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大国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90-2010年国内文献述评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经济评论》2011年第6期 欧阳峣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中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大国经济的研究经历了“提出问题、初步探索、形成热点”三个阶段,主要从大国经济崛起的典型化事实出发,研究了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大国模式和大国战略、大国治理和大国体制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但是,现有研究存在对象不够明晰、内容比较分散和理论深度有待拓展等问题,基于这种状况,未来的研究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应该积极寻求大国经济研究的微观基础和理论范式,揭示超大规模国家经济的特征和特殊规律,并通过在系统化研究、核心原理研究和学科体系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大国经济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国经济,理论观点,历史回顾,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欧阳峣,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410205,电子信箱:ouyangya0008@163.com。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研究大国经济是中国经济学家责无旁贷的任务。大国经济研究比大国的经济发展研究更为宽泛,它不仅包括大国的经济发展特征和规律,而且包括大国的体制转型模式以及大国的政府经济行为特征等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长期研究大国的特征、优势、战略模式及体制等问题,以期为探索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将回顾大国经济研究的历程,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研究的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从而为深入推进大国经济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一、大国经济研究的发展阶段

从学术意义上最早提出研究大国经济发展的是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他在1992年出版的《新发展经济学》中指出:应该重视对发展中大国的研究,并试图探讨“大国发展的问题,包括大国的特征、大国发展的难题和大国的特殊道路。”①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篇名中有“大国经济”的论文共305篇,其中1990 - 1995年48篇,1996 - 2005年138篇,2006 - 2010年119篇。

回顾近20年的研究历程,如果以研究内容和取得进展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提出问题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和形成热点阶段。

(一)提出问题阶段(1990 - 1995年)

这个阶段研究大国经济的代表性学者有张培刚、陈文科、李京文、方汉中、程极明、林毅夫、陈越、熊贤良等。研究的内容和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首先提出发展中大国应该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张培刚(1992)认为,以前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只是为中小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作出了贡献,而没有从总体上揭示大国经济发展的复杂过程和特殊规律,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发展经济学若不以发展中大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它自身也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发展和完善。(2)比较分析了典型大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李京文和方汉中(1990)专门比较分析了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前苏联、中国、印度、巴西10个典型大国为研究对象,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程极明(1995)选择美国、前苏联、巴西、印度和中国5个典型大国,对它们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化道路、区域经济、经济体制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3)专门分析了大国发展的困惑和难题。鉴于20世纪80-90年代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腾飞的客观事实,张培刚(1992)分析了制约大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传统的影响、人口和就业压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工农业发展不协调以及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后来,陈文科(1994)全面分析了大国发展的人口困惑、结构困惑、生态困惑、灾害困惑、短缺困惑、债务困惑、市场困惑、体制困惑、农民问题困惑及传统文化困惑,并区分为经济因素、经济非经济兼有因素和综合因素。(4)开始研究大国模式和大国经济发展战略。陈越(1989)较早地阐释了大国发展模式,他借鉴西蒙·库兹涅茨的观点,分析了国家规模对经济的影响;林毅夫等(1994)以及熊贤良(1995)等研究了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具体分析了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

(二)初步探索阶段(1996 - 2005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性学者有:童友好、李由、刘力、胡鞍钢、李德伟、杨开忠、宋玉华、赵伟、靖学青、张皓等。这个阶段的研究主体为中青年学者,包括一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李由探讨了国家规模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刘力探讨了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生童友好探讨了大国经济的特征和发展战略。研究的内容和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初步探讨大国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童友好(1999)、李德伟(1999)、杨开忠(1996)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大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和中国的大国特征,探索了大国经济增长路径;胡鞍钢(1998)、靖学青(2000)、张皓(2001)、刘力(1999)分析了大国的国内市场规模,提出了扩大内需和以内需为支撑的发展模式。(2)初步探讨国家规模约束下的大国管理体制。赵伟(1997)分析了中国贸易总规模、市场容量和出口供给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增大的特征,提出了大国规模下外贸增长的战略思路;李由(2000)研究国家规模及其与分工、市场结构、积累、资源配置、区域发展、经济开放的关系,分析了大国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出了大国行政区划、产业政策和创业管理体制的模式。(3)初步探讨新兴大国崛起的世界经济格局。宋玉华等(2004)专门研究新兴大国,提出了界定新兴大国的六条标准,包括国土面积、人口、资源和市场规模;地区大国和地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参与者;经济改革开放和强烈的国家振兴欲望;强劲而持续的经济增长态势;世界经济中新的上升力量。他们比较分析了“金砖四国”与西方发达大国的经济实力及其变化,提出了把握战略机遇、实现和平崛起的思路。

