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经济管理 >> 正文

2012年通货膨胀预期分析及货币政策选择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北方经济》2012年第3期下 商丽景 贾… 参加讨论

2011年我国的CPI经历了高速上涨,我国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物价水平的上涨。2012年我国的CPI将呈现何种走势、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何去何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 2012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由于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2012年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1.粮食价格趋于平稳,非食品作用凸显
    中国已经经历了从2004~2011年粮食连续八年的增产,国内粮食储备充足,2012年中国如果没有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即使在天气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况下,国内粮食也不会出现短缺现象,从而可预知2012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而且今年粮价有可能呈整体回落的趋势,甚至个别粮食价格还将下跌,比如玉米。因此食品将不再是推动CPI上涨的首要因素。
    2011年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如加工维修服务、家庭服务、服装价格等均创历史新高,但对CPI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但由于这些非食品价格上涨均与人力成本上升有着密切关系,而工资是刚性的,一旦涨上去就很难再下来。因此,在2012年,随着食品价格趋于平稳甚至下滑,而非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将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更为复杂,由于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出高位震荡的局面,震荡幅度可能比2011年更加剧烈。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由于受国际情况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上涨预期。比如原油,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伊朗局势紧张,如果爆发战争,那么国际油价将直线上升,有可能远远的高出2011年国际油价;2012年初,铜价涨幅达到8%;原油、大豆的价格也在高位运行。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必将对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形成一定的压力。
    3.外汇占款减少,货币供应机制发生变化
    2011年12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3587.01亿元,较11月末余额减少1003.3亿元。2011年外汇占款的减少是自2007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2012年的外汇占款是在2011年12月份的基础上继续下降还是反弹上升主要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状况。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上是非常严峻的,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景气,例如,美国经济的低迷、欧洲的债务危机困扰都将导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几率上升,整个世界经济可能进一步下滑。而世界经济的下滑将使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减少。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2012年全年外汇占款增量在人民币1.5万亿元左右,将远远低于2011年的2.5万亿元。自2001年到2011年,我国外汇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外汇占款的快速增加,外汇占款占比一度超过了50%。2012年,我国外汇占款的减少将导致我国货币供应机制发生变化。为了抵制经济的低迷,国家有可能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增加货币供给量,仍有可能造成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物价上涨。
    4.通胀预期推动物价上涨
    通胀预期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一种心理预期,也就是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损失,而预先做好应对通货膨胀的准备。比如,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很快,那么他们就会将存款从银行提出,去购买这些产品,从而达到保值或减少损失的目的。人们采取的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加快通货膨胀的到来,造成社会商品价格的继续上升,从而加剧通胀,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
    2011年物价持续上涨,消费者和投资者对2012年的物价只会看涨而不会看跌,从而形成通胀预期,这种通胀预期的存在将严重威胁到2012年的物价水平稳定。
    二 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问题存在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主要使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十分理想。
    1.通过货币供给变动调控物价的作用被降低
    如果物价要维持稳定,那么一个经济社会中货币增长的数量应与市场上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增长保持一致,这样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那就说明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发生了过多货币追逐较少商品的现象,从而导致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因此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紧缩银根,通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影响货币的供给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而现实是我国的外贸盈余逐年增加,中央银行为了吸收过多的外汇供给,就需要不断的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矛盾境地,调控物价水平的作用降低。
    2.货币政策针对成本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作用不大
    对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是很明显。2011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成本的增加,包括国内粮食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涨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货币政策的调控并没有起到降低商品成本的目的,商品价格自然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当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必然导致社会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企业贷款利率上升,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增加,企业就会把这部分成本分摊到产品生产中,生产商品的成本就会提高,因此不但不能降低商品价格,反而推动商品价格上升。
    3.货币政策效应呈现区域化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好,企业利润高,参与货币市场的金融机构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金融机构,货币流通量大。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由于东部货币乘数大,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大,货币政策效应明显。而西部地区,由于企业金融机构少,企业利润低,参与货币市场的主体少,货币流通量小,当国家实行一致的货币政策时,西部地区货币供给量变动小,货币效应政策不明显。由于东、西部对货币政策效应呈现不一致,导致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减弱。
    三 2012年货币政策选择
    通过分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导致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空间收窄、政策效果弱化,在2012年的宏观调控中需要为传统的货币政策探讨新的途径和方法。
    1.加大外汇市场的培育力度
    虽然2012年我国外汇占款余额有减少的趋势,但现有的外汇数量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还是过剩,在一定程度上对通货膨胀的发生有一定的威胁。由于通过发行本国货币来吸收外币会降低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途径来解决外汇过剩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提高外汇市场的管理水平是最好的突进;创造更多能够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如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这样企业、个人或金融机构不但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金融衍生品规避风险,也可以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汇率避险保值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扩大银行类参与的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类的机构和企业进行外汇交易,从而增加外汇供求的多样性。
    2.实行非均衡化货币政策
    利率上升时,对消费和投资的成本都会增加,在抑制消费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因此,为了实现降低物价水平的目的,对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实行非均衡的货币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应对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对消费信贷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比如提高消费信贷的条件、加强消费信贷的审核等,从而降低对商品的需求。对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企业来说,对其采取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比如降低贷款条件等,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进而推动社会物价总水平的下降。
    3.货币政策的区域化
    针对区域经济的特点,进行相适应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实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化。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应本区域的货币政策。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关联性、金融机构发展情况等。把经济结构相似,经济关联性较强、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相同的地区进行归类、分级,然后根据分类后的结果分别制订出适合区域特点的货币政策,从而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
    4.改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态度
    由于人们的通胀预期会加速物价的上涨,因此,管理好通胀预期是2012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改变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其收入水平。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增加投资形式,将是提高人们收入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的繁荣,将会使人们进行理性消费和投资,既提高了国民收入,也降低了通胀的风险。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Tags:2012年通货膨胀预期分析及货币政策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