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经济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出发点。就如何理解和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谈几点看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抓主要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经验。能否准确判断和把握主要矛盾,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在这方面,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当时的情况,我国还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现代工业经济只占GDP的1/10左右,人均GDP约30美元,人均发电量7.9度,人均钢产量0.29公斤,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0%,人均预期寿命35岁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民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为此,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符合当时的实际,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开展。后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一度出现了偏差和曲折,给国家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我们党果断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历史性转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回归到正确方向的结果。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要矛盾正式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针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重、轻轻”战略,长期忽视消费工业发展,体制僵化,物资短缺,人民生活匮乏等问题,国家很快调整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并且利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的机遇,果断实施对外开放,激发了我国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古今中外罕见的经济增长奇迹。
改革开放得到广大人民的高度拥护,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匮乏、贫困、短缺问题,也就是“有没有”的问题总体上已得到成功解决,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球第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从根本上颠覆了“短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的错误论断,国际地位大幅提高。然而,正如邓小平同志晚年指出的那样:“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在总结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进行了修改,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第一次正式调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充分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理解这个新矛盾,关键是理解“不平衡、不充分”。
——关于不平衡,讲的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指比例关系不合理、包容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够,制约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不平衡”主要表现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主要经济体最高,超过金融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英国,资金“脱实向虚”现象比较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距自2006年以来逐步缩小,但近两三年出现再度扩大的势头。城乡发展不平衡,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71倍。收入分配不平衡,2017年基尼系数还在0.4677,仍处在较高水平,而且,近年来又有扩大的兆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人民群众仍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平衡,大气、水、土壤污染挑战十分严峻。
——“不充分”说的是总量和水平问题,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小距离。“不充分”具体也有许多方面的表现: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准入还存在限制,行政性垄断、所有制歧视时有发生;效率发挥不充分,资本投资效率逐年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仅为美国的43%左右;潜力释放不充分,我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4%、欧盟国家的25%,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效供给不充分,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而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动力转换不充分,创新驱动增长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制度创新不充分,有利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制度环境还未全面形成。
主要矛盾事关全局,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我国经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如何解决好主要矛盾展开。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