(三)形成热点阶段(2006 - 2010年)

2006年,我国翻译出版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所著《大国的兴衰》一书,他回顾了大国兴衰的历史,分析了影响大国兴衰的诸多因素,并预测了未来的世界格局。该书引发了国内学者对大国崛起的讨论,以《大国崛起》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为契机,大国经济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这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有:李稻葵、海闻、洪银兴、张军、蔡昉、江小涓、欧阳峣、张平、杨汝岱、赵志君、吴晓求、张亚斌、易先忠、刘智勇、生延超等。研究的内容和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研究大国概念问题。张李节(2007)将国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界定为大国;郑捷(2007)基于经济学的定价原理提出大国的定义,将大国界定为能够成为国际市场中价格的制定者、而不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的国家。欧阳峣等(2009,2010)根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对大国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大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遴选出24个属于大国范畴的国家,并区分为三个层次和两种类型。(2)研究大国优势问题。张李节(2007)把大国优势概括为:资源优势、分工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发展优势、规模优势、生产力推进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欧阳峣(2006,2009)提出了“大国综合优势”,它是通过整合大国的各种有利的资源而形成的融各种优势于一体的综合优势;从形成机理看,它主要源于由“大”而导致的规模经济与分工优势、差异性与互补性优势、多元性与适应性优势、独立性与稳定性的优势。(3)研究大国战略模式问题。杨汝岱和姚洋(2006)对大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比较,认为实行有限赶超战略的国家的发展绩效明显优于没有实行有限赶超战略的国家;白曼(2009)、孙早等(2010)、蔡昉等(2009)、易先忠等(2009).欧阳峣等(2010)、张平等(2007)、姚斌(2006)、吴晓求(2010)分析大国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外贸易、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金融发展、汇率制度选择的模式和路径;江小涓(2010)、曾剑秋(2007)等分析大国的内需与外需、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提出了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进口替代战略和重视经济内循环的策略。(4)研究大国管理体制问题。如方红生和张军(2009)认为缺乏良好的制度约束导致了财政政策偏向扩张,等等。

二、大国经济研究的理论观点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研究,大国经济研究从提出问题到形成热点、从零星研究到比较系统、从初步探讨到逐步深入,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从总体上看,研究的线索主要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

(一)关于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的分析

从大国发展的典型化事实中揭示大国的特征,这是大国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张培刚教授认为,“发展中大国是一个既包含自然地理特征、又包含社会经济特征的综合性概念,具体的特征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和人均收入水平低。”②这种概括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缺陷在于没有讲到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后来童友好(2000)分析了大国经济不同于小国经济的特征: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经济规模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大;工业部门体系齐全。他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概括的,而且注意到各个特征之间的联系。欧阳峣等则专门从经济方面概括了大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国民经济体系的相对完整性、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与世界经济之间影响的双向性、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性。

从大国的特征中寻求大国的优势,就使大国特征研究延伸为大国优势研究。对于大国优势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张培刚教授已经谈到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存在足够规模的国内市场,从而在工业化初期可能占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然而,鉴于20世纪80 - 90年代“亚洲四小龙”腾飞而大国发展相对缓慢的客观事实,人们没有把目光投向大国发展的优势,而是投向了大国发展的困惑。比如,陈文科(1994)就列举了大国发展的十大困惑。小国好办事、大国事难办,成为一个时期带普遍性的认识。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持续发展的奇迹,“金砖四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大国经济现象引起了世人瞩目。这时人们看待大国的眼光发生了变化,逐步认识到了大国发展的优势。欧阳峣(2010)从“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分析了大国效应或优势,即市场潜力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资源总量大、国内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大,加深国内产业分工程度;产品多样性,增强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区域差异性,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完整性,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比较完整的概括。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课题组专门研究“大国综合优势”,分析了“大国综合优势”的内涵、形成机理及其与大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联系。

