拥有强大的制造业,才能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制造业是富国之源。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创新最活跃的产业部门。例如,2018年制造业在商业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中的占比,中国为90.6%,日本为86.5%,德国为85.4%,美国为61.5%,2004年美国制造业拥有美国全部专利技术的90%。由于制造业研发投入大、创新产出多,因此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力量。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在1990—2009年的大多数年份,法国、德国、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多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制造业都是各产业中最快的。尽管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工业和制造业的比重会出现下降,服务业的比重会超过制造业并进一步拉开差距,但制造业属于技术进步部门,服务业属于技术停滞部门,由于劳动力可以在不同行业间自由流动,各行业的工资水平需要大致保持同比例增长。技术进步部门可以通过生产率的提高实现收入的增长,但停滞部门的收入要保持同进步部门的同比例增长,就需要产出价格的同步上涨,这种现象被称为“鲍默尔成本病”。“成本病”的存在意味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技术进步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实现的。由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速度快,因此也是利润率相对较高的产业部门。根据资讯(WIND)数据,2018年至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整体法),制造业均处于较为靠前的位次。例如,2022年,制造业净资产收益率为9.71%,在证监会行业分类的19个行业中,仅次于采矿业(15.94%)、金融业(9.75%)、卫生和社会工作(10.76%),居第4位。因此,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需要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进步部门的持续发展推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需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创新能力强、附加价值高的产业部门发展壮大。
    二、制造强国的目标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此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二十大又反复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分别用一章对“(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进行规划部署。可见,“制造强国”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作为《中国制造2025》前期研究的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编制了包括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等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各国制造业水平的“制造强国”指标体系。《中国制造2025》构建了包括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制造业主要指标体系,并提出分“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强国目标的描述,可以认为一个国家成为制造强国,需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制造业规模处于世界前列。制造强国首先是制造大国,这是因为制造业的产业链长,规模经济非常明显。所谓制造大国,既包括制造业的整体规模大,也包括主要优势产业的规模大。没有足够大的规模,就无法拥有相对齐全的产业门类,不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缺乏规模优势,也就很难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世界领先的制造业规模是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产业体系的前提条件。
    制造业创新能力居于世界前列。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和质量、生产效率等根本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制造强国居于世界前列的制造业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与制造业有关的科学发现、基础研究,也包括具体产业中的技术开发应用,不仅包括在既有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也包括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对新兴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引领能力。
    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力强。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冲击、俄乌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下,效率优先的全球分工原则被打破,兼顾效率与安全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选择。制造强国必须能够保障本国的产业链安全,而产业链安全需要对关键环节具有强大的掌控力。这种掌控力既来自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产业体系的整体技术水平,也取决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本土化自主生产能力。
    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全球领先。制造强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一定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发展质量既包括生产效率(劳动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增加值率、经济效益,也包括制造业发展所处时代的技术—经济特征。当前,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不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为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形成共识,绿色低碳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制造业典型特征,制造强国的制造业在数智化、绿色低碳化水平方面也要居于世界前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时期,并且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部门之一,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以及制造业与通信、互联网等数字技术部门的融合不断深化,不但已有的制造业不断演变,而且还会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因此,制造强国是动态的,它衡量的是在某一时点或阶段制造业综合实力处于全球领先的国家,制造强国的具体标准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国家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制造强国的地位,必须保持制造业的创新和活力,持续推进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三、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与制造强国仍存较大差距,需要大力推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清醒认识我国制造业的优劣势。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10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75%,相当于美国的1.97倍。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最齐全的产业门类,建立起配套完整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分工地位、附加值、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水平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高铁、造船、建筑机械、发电设备、通信设备、液晶面板、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细分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居于世界前列。2015年工信部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时将全球制造业划分为四级梯队发展格局,并认为中国当时处于以中低端制造为主的第三梯队。虽然《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24期),产业链短板、断板和薄弱环节仍然较多,产业安全仍存在较大风险,产业发展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总体上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制造强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点方向。建设制造强国,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抓住以下四个重点方向发力。一是稳优势。继续保持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产业配套完善的传统优势,特别是要积极应对工资上涨、全球价值链重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环节外迁对产业生态体系的影响,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性能和品牌价值。二是补短板。针对我国重要产业和产业链存在的明显短板、断点和弱项发力,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强化产业链安全。三是攀链条。支持制造企业由“微笑曲线”底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的更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产品架构设计与下游的品牌管理、增值服务等高端环节升级。四是育动能。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可能涌现出新赛道新动能的领域,加强由前沿技术突破形成的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做大做强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对新链条的掌控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优势。
    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增强创新能力。支持大学、科研机构围绕产业链“卡脖子”关键技术、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技术开展研发攻关,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赋能技术的创新,加强通信网络、算力、算法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鼓励制造企业采用适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开展模式创新、提供增值服务。三是加快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碳捕捉、碳封存、节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推动制造业园区、企业积极采用低碳技术,加快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鼓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鼓励中西部与东部城市、园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合作,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当地需求的产业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制造企业向专业化园区集中,打造若干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五是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推动中国企业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六是优化组织结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形成一个由行业龙头企业或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品牌企业、大型平台企业以及一大批科技创业企业构成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制造业产业生态。
    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政策保障。推动制造强国建设需要政府在要素、市场、营商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第一,加强生产要素的保障。包括对先进制造业、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以及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土地、能源、融资等生产要素的支持。第二,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财政投入,通过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等形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攻克“卡脖子”技术,通过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第三,加强制造业人才供给。加强中小学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根据制造强国建设和制造业升级需求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制造企业员工参加在职培训和在职教育。第四,加大对市场和应用场景的支持。鼓励国内大企业优先使用国产产品,扩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险的范围和支持力度;通过试点应用、政府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加强对前沿技术产品化应用场景和新兴技术商业化应用市场的支持。第五,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减少企业进入壁垒和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预,调动企业家的能动性,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李晓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08):43-47.
    
    

Tags: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