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量标准与科学内涵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9月下" 张占斌 参加讨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探索,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就是将人民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落脚于人民,以人民的利益和发展作为评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的标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提出“共享”的新理论。共享,就是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在建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从当年强调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今天强调全体人民的小康,这是党和国家发展方针的一个重大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加了新内涵。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是实现“共享”理念的重要途径,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关键是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建设“橄榄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要项项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重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指标,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重承诺。按照世界银行现行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的,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全面的,是要惠及十几亿人口、收入差距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是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平正义等取得显著进步的。与这些目标要求比,目前一些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其中最突出的是现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关键是要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能有人掉队的小康,绝不能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农村还有5575万贫困人口。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果,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是关键。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保障。我们原来提出的“总体小康”还是较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小康,等等。只有这些真真切切的梦想内容,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努力,能够确保在2020年最终得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得以建成,这个梦想才有意义,才能激发人民实现梦想的信心和斗志。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准是经济发展方面,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达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的标准。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于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速度、方式、结构、动力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那种跑马占荒似的粗放增长,改变过去那种拼资源能源的规模型增长,改变过去那种拼低成本要素的速度型增长。这里的改变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要有一定速度,但这个速度应当是绿色的GDP、创新的GDP,必须有质量、有效益。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协调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量标准与科学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