(二)关于大国模式和大国战略的探讨

张培刚教授通过概括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性特点,论述了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第一,由于大国人口众多,国内消费需求和市场容量相对较大,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外贸比重较低;第二,大国发展需要建设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和满足数量庞大的国内需求,因而要增加国内总储蓄和国内总投资的比重;第三,大国发展需要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就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因而在收水平较低时就进入经济结构变动时期;第四,大国要在经济发展中保持优势,主要取决于它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能否及时地得到改善和变革。③这是国内学者对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的最早论述,张培刚教授的分析既借鉴钱纳里、赛尔昆和库兹涅茨等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观点,又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而具有深度和创新意义。在经济开放方面,李德伟(1999)认为19世纪初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启动之前的经济属于典型的封闭型大国传统经济,形成了与奥克鲁斯特的西方“开放型小国”模型迥然不同的大国封闭模型,它维持了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社会制度;而一旦打开国门,最有可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同时,从局部地区启动,然后以点带面地向全国推进。姜文学(2009)分析了大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比较小国战略的主动参与式特征和大国战略的被动跟进式特征,分析了各自的形成原因。林毅夫等(1994)提出发展中大国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绩效并不理想,因而主张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战略较好地解释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成功。许多学者肯定了这种战略在我国的相对适宜性,但也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思路。熊贤良(1995)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并不一定是大国经济的最优选择,对于国际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仅仅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是远远不够的。欧阳峣(2009)认为,比较优势战略没有反映大国经济的多元特征,只适宜于经济的数量增长阶段,而不适宜经济转型和质量增长阶段。洪银兴(2010)提出,在中国成为经济大国以后要调整经济思维,对经济发展方向重新定位:一是改变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的跟随战略;二是在全球化经济格局中改变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三是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四是在经济发展取向上转向创新型经济。

人们研究最多的是大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导致的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童友好(2000)分析了大国的国内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是成为拉动大国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二是促进企业规模生产和竞争力提高;三是增强新技术开发应用的扩散效应;四是在一定程度上以国内竞争代替国际竞争。靖学青(2009)以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墨西哥等大国为研究对象,发现上述大国的总需求和总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净出口的贡献,即内需的贡献大于外需的贡献,提出国内市场需求在大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外需处于次要的地位,从而决定了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即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模式。曾剑秋和丁珂(2007)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大国内外经济循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大国内外经济循环战略,即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上建立一种机制,当外界环境较好时,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进而推动系统的发展;当外界环境欠佳而内部循环较好时,通过政策调整避免或减少外循环造成的损失,以内循环带动系统的发展;当内外环境都好时,发挥两者协调优势;当内外环境都不理想时,通过两者互补减少损失。江小涓(2010)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了“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即以内需为总需求的主体,以外需调整失衡,并通过改革创新促进两种需求协调发展。祝合良(2002)分析了发达大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建设和利用的经验,认为国内市场在大国工业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提出了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国内市场关系的政策建议。通过讨论和研究,国内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大国发展应该主要依靠内需拉动,改变过去过度依靠出口的战略模式,加强国内市场建设,主要通过扩大内需而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有的学者还从国家规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大国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李由(2000)认为大国的经济规模特征导致了在分工、市场结构、积累、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特点:一是国家内部和区域内部分工相当发达;二是市场结构相对完备;三是储蓄、投资等积累水平相对较高;四是产业结构门类相对齐全;五是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六是对外贸易依存度低。李稻葵(2007)提出大国发展战略的六个基本要素:一是要尽快地建立一个有效的统一的内部大市场;二是要思考大国战略贸易问题;三是要有比较合理的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安排;四是要有以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为核心目标的宏观管理体制;五是要在关键的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六是要有大国的经济外交和国际舆论导向。欧阳峣(2010)认为,根据大国经济的特殊性,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应该体现四个特点:一是根据大国经济发展的规模性,在产业上应该采取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二是根据大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在区域上应该采取协调发展的战略;三是根据大国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在市场需求上应该采取内外循环的战略;四是根据大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在国际上应该采取积极进取的战略。

