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形成与发展一般需要经过微观层面创新单元创新链、中观层面环节创新链和区域产业创新链、宏观国家创新链和国际创新链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主要内在演进机制表现为以创新链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自主生长和链式协同。上述两种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阐述如下。
(一)微观机理---创新单元与其创新链
创新作为一项活动,一般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指科技创新单元(比如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最优创新绩效的过程。无意识创新确实可能存在,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一些问题。当原本无意识的创新被应用到实践中,这个过程也是创新活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创新是有意识的活动,是面对着一定的创新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制度、服务等平台之上而开展的活动。
对于一次创新活动而言,一般需要经过提出需求、学习、模仿、尝试、检验、推广五个基本环节,这五个环节构成了单元创新链的基本内容。
创新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面对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总结,认识面对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形成初步的知识积累。然后通过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方法、措施。接着在创新支持平台,特别是组织创新资源、制度支持、创新服务体系等的支持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其结果一般是针对创新需求提出一个原始的解决方案,初步方案是否能够发挥作用需要经过需求者的检验,无论是否通过检验,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科技创新的资源。如果通过检验,那么就可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报告,创新成果获得推广,完成微观层面科技创新的一个简单的循环。如果原始方案没有通过需求的检验,那么科技创新主体需要对认识、学习、模仿、尝试、检验等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进行第二次的尝试,直至成功,从而结束第一个创新的循环。其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在微观创新单元的需求、学习、模仿、尝试、检验、推广及其循环过程中,其自主生长机制和链式协同机制贯穿单元创新链的全过程。科技创新个体或单元为了自生或组织的生存、发展,充分发挥选择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发现、提炼、选择与适应创新需求。为寻找解决科技问题的途径或方法进行学习、模仿、尝试,最后实践活动中对创新成果进行检验与推广。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创新个体或单元在创新活动中的分工不同,从而在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形成了有不同创新单元所形成的创新链,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创新的效率,更好的适应创新需求,创新个体或单元有积极性与相关创新单元进行合作,这种个体之间或局部的合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创新链。
(二)中观机理---环节创新链与区域(产业)创新链
环节创新链是在具体产业链生产要素供给、生产、交通、运输、营销、消费等环节所形成的创新链,而区域(产业)链则指一定区域内具体产业的某些环节所形成的创新链。环节创新链与区域创新链以单元创新链为基础,但其自生机制和链式创新机制与单元创新链不同。中观层面的演进机制往往是由激烈的产业竞争、区域竞争或者产业环节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期间伴随着企业在不同产业环节之间的规模扩张。自生是产业环节或区域产业系统的自生,协同主要是同一地区或相关地区科技创新单元沿着产业链或产业环节的创新分工而形成的创新链接。
1. 环节创新链
根据创新环节在产业链中位置的不同,可以将环节创新链分为纵向创新链和侧向创新链;前者指按照生产要素供给、生产、交工、运输、营销、消费等一般产业链顺序而形成的创新链,后者则指在产业链的某一或某些环节的相关创新单元链接而形成的创新链。
(1)纵向创新链
其基本动力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在一个既定的产业环节中可能存在许多子环节,比如在生产环节中一般存在着土地整理、播种、出苗期、中期、后期、收割、脱粒、产品装箱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创新的需求或可能。2)第一次创新存在的子环节经过创新的推广后,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市场饱和、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而促使企业向相邻、相似、相近、相关的创新领域转移的可能。3)在现实中我国农业企业一般跨越各个环节进行经营,尤其对小农户而言更是如此,经常既从事生产,有进行营销,还可能进行初步加工。4)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得每一产业环节与其他环节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产业链成了所有相关主体联系的舞台。5)随着教育培训和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各主体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了创新活动纵向拓展的一体化的基本动力。6)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使得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新的制度支持极大改观。
究竟是上述6个种动力的哪一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取决于具体的产业链发展情况。一般情况下,多元化经营、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的变化、创新主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服务水平变化依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纵向科技创新链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企业纵向创新链、产业环节的纵向创新链、区域纵向创新链、国家纵向创新链、国际纵向创新链等不同的发展形式、过程。当然,可能出现纵向科技创新链的跳跃发展或混合发展的情形,这取决于上述六种动力的具体分布与组合方式。
(2)侧向辅助创新链
一家企业的创新活动行程循环累积之后,会产生两种行为,一是纵向扩张,二是横向扩张,或者以某种组合的形式进行拓展。横向扩张使得产业环节或者整体产业体系的规模的扩大,组织、制度、管理、营销等非科技创新在这种扩展的前期、中期得以快速发展。但是横向创新在时间上一般晚于纵向创新,只有当与纵向创新链所在的产业足以使其相关产业获得高于其他地区的利润时,相关企业才可能在其周围集聚发展。
侧向辅助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为主导产业发展服务而进行的服务科技创新,二是相关产业为适应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产业科技创新。侧向辅助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源于主导产业发展所提出的科技需要,同类企业竞争压力、政府的支持、自身科技创新系统自然地发展,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系统与相关科技创新系统或相关产业组织的合作,以及国际化的推动。辅助创新在适应性创新的同时,有可能升级为新的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形成新的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系统,从而实现科技创新系统的转型。
2. 区域产业创新链
网络创新链是创新链发展的一个阶段,总体上创新活动是以链为基础展开的,但是创新获得受到纵向、侧向不同创新组织或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创新的网络;创新网络促进了创新链的发展,在产业创新链经过纵向一体化、侧向辅助创新的充分发展之后,由于下面的原因,会使得科技创新链朝着创新网链的方向发展(如图2所示)。
第一,创新系统的资源集聚到一定程度之后,跨越一定的瓶颈,能够形成巨大的自发力量,创新主体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寻找创新的空间或机遇,有意或无意推动了创新网络的形成。
第二,在区域发展、产业竞争力提高的要求下,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了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支持与直接帮助。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区域或国际竞争成为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大中型企业能够通过协议更好的进行科技创新的合作,这成为科技创新网络化的一个重要基础。
最后,区域市场国际化或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规则和国际竞争迫使国内企业提高科技创新,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不是少数企业就能够实现或完成的,往往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不知不觉中加快了科技创新的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