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途中的小圆圈代表创新组织;沿着箭头的方向进行的是纵向一体化创新;与纵向相交的方向表示侧向辅助创新;两个大圆圈表明的是区域网络创新链;图中蓝色小圆圈构成的整体表示完整的产业科技创新链,可能是国家创新链,也可能是国际创新链。
(三)宏观机理---国家创新链与国际创新链
1.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
同种或相近农产品在不同区域的创新链的有机连接往往可以形成国家创新链。国家创新链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命脉,往往涉及农业科技资源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整合与优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国家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农业产业的国家安全。其内在性表现在:
第一,全球化的深化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业发展形成了世界的经济发展体系,产生了全球价值链。每一个国家都希望占据全球价值链上利润优厚的那一个区域,这需要高新技术的强大支持才可能得以实现。这促使中国产业发展必须走向世界,必须不断延伸科技创新链,最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系统。
第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基本方面,中国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这是世界的共识。因此,跨国公司欲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一定的份额,就必须适应本地市场的需要,国际创新的本地化使得他国科技创新系统向中国国内延伸;
第三,在国家或区域层面,为了确保农产品供给和国家产业安全,以及避免过度的竞争,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积极推动纵向创新链、侧向创新链、网络创新链的区域或国家整合,克服创新链的薄弱环节,使之凝聚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链系统。
第四,科学研究本身是自由的,没有国界的限制;尤其当今世界,各种交流的平台、合作、模式不断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链的国际化或全球化。
此时的链式协同主要体现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科技创新链按照主导农产品的产业链环节,而展开的协同,这是在国家层面上最为完整的创新链。而且一个国家往往具有多条具有自生能力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这些不同农产品的科技创新链往往可以共有一个基础研究、创新服务、检验推广平台体系。
2. 国际创新链
在上述四种不同的农业科技创新链的自我发展、多方协同的过程中,通过农业的四种基本途径,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国际关联,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链。国际创新链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系统的一部分。国际创新链的形成发展根源于农业的国际竞争,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安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同时,国际创新链还是产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高投资、复杂性在全球范围的自然延伸。其组织形式往往与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发展或扩张密切相关。其自生一般指国家农业或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自生,其链式协同一般是按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世界进行布局,其产品面对的是国际,甚至是全球市场。这主要源于4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是超越国界的。一般的国际贸易,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在中国推销、研发产品,从而使得农业科技知识扩散到中国,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延伸创造了条件---培养了人才、基本规律、国际规则、研究基础、市场转化。同时,伴随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也在国际上展现了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各国农业产业链的国际延伸是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基础。涉农利益集团为主体的跨国公司或多国企业为了实现最大的利润,在全球延伸,为中国企业的国际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大可能。而中国的发展使得我国有能力吸收各国农业科技的先进成果,甚至充分运用他国的涉农科技资源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是产品的差异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兼之全球农业问题而产生的科技创新需求的复杂性,迫切要求全球范围的农业科技创新链的整合。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建立与完善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国际延伸创造了条件。
四是新的科技革命使得农业科技交流成本急剧降低,地球变成了扁平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链上的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也不得不向国外企业学习,在竞争与合作的国际科技创新舞台上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