大国产业发展战略也是国内学者研究比较多的问题。白曼(2009)认为,在考虑后发大国的产业发展战略时,要素禀赋和国家规模都是重要因素,不能仅仅遵循比较优势战略和后发优势战略,而要充分考虑超大型的国家规模所带来的大国优势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孙早等(2010)研究了后危机时代的大国产业战略,认为工业化大国产业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产业创新维持在新的全球价值链中的系统集成者地位,继续扮演领先者和主导者的角色;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发展中大国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应该借助政府力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蔡昉等(2009)研究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通过延伸雁阵模型的解释和预测范围,认为实现产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重新布局,即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回归其劳动力丰富比较优势的同时,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的延续。

有的学者对大国经济的具体特征或优势进行了专门研究,从而将大国经济特征或优势的研究引向深入。曾铮(2008)对大国这个经济体内部差异性进行描述,通过对中国区域均质程度变异系数的测算,分析区域要素结构、技术水平结构和制度框架的差距及变化,发现我国区域间综合离散程度比较高,具有不均质大国的典型特征。欧阳峣和刘智勇(2010)分析发展中大国人力资本的特征,认为异质性人力资本与多元的产业结构、物质资本投资以及技术水平之间有着较强的动态耦合关系,形成了后发大国人力资本的综合优势,从而使后发大国较低水平的人力资本仍然可以促进经济较快地增长。易先忠和欧阳峣(2009)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大国效应,认为发展中大国出口产品的同质性容易导致“合成谬误”,使得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发生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而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和鼓励进口偏向型技术进步可以避免“合成谬误”,促进贸易结构升级。欧阳峣和生延超(2010)分析了后发大国的多元技术和适应能力,认为如果后发区域所引进的技术和现有的技术基础、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相适应,其技术适应能力就高,就能够较快地实现经济收敛。易先忠和张亚斌(2009)还分析了不均质大国技术进步的特征,认为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方式也应该与区域经济差异相一致,它具有“圈层经济”带动技术“圈层进步”的特征。

(三)关于大国治理和大国体制的思考

国家规模不仅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制约政府管理的重要因素。李由研究国家规模约束下的政府管理的特征和方式,提出了大国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一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是合理划分行政区,实行分级管理的制度;三是运用产业政策进行管理和调控,合理地配置资源;四是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实行分级所有和分级管理的体制。王守杰和李炜(2005)分析经济增长、大国崛起与社会和谐的相关性,认为可以通过科学管理达到社会和谐:一是以良法为社会和谐、经济增长提供制度保障;二是以良政为社会和谐、经济增长提供体制保障;三是以良治为经济增长、社会和谐提供社会保障。

大国治理比小国治理的难度要大,它需要解决一些难题,比如搜集信息的成本大可能导致信息不充分,地方政府的目标最大化可能偏离社会最优目标等。钱颖一和周业安(2003)较早提出具有M层级制的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将有助于地方政府为增长而进行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验。方红生和张军(2009)则利用1994 - 2004年度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方法,验证了中国式分权的治理模式和预算软约束相互作用而导致财政政策偏向扩张的假说,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三、大国经济研究的前景展望

随着大国崛起的典型化事实的描述,使得大国经济研究愈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论文在数量上逐步增长,在质量上不断提升。经济大国的学者研究大国经济,的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诚然,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缺陷:一是研究对象不够明晰,由于对大国的界定缺乏统一认识,导致研究对象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狭窄,有的还混淆了大国与强国的界限,从而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二是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由于具体战略的探讨较多,理论性的探讨较少,整体性的研究不够,从而难以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此,以后将在上述两个方面多下功夫,才能把大国经济研究引向深入。目前,大国经济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成为热点,可以预见,这种研究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并在系统研究、核心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展现光明的前景。

