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一个科学体系,但这个科学体系还需要理论和逻辑的建构,需要明确其内在统一的基础和前后一贯的线索。对于这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研究,我国理论界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却一直有很大争议。以往的研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能够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其逻辑起点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其逻辑起点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性质和任务,没有对这个逻辑起点的清醒认识,就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其历史使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研究的既有成果
党的十七大之后,学界才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来研究,才开始考虑其逻辑起点的问题。“过去,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紧密相连,学术界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没有从逻辑起点开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起自身独有的范畴体系,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而只是简单地按顺序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拼在一起。”①这种研究范式仅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发展阶段的罗列,没有探索其内在联系,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来研究。
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必须首先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近年来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认识,有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是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逻辑起点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第二,把某个历史关节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人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有人把逻辑起点定位于党的某次代表大会,“十二大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③。第三,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⑤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演绎的结论,而本身不可能充当逻辑起点。第四,把改革⑥、解放思想⑦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提供了可能,开辟了道路,但其本身不能充当逻辑起点,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用于现实的手段。第五,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
①杨谦、牛得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范畴体系研究》,《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②龚剑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再思考》,《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③刘喜发、周贤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发展进程与体系化》,《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④郝潞霞、韩建新:《总体方法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⑤余晓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世纪桥》2010年第3期。
⑥余晓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世纪桥》2010年第3期。
⑦崔常发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页;肖贵清:《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王真、周健人:《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探索》2007年第5期。
⑧徐崇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