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错过城市化的人口 一些经济学家简单地将中国与日本、韩国进行城市水平的比较,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还较低,未来可以达到75%~80%,因此还有很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年,从工作到退休,从能够进入城市到再也没有能力进入城市,有其生命周期。就个人而言,有迁入城市限定时间的窗口期,在此期间内不能进入城市成为市民,就会成为错过城市化人口。
虽然都是人口流动和迁移,但中国与日本、韩国不同,一是退出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体制完全不同;二是人口流动和迁移过程中进入期窗口有障碍和无障碍的不同;三是日本、韩国基本没有错过城市化人口,中国有大量的错过城市化人口沉积在农村,在其之后的生命期中再也无法成为能够城市化的人口。从另一个角度看,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面临着诸多障碍,许多农村人口在年轻能够城市化时进入城市,但最终未能进入城市成为市民。这部分错过城市化人口,包括由于城乡户籍分割和迁移管制未能进入城市成为市民的人口,因城市对其不提供教育等公共服务等未能进入城市成为市民的人口,因没有土地财产性收入和城市中房价太高而经济能力不足未能进入城市成为市民的人口。
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管制的放松,错过城市化人口数量的增长有放缓的趋势,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其绝对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错过城市化人口已达7642.96万人,占总人口的5.6%。城市化是不等人的,工业化前期高生育率和人口高增长率时形成的巨额城市化潜力人口,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进入城市,或者进入城市后没能成为市民。青年出村进城务工,老年出城回村,没有及时进入城市成为市民,结果成为农村中的错过城市化人口。因此,中国等一些在工业化过程中对人口迁移管制和设置障碍的国家中,其城市化的水平在工业化结束时可能要比人口自由迁移和对人口迁移提供帮助的国家低得多。
错过城市化人口的大量存在,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3个方面:(1)劳动力人口过多聚集在农业领域,而农业领域相对而言生产率较为低下。这部分人本来可以在城市中发挥出更大的生产力,却只能在农村进行一些传统的农业工作,从而造成国民产出和净收入的巨额损失。(2)人口城市化滞后损失的消费需求。由于农民工不能顺利市民化,其消费能力相对于真正的市民甚至是应有的农村消费水平均存在较大差距,这部分差额是人口城市化滞后形成的消费需求损失。(3)居民创造并分配财富的潜力不能发挥,从而形成巨额的国民收入损失。许多农村土地撂荒、不能规模化经营、宅地破败、山林荒芜,其实就是由于土地不能市场化配置,不能被投资再利用,实际上是农村土地“僵尸”资产性质的体现。社会投资越不能进入,农村的土地等资产就越难以有效配置,其资产价值和产出价值的损失,影响国民财富的形成,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