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①当时中国最大的现实就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部分群众的温饱没有解决。而毛泽东时代,人们把财富同资本主义相联系,把追求财富当作是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行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造成了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的普遍的贫穷。所以,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是破解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径,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此后改革开放成为国家发展的主基调。改革是要发展生产力,更是解放生产力,是要打破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分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两大领域、两个阶段。改革是启动我国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引擎,它释放了社会生产能力,为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要开辟了道路,有效地化解了社会主要矛盾。对外开放扭转了中国自1949年后逐渐对外封闭的态势,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往,同时放宽政策,放宽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战略开辟了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试验田。“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以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②;“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随后,又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定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前沿,成为首批要富起来的地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经济、破解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制度保障。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彻底破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真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工作上来,从而把党的基本路线同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得以最终确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邓小平是从生产力出发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他把发展生产力、破解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明确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最终决定力量,从生产力的角度来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无疑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上,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把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讲全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⑤
————————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4页。
②张星炜、肖百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比较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第91页。
③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70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3页。
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0页。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