(一)从多维的视角对大国经济进行系统研究,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

从目前的状况看,研究的内容已经涉及到大国特征、大国优势、大国模式、大国战略、大国治理和大国体制等问题,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但是,由于多数学者是从某个具体方面开展研究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此,需要进一步开拓视野,从多维的视角对大国经济进行系统研究。其一,在研究大国特征的时候,可以对相关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大国特征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这些大国经济要素的个别特征中,综合概括出大国经济的一般特征。这样,就可以从个别和一般的结合中更深刻、更生动地把握大国特征。其二,在研究大国优势的时候,既可以从这些相关要素的优势中综合归纳大国优势,又可以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的结合上来把握大国优势。其三,在研究大国模式的时候,可以从产业发展模式、金融发展模式、外贸发展模式、技术进步模式等方面进行专门研究,从中概括出大国模式的特征,形成总体的大国模式。其四,在研究大国战略的时候,可以从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大国的国家战略、区域战略、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其五,在研究大国类型的时侯,可以对发展中大国和发达大国进行比较研究,既分析大国经济的共同特征和一般机理,又揭示发展程度不同的大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特殊机理。进入21世纪以来,大国经济研究视野更加开阔了,领域在逐步拓展。通过对大国经济的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将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

(二)从深化的视角研究大国经济理论的核心原理,促进大国经济研究的深入

一般来说,一种理论要站得住脚,应该有自己的核心原理,并通过核心原理的扩展而形成理论体系。比如,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是区位优势原理,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是后发优势原理,国际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是比较优势原理。那么,大国经济理论要形成严谨的学科体系,也应该有相应的核心原理。笔者认为,大国经济理论的核心原理就是规模优势原理,规模经济应该是大国经济的总体特征,大国经济特征和优势都是由规模经济和规模优势引起的。少数学者对国家规模进行了专门研究,但是还不够完整,也不够深入。因此,深入研究规模优势原理,应该是大国经济研究的首要任务。我们可以在对大国规模优势的典型化事实进行客观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分析大国规模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比如,构建大国分工深化模型来分析大国规模优势通过分工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构建大国内需拉动模型来分析大国规模优势通过内需拉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构建大国对外贸易模型来分析大国规模优势通过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构建大国技术创新模型来分析大国规模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构建大国产业推移模型来分析大国规模优势通过产业推移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规模优势原理,使大国经济理论建立在科学的核心原理之上,成为真正有根有源的科学理论。

(三)从学科的视角研究大国经济理论的学科体系,推动大国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

有的学者提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崛起的新时代,因此,像当年开发“发展经济学”一样,现在需要开辟“大国经济学”,以揭示超大规模国家的经济特征和超大规模国家经济的特殊规律。笔者认为,随着世界经济格局中从个别大国的崛起到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大国经济已经从描述零散事实进入到描述典型化事实的阶段,并将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进入到规律发现的阶段,这样,创立一门大国经济学就势在必然。为此,我们应该从学科的视角研究大国经济,考虑大国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认真研究相关的学科体系问题。其一,应该规范大国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克服目前大国研究中概念模糊的问题,明确界定大国的内涵和外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学术研究,形成比较规范的理论成果;其二,应该加强大国经济微观基础的分析,如大国人口众多通过储蓄率促进资金积累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大国的资源丰富通过成本节约和产业组织结构改善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形成比较明晰的学科范式;其三,应该确定大国经济理论的内容体系,在推动这种研究的系统化和深化的基础上,以严谨的逻辑思维构建一个包括大国经济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以及大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核心原理、综合优势、基本规律和战略模式等内容的学科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白曼,2009:《大国优势、边界效应与后发大国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北方经济》第3期。

2.蔡昉、王德文、曲玥,2009:《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

3.陈文科,1994:《大国发展的十大困惑—大国发展经济学难点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

4.陈越,1989:《大国模式:国家规模的经济影响》,《百科知识》第8期。

5.程极明,1997:《大国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6.方红生、张军,2009:《中国地方政府竞争、预算软约束与扩张偏向的财政行为》,《经济研究》第12期。

7.洪银兴,2010:《成为经济大国后的经济思维》,《光明日报》3月16日

8.胡鞍钢,1998:《充分利用大国优势,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中国国情研究报告》第24期。

9.江小涓,2010:《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管理世界》第6期。

10.姜文学,2009:《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新特征与大国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靖学青,2009:《大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上海经济研究》第5期。

12.李稻葵,2007:《大国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

13.李德伟,1992:《中国现代经济增长与大国封闭模型》,《管理世界》第2期。

14.李京文、方汉中,1990:《国际技术经济比较—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社会出版社。

15.李由,2000:《大国经济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6.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对赶超战略的反思》,《战略与管理》第12期。

17.刘力,1999:《内撑外开: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8.欧阳峣,2006:《基于大国综合优势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财贸经济》第5期。

19,欧阳峣,2009:《大国经济研究(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欧阳峣,2009:《大国综合优势的提出及研究思路》,《经济学动态》第6期。

21.欧阳峣、易先忠、侯俊军、罗会华,2009:《大国综合优势:中国经济竞争力的一种新诠释—兼与林毅夫教授商榷》,《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1期。

22.欧阳峣、刘智勇,2010:《发展中大国的人力资本综合优势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23.欧阳峣、张杰飞,2010:《发展中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24.欧阳峣、生延超,2010:《多元技术、适应能力与后发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评论》第4期。

25.欧阳峣,2010:《“金砖四国”崛起的大国效应》,《光明日报》2月2日

26.欧阳峣、罗会华,2010:《大国的概念:涵义、层次及类型》,《经济学动态》第8期。

27.欧阳峣,2010:《大国经济研究(第二辑)》,经济科学出版社。

28.欧阳峣,2011:《大国综合优势》,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9.钱颖一、周业安,2003:《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30.宋玉华、江振林,2004:《新兴大国—历史性崛起的博弈与前景》,人民出版社。

31.孙早、张敏、刘文璨,2010:《后危机时代大国产业战略与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经济学家》第9期。

32.童友好,2000:《大国经济浅论》,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33.王守杰、李炜,2005:《大国崛起的逻辑: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3期。

34.吴晓求,2010:《大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大国金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35.杨开忠,1996:《大国区域发展理论探讨》,《经济科学》第3期。

36.熊贤良,1995:《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经济发展》,《南开经济评论》第4期。

37.杨汝岱、姚洋,2006:《有限赶超和大国经济发展》,《国际经济评论》第4期。

38.姚斌,2006:《国家规模、对外开放度与汇率制度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

39.易先忠、欧阳峣,2009:《中国贸易增长的大国效应与“合成谬误”》,《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40.易先忠、张亚斌,2009:《后发不均质大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上海经济研究》第10期。

41.曾剑秋、丁珂,2007:《内外经济循环理论与大国经济发展策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第6期。

42.曾铮,2008:《“不均质”大国的理论框架及其经济学界定》,《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43.张皓,2001:《大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

44.张李节,2007:《大国优势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现代经济》第6期。

45.张培刚,1992:《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46.张平、赵志君,2007:《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大国效应与模式转变》,《财贸经济》第1期。

47.赵伟,1997:《大国规模:中国外贸增长与管理的新环境》,《国际贸易》第8期。

48.赵志君、陈增敏,2009:《大国模型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评估》,《经济研究》第3期。

49.郑捷,2007:《如何定义大国》,《统计研究》第10期。

50.祝合良,2002:《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工业化—大国的经验比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

注释:

① 张培刚,1992:《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第39页。

② 张培刚,1992:《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第40页。

③ 张培刚,1992:《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第49 - 51页。

责任编辑:夏雨


    

Tags